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看的《人间世2》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谁觉得人生艰难,就带他去医院看看。他会发现,除了生老病死以外,其他都是小事。”这个流传已久的说法最近似乎遇到了挑战。当关注病患群体的纪录片《人间世》播出第二季时,很多网友说“不敢看”。
   不敢看不是因为不好看,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季在豆瓣创下了9.6的高分,第二季刚刚开始,评分就飙到了9.5。
   不敢看是因为不敢面对,不敢面对人类在生死面前的那种无力感。正如《人间世》第一季中所说:一般讲故事的套路,总是病人命悬一线,手术惊心动魄,最后大获成功,起死回生,病人出院,感谢医生。但这一次,我们要直面手术的失败,经历悲痛,重拾希望。
   经历悲痛很容易,重拾希望却很难。中国人都喜欢大团圆结局,过程再多艰难险阻也没事,只要结局是好的便皆大欢喜;但若是过程兴旺繁荣,却没个好结局,那是万万不能的。因此,不管《红楼梦》前80回怎么暗示这是一个悲剧,续书作者都要把它写成贾府复兴、兰桂齐芳,“大团圆”成了上百種续作不约而同的选择。
   但是,真实的人生可不会顾及人们的喜好,这个世界最不擅长的或许就是抚慰心灵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灾难不会选择时间降临,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感受一点点痛,怎么知道风浪来时要如何应付?
   更何况,在面对生死时,最能看清一个人所秉持的价值观,也最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这本身也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在《人间世2》前两集中,有两处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两处都很值得深思。
   第一处是第一集中,患骨癌的孩子们在幻想中打败了癌症,而这段幻想用MV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成为纪录片的一部分。很多人质问:这也算是纪录片?但也有很多人为其辩护:用这种方式为孩子们圆一个梦,怎么了?假如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稍有涉猎的话,便不难想到这些故事:冤死的窦娥通过托梦的方式,让父亲为自己报了仇;为情而死的杜丽娘魂魄归来,找到了爱人并起死回生……用幻想的方式圆梦,这正是我们最擅长的表达,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思路。
   一边是拼命求生,另一边却是为了赋予生命而放弃自己。这部纪录片引起争议的第二处,是在第二集中,多位女性为了生育而不惜拼命。她们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因为婆家“传宗接代”的压力而不得不生,相反的,丈夫和公婆都力劝她们放弃生育,因为她们的身体不适合妊娠,但她们还是赌上了自己的性命。为什么?“就是想为他生一个孩子。”最后,有的人赌赢了,也有人输了。
   生育是人的本能。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假如我们承认每一个人都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的话,那么,我们就同样应该尊重这种“拼死生育”的赌博。但是,人不是孤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是社会的动物。有时我们以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但也许这背后要复杂得多。事实上,一个社会留给其成员的选择,并不多。正如100多年前的女性并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婚姻自由”一样,今天的女性又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并不想要孩子呢?有多少人在面对催婚时,敢大声回答父母,自己不想结婚呢?从个体的想法,到整个社会的文化中,往往存在着一条血脉相连的通道。
  (选自《光明日报》)
  【素材解读】
   生死之外,并不都是小事,那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生活。而观察生死,却能看出人生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在日常的奔波之中,我们并没有时间想那么多,但一部优秀的作品,却应该能提醒人们注意那些被忽略的事物,思考那些被遮蔽的问题。大胆地去看《人间世2》吧,泪水之外,还会有很多有益的收获。
其他文献
鸟,轻盈灵动,天然有一种清新的趣味,又寻常可见,千姿百态,趣味无穷。鸟最宜入诗入画,衬托文人墨客的风雅,也因此备受青睐,与千古文人结下了无数不解之缘。   文人中,爱鸟最甚的,当属隐居孤山的林和靖,他终身未娶,只以梅、鹤相伴,被后人戏称为“梅妻鹤子”。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用
期刊
研究自然是与名师交往,切不可轻视自然。  ——阿加西斯   又是一个夏天,与往常那个成天嘻嘻哈哈的小姑娘不同,自从拿到成绩单后,我的嘴角就没有上扬过。为什么考得这么差?平时位居前三的我竟然一下滑到了十名开外!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成绩出来后,我便茶饭不思,看什么都觉得无趣。试卷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红叉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嘲笑我的无能。要是平时的小测验我可能不会太在意,但这偏偏是我在小学的最后
期刊
关键词:正心诚意   古代有一个擅长射箭的人名叫甘蝇,他弓箭一搭,走兽就趴下一动不动,飞鸟就从天上掉下来。有一个人叫飞卫,听说这件事后,来向甘蝇学习射箭。经过学习,甘蝇说他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飞卫回到家后,善射的声名逐渐远扬。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慕名来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便要他先学会不眨眼睛。纪昌回到家中,睡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盯紧来来往往的梭子。经过两年之后,即使锥尖刺着他的睫毛,
期刊
【人物】“全国劳模”李万升   【故事】1983年,李万升自愿参军,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1987年,他从部队复员,带着借来的70元钱来到吉林省长春市,開始了艰苦打拼。从装卸工干起,到攒钱开副食店,再到1992年二次创业成立公司,几十年来,拼搏与奋斗是李万升不变的节奏。饮水思源,致富后李万升积极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不仅资助了贫困学生600余人,还帮扶了100多位孤寡老人和10名老
期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梨花風起
期刊
轻生男子纵身跳下13楼的一瞬间,女护士董晶竟飞身揪住了他的一只手臂。轻生者整个身体悬空在13楼外时,她和同事们徒手拽住其一只胳膊坚持了漫长的8分钟,直到轻生者被救起。前不久,辽宁阜新矿总医院神经内二科病房内上演了这样一场惊心动魄又感人至深的“生死营救”。   无须当事者的叙述和介绍,我们也能想象出当时紧张万分的情景。给予这位奋不顾身挽救生命的女护士再多溢美之词,也不过分。救人后的第二天,董晶血压升
期刊
岱庙里的碑刻,大都是帝王将相所立,大家名人所书,有什么李斯碑,张迁碑,衡方碑,還有武则天巧立名目所立的鸳鸯碑,人们都慕名而来,前往观赏。但也有一栋非常出名的名家高手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吸引着八方游客,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相传,北宋时候文坛上的两颗巨星——王安石、苏东坡一道来泰山游玩,望泰岱拔地通天之势,观天下九点齐烟之景,赏秦松汉柏之挺秀,听溪水丽鸟之长鸣,所到之处,吟诗作赋,
期刊
春天像做了一个冬季的梦,梦醒了,梦里的烟柳繁花就在你的眼前。不远处的田野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丽影婀娜。恍惚间,仿佛置身于云雾缥缈的仙境,徜徉其中,顿觉神清气爽。   宁静了一冬的田野,天高云淡,空旷而静寂。此刻没有太多的热闹,除了稍稍有些返青的麦苗,田野中偶有几只调皮的麻雀,从麦苗间飞掠而过。抬眼向东远远望去,一座不高的山丘突兀地卧着,多多少少使这片开阔的田野有了些立体的遐想。山丘上附着的几簇
期刊
前段时间,成都好心市民赵先生捡到一部没有密码的手机。为归还手机,他打开微信,发现置顶的聊天对话完全就是高中生与妈妈的日常。可直到他将手机归还时,才发现机主王强竟是一位31岁的上班族。   原来,三年前,王强的母亲因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记忆永远停在了儿子的高中时期。为了让母亲开心、放心,王强开始扮演高中时期的自己——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9点半下晚自习,10点半左右寝室熄灯睡觉,并每天准点给母亲汇报
期刊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题记  僻静的街道上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后面的牛奶箱里得到答案。  故事的开头,三个因为偷的车抛锚只能在天亮前避到杂货店里的无业青年,偶然在牛奶箱中找到了一封来自于过去的信,原来这是一家可以解决任何忧虑的杂货店,晚年丧偶的店主因一封封求助信,重新找回了存在的意义,而被治愈的人,也在店主死后易名“浪矢”来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