当代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考研成了众多大学生的选择。本文通过抽取宁波大学200名2016年的考研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采用《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进行施测,得出导致考研学生心理压力的各种压力源及其比例。研究结果发现,导致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包括就业问题、父母期望、学业问题、地域问题和家庭条件等。
  关键词: 就业压力 考研学生 压力源 影响因素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考研成了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和谋求个人发展的重要选择。调查显示,大学生考研比例逐年增加,近几年更是达到了高峰,部分高校大学生考研比例达到80%左右,有的院系、专业甚至高达90%。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到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则达到了749万人。由于考研学生的不断增加,每年研究生录取比例有限,这必然给考研学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1.研究目的及设计
  对当代考研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看哪些因素是影响考研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大学2016年考研学生200名作为研究被试,发放问卷200份,被试中男女生各100名。回收有效问卷194份,问卷回收率为97%,其中男生96份,女生98份。研究工具为《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
  2.研究结果及讨论
  调查结果发现,仅有26.80%的学生基本没有紧张感,在这当中,女生没有紧张感的人数较少,说明考研的女生男生更有心理压力;有轻微紧张感的学生达到42.78%,有将近30%的学生属于严重紧张型。
  将抽样学生所选的导致其产生心理压力的各种心理压力源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所得结果如下表1中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就业问题、父母期望、学业问题。
  3.影响考研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研究结果中不难发现,导致考研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压力源包括就业问题、父母期望、学业问题及家庭问题等。(1)就业问题。对于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他们首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因素,从客观上讲,现今社会,由于高校连年扩招,毕业人数激增,社会竞争加剧,本科生供过于求,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比比皆是;从主观方面说:自身期望值过高和实践能力弱是都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2)父母期望。在考研大军中,有部分学生考研并非完全出于个人自愿,而是来自于家庭的压力和期望。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山区和贫困家庭,他们家长外出打工挣钱负担儿女上大学。他们在家人的深切期盼中走上考研这条路,这必将给他们极大的心理压力。(3)学业问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在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希望通过考研继续更加深入地学习,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希望考研以继续深造,但与此同时又担心自己所学知识不够扎实,在考研当中会受阻,难免产生焦虑、紧张心理。
  除上述原因之外,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还包括家庭条件,名校情结、群体效应等。总体而言,调查结果发现,就业压力、父母期望、学业压力成为导致考研学生心理压力的三大主要原因。如何有效缓解考研学生的心理压力呢?(1)树立正确考研观。考研学生要正确认识到考研并非回避就业压力的方法,而只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出路而已。(2)正确处理各方压力。(3)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在就业过程中,招人单位要求的不仅是学生的理论知识,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考研学生希望通过考研增加理论知识储备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这里,而忽略自身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秀霞.高校毕业生心态透视与压力原因分析.2008,S1:123-125.
  [2]赵红,张平,段功香.考研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护理研究,2009.1,第23卷:215-216.
  [3]周红萍,高晓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2008(2),第10卷(第2期):212-213.
  [4]吕洁.高校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第7卷(4期):79-82.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及立意  有关“明治维新”的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这样表述的:“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显然,课标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明治维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走向世界的日本》是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第八单元第四课,人教版教科书以“走向世界”为线索,从近代化角度将本课分为
传统美术课堂模式,课堂分为两大板块,前半节教师示范、讲授,后半节由学生绘画或制作,这种“教师讲授—学生制作”的课堂模式实际就是“灌输—接受”。这种课堂模式单一呆板,严重阻碍学生发展,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够融洽,更谈不上课堂能“活”了。如何激发课堂活力,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呢?关键在于如何引发课堂教学的“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愿意干感兴趣的、喜欢做的事。教师要不断变换花样,让他们感
摘 要: 新课标非常重视对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以此打造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体验。  关键词: 数学资源 有效利用 课堂教学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确实,现在代数学要求我们
摘 要: 初中美术教学虽然相较于其他课程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师生单线式授课、单一式内容的教学模式,则学生也会很快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所以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做到美术教学多样化、巧妙化,从而创建有着活跃美术气氛的美术课堂。本文以初中美术的多样化教学为主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相关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希望能对初中美术地教学改革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教学形式 多样化  相较于其他
摘 要: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生本教学构建高校课堂。  关键词: 初三英语 生本教学 以人为本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初三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的英语教学奠定基础。初三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有负面的心理情绪,教师在教学时
摘 要: 路易斯·卡罗尔是与安徒生、格林兄弟齐名的世界顶尖儿童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充满怪诞、奇幻的现代童话风格,被誉为荒诞文学的最高成就。《爱丽丝梦游仙境》奠定了卡罗尔现代童话之父的地位,其一改传统童话杀戮和血腥的风格,堪称为跨时代的里程碑。  关键词: 成长 幻想 现实 《爱丽丝梦游仙境》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卡罗尔在河边喝茶是随口为孩子们编造的一个奇境记故事,故事的原型就是邻居家聪明伶俐的七岁
摘 要: 課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重要基础。文章立足农村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就其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课前预习 先学后教 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语文的重点、难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目标更聚焦,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设计的基本原则
摘 要: 倾听是人类认知、了解世界的最原始方式,作为一种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观感觉,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在积极有效的课时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在一定程度上侧重学生语言表达的要求,忽略了学生对于倾听和理解的作用,虽然整个课堂貌似积极主动,但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理想。本文结合当前小
摘 要: 当今的教师们都感受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但是现代网络信息不断发展,可以把这些技术应用到更多方面。在这个要求合作、高效的社会,融合更多信息技术的教学研究能更好地体现这种协作精神。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合作精神 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五个方面: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英语教学需要改进和发展,语境的教学和实际的应用应该是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强化而形成的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一种自动化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幼儿是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