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诗词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22岁男孩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回国后成“巨婴”!吃饭还要奶奶喂》的新闻在舆论场广泛传播。说的是哈尔滨22岁小伙晨宇,从小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甚至,吃饭还要奶奶喂。   读了整篇报道,晨宇活脱脱一个缺乏自立,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巨婴形象。加上“
期刊
那真是一见钟情。   约塞连第一眼见到随军牧师,便发狂地爱上了他。   约塞连因为肝痛住进医院,但没有出现黄疸,医生们很是迷惑:怎么会没有黄疸?如果转成黄疸,他们就可以治疗;如果没有转成黄疸而肝痛又消失了,他们就可以让他出院。但老这样出不了黄疸,倒把他们弄糊涂了。   每天早上来查房的,是三个精力充沛而满脸严肃的男人,嘴上滔滔不绝,眼睛却不济事,随同的是精力充沛而满脸严肃的达克特护士,不喜欢约塞连
期刊
一则视频报道最近在网上流传:2018年12月18日,西双版纳机场处理了一起强闯机场安检事件。视频显示,当时安检通道内突然闯入一名男子,企图冲闯安检通道,被验证人员阻拦,在交涉过程中再次企图冲闯通道,被通道内安检员果断采取强制手段将其制服。据公安机关调查,该涉事男子有吸毒前科,已被处以15天的行政拘留。   机场工作人员“一顿操作猛如虎”,之所以被网友赞为“教科书式的操作”,就体现在三方面:职业、专
期刊
谢谢这片绿,因为有你,我的校园生活才会如此美丽。   要说初次欣赏这片绿,那是几个星期之前了。可别笑话我,因为初一那一年,对于这样的景色,我是不屑一顾去欣赏的。直到有一次,轮到我所在的集体打扫卫生时,我很荣幸地被分到一个树木丛生、枝繁叶茂的区域,同时也具备落叶很多、外加提防被篮球打中的特点。   刚开始我是抱怨的,但为了完成打扫任务,我仍然认真地与同伴打扫这里。   我使劲地扫呀扫,突然,风大了起
期刊
“留白”,雅称“余玉”,就是在整幅画面中刻意留出必要的空白,借以表达一种“空灵”美,以期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的余地。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余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我国艺术传统中,诗和画总是作为姊妹艺术如影随形,诗情与画意常常是同枚硬币的两个面,绘画与诗词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
期刊
古代诗人歌咏祖国壮丽山河的诗词很多。纵观这些古诗词,与“山”相关的“岳、峰、岭、峦、嶂”等词出现的频率较高,现将这些词辨析如下。   “岳”,即高而大的山。如我国著名的“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唐代杜甫的《望岳》,就是赞咏泰山高大的名诗。   “峰”,指山的尖顶,即高而尖的山。如唐代李白的《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现引申为最高处,常用词如“勇攀高峰”“登峰
期刊
鸟,轻盈灵动,天然有一种清新的趣味,又寻常可见,千姿百态,趣味无穷。鸟最宜入诗入画,衬托文人墨客的风雅,也因此备受青睐,与千古文人结下了无数不解之缘。   文人中,爱鸟最甚的,当属隐居孤山的林和靖,他终身未娶,只以梅、鹤相伴,被后人戏称为“梅妻鹤子”。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用
期刊
研究自然是与名师交往,切不可轻视自然。  ——阿加西斯   又是一个夏天,与往常那个成天嘻嘻哈哈的小姑娘不同,自从拿到成绩单后,我的嘴角就没有上扬过。为什么考得这么差?平时位居前三的我竟然一下滑到了十名开外!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成绩出来后,我便茶饭不思,看什么都觉得无趣。试卷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红叉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嘲笑我的无能。要是平时的小测验我可能不会太在意,但这偏偏是我在小学的最后
期刊
关键词:正心诚意   古代有一个擅长射箭的人名叫甘蝇,他弓箭一搭,走兽就趴下一动不动,飞鸟就从天上掉下来。有一个人叫飞卫,听说这件事后,来向甘蝇学习射箭。经过学习,甘蝇说他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飞卫回到家后,善射的声名逐渐远扬。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慕名来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便要他先学会不眨眼睛。纪昌回到家中,睡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盯紧来来往往的梭子。经过两年之后,即使锥尖刺着他的睫毛,
期刊
【人物】“全国劳模”李万升   【故事】1983年,李万升自愿参军,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1987年,他从部队复员,带着借来的70元钱来到吉林省长春市,開始了艰苦打拼。从装卸工干起,到攒钱开副食店,再到1992年二次创业成立公司,几十年来,拼搏与奋斗是李万升不变的节奏。饮水思源,致富后李万升积极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不仅资助了贫困学生600余人,还帮扶了100多位孤寡老人和10名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