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刘永和先生:
关于拙作《班主任工作十讲》,感谢您的精彩评论!
您的评论客观中肯,有一说一,不一味夸赞,不说空话套话。既有肯定与鼓励,也有意见与建议。这些真知灼见是我继续成长的宝贵财富。
关于您书评中提到的几个具体问题,回复如下。
第一,方法有根,经验有据。写作本书,并非出自经验与感觉。这些年我研读过一些资料,其中,对于我设立这一整套班级管理方法最有帮助的,应该是管理学方面的论著。我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大胆借鉴了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些经典理论和有效操作方法的指点下,我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感性或经验总结层面,而是知其然也开始知其所以然了。我尝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带来的甜头。所以,本书中的大量做法在管理学上是可以找到依据的,是科学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草根理论”。在本书中,我对管理方法的解读不是大量引用理论,而是直接用案例说明问题。之所以少谈理论,一是不想将自己的实践与创意简单归于某一特定理论体系之下,二是考虑到一线教师阅读的感觉,要尽量避免理论叙述的枯燥。
第二,作品有关联,内容不重复。这本书在体例上部分沿用了2011年出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那本书也涉及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有大量的案例与操作。很多大专题,如班风建设、常规管理、工作分配等,都是一致的。选题一致,但内容不能重复。所以,尽管一些做法放在今天看已经有了不少发展变化,但在选择本书的案例时,我依然回避了在前一本书中已经做过详细论述的内容,其中就有永和先生在书评中提及的几个选题。我是希望读过前一本书的读者在读这本书时,能读到更多的新内容。“不重复自己”,是我对作品的要求,也是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两本书既可以独立阅读,也可以做一些比对,从中可以发现作者成长的痕迹。
第三,研究无止境,发展不停步。这本书其实还有续集。第一次写的书稿,内容非常多,文字量巨大。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有太多的话题,远远不止十个方面,很难全部囊括于一本书中。最终决定把一部书稿一分为二做成两本姊妹篇,这一本只说事不说人,也就是只讲与管理有关的话题,把所有关于学生教育的内容全部放到续集中,其中就包括永和先生提到的一些选题。续集暂名《学生教育十讲》,主要讨论教育发展学生的方法,包括奖惩学生、全面提升学习成绩和家校沟通等重要内容。管理和教育虽然密不可分,但在具体做法上还是各有侧重。两本书共20讲,基本可以说清楚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了。
第四,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饮。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成为这一领域的“万能博士”。永和先生提及的关于“班级数字化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本身是非常好的选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全新的、重要的内容,对于我有足够的诱惑力。但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虽然在这些问题上有所思考,但至少目前尚不足以成为这些问题的研究专家。既然不擅长,也就不勉强写一些不自信的东西,这是对读者和自己都负责的态度。更何况,有些选题目前已经有了研究专著,也是别人的研究方向。大家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研究,百花齐放,岂不更妙!
最后,我要再一次感谢永和先生!为你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点赞。我希望今后在工作上能得到永和先生更多的指点。有了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的前行之路并不孤单。我希望与你同行!
祝好!
陈宇
关于拙作《班主任工作十讲》,感谢您的精彩评论!
您的评论客观中肯,有一说一,不一味夸赞,不说空话套话。既有肯定与鼓励,也有意见与建议。这些真知灼见是我继续成长的宝贵财富。
关于您书评中提到的几个具体问题,回复如下。
第一,方法有根,经验有据。写作本书,并非出自经验与感觉。这些年我研读过一些资料,其中,对于我设立这一整套班级管理方法最有帮助的,应该是管理学方面的论著。我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大胆借鉴了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些经典理论和有效操作方法的指点下,我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感性或经验总结层面,而是知其然也开始知其所以然了。我尝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带来的甜头。所以,本书中的大量做法在管理学上是可以找到依据的,是科学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草根理论”。在本书中,我对管理方法的解读不是大量引用理论,而是直接用案例说明问题。之所以少谈理论,一是不想将自己的实践与创意简单归于某一特定理论体系之下,二是考虑到一线教师阅读的感觉,要尽量避免理论叙述的枯燥。
第二,作品有关联,内容不重复。这本书在体例上部分沿用了2011年出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那本书也涉及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有大量的案例与操作。很多大专题,如班风建设、常规管理、工作分配等,都是一致的。选题一致,但内容不能重复。所以,尽管一些做法放在今天看已经有了不少发展变化,但在选择本书的案例时,我依然回避了在前一本书中已经做过详细论述的内容,其中就有永和先生在书评中提及的几个选题。我是希望读过前一本书的读者在读这本书时,能读到更多的新内容。“不重复自己”,是我对作品的要求,也是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两本书既可以独立阅读,也可以做一些比对,从中可以发现作者成长的痕迹。
第三,研究无止境,发展不停步。这本书其实还有续集。第一次写的书稿,内容非常多,文字量巨大。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有太多的话题,远远不止十个方面,很难全部囊括于一本书中。最终决定把一部书稿一分为二做成两本姊妹篇,这一本只说事不说人,也就是只讲与管理有关的话题,把所有关于学生教育的内容全部放到续集中,其中就包括永和先生提到的一些选题。续集暂名《学生教育十讲》,主要讨论教育发展学生的方法,包括奖惩学生、全面提升学习成绩和家校沟通等重要内容。管理和教育虽然密不可分,但在具体做法上还是各有侧重。两本书共20讲,基本可以说清楚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了。
第四,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饮。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成为这一领域的“万能博士”。永和先生提及的关于“班级数字化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本身是非常好的选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全新的、重要的内容,对于我有足够的诱惑力。但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虽然在这些问题上有所思考,但至少目前尚不足以成为这些问题的研究专家。既然不擅长,也就不勉强写一些不自信的东西,这是对读者和自己都负责的态度。更何况,有些选题目前已经有了研究专著,也是别人的研究方向。大家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研究,百花齐放,岂不更妙!
最后,我要再一次感谢永和先生!为你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点赞。我希望今后在工作上能得到永和先生更多的指点。有了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的前行之路并不孤单。我希望与你同行!
祝好!
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