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粑粑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gu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我一座大山,我能撬出一个厨房。
  在山民们看来,山间任何一种不起眼的食材,都能用最简易的水火碰撞烹饪出美食。粑粑,就是他们的发明,这种随和到可以和任何一种食材混搭,造出千百种花样的主食,是山民们味觉系统中最顽固和熟悉的味道。
  念第一声的“粑粑”属于南方
  “粑”是一个后起字,从米、巴声的结构暴露了造字人本意——记录语音的同时,记下粑粑与稻米之间的渊源。事实上,在中国长江流域,特别是两湖、广西、云南等地,粑粑是一种用捣碎的糯米或其他粮食做成的饼状或团状食品的总称。但“粑粑”一词并非南方人的专利,有着南北差异。南方的“粑粑”为阴平,发音中带着软糯的亲切,仿若山中氤氲着雾气那般轻柔;而北方却无这一食品,粑粑在北方人口中只是被误写的“?”,意思与便便一致。带有稻米清香的粑粑注定属于山水之间的南方,就像它本身一般圆润和黏连,不仅能让人一饱口福,更有圆满、如意的象征。
  南方的“粑粑”是包容的,从那些用粑粑衍生的词语中便能窥见一二。
  在“粑粑”二字前后加动词,便有了打粑粑、煮粑粑、烤粑粑、炒粑粑等;加名词,又有了萝卜丝粑粑、红米粑粑、碱水粑粑、高粱粑粑、艾叶粑粑、棉菜粑粑、蕨根粑粑等。也因此,用以果腹却又包罗万象的粑粑总能给南方人以慰藉,尤其是寒冬,一家人围炉烤粑,看着粑粑在火上遇热鼓胀,慢慢飘出香味时,再冷的天气都会被暖化开来。
  粑粑对南方人是神圣的
  盛产稻米的南方,粑粑是神圣的,它出现在许多隆重的日子里。
  山区稻作地区的人们更是离不开粑粑,在湘西甚至还有粑俗流传。南方人用粑粑来寄托美好愿望,表达对亲友的情谊,对神灵的敬畏,以粑粑当礼品的风俗在湘西尤为盛行,这种粑粑大多为代表吉祥的糍粑。
  龙潭地区奉粑粑为“元宝”,走亲访友,常以4为基数来赠送粑粑,主人回礼也是粑把,只是要比客人带去的少些,否则就会被说成看不起客人。溆浦瑶族村落娶妻时,除了银钱和猪肉,媒人还须带两竹篓粑粑去岳丈家。旧时湘西土家族、苗族在接亲嫁女的当晚,男方还要为女方家准备哭嫁粑粑。在湘西北的侗族盛行的则是“陪嫁粑粑”。除了婚嫁,祭祀也离不开粑粑。在湘西,祭祀用的斋粑用两份籼米和一份糯米磨粉制成,是诸神及列袓列宗的主食。祭祀结束后,斋粑还要分而食之,寓意吉祥如意。
  将目光从两湖放至滇西,便看到另一个粑粑的世界。
  在老版的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粑粑叫饵块”。茶马古道上,它因为便于携带、方便保存,成了马帮商队的备用干粮,见证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间相互交往和早期国际贸易的历史。
  南方人对粑粑的分类总是极为精细的。按用途,有祭祀粑粑、礼仪粑粑、小吃粑粑等;按时令,则又有年粑粑、端午粑粑、重阳粑粑等。不同地方的不同场合,粑粑被赋予的角色也不尽相同。寒食节时,南方人用艾粑粑(青团)来纪念介子推;端午节时又以粽粑粑纪念屈原;小雪时节,客家人用糍粑祭祀牛神,祈求丰收;到了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用灶粑粑来送灶王爷上天述职;在土家族中,腊月二十八打粑粑,便是年的信号。
  即便在物质丰富的今日,南方人对粑粑的喜爱也丝毫不减。
  在长沙,随意钻进一条小巷,就有可能和糖油粑粑迎面相遇,当黏糯的粑粑混合着蜂蜜与油香在口齿之间散开时,味蕾一下便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贵州街头也总能时不时地看到洋芋粑粑,要是起得早一点,还能看到背书包的孩子拿着粑粑边走边啃的模样。
  百搭的粑粑“总有懂它的人下筷”
  在心灵手巧的南方人手里,粑粑是百搭的,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胃口。以糯米和籼米打底,大自然的一切赠予都能被融入粑粑之中。将红薯、南瓜与糯米糅合,便成了红薯粑粑、南瓜粑粑;用糯米综合口感粗粝的荞麦、高粱、玉米、小米等粗粮,便是口感适中的粗粮粑粑;用糯米和籼米来调和苦涩难咽的新鲜艾草和鼠曲草,就又是一道顏值和口感同时在线的佳肴。这些还不够,那就用桐子叶和粽叶包裹粑粑,将树叶的清香渗透进去。如果吃腻了糯米和籼米做的粑粑,也不是问题。擅做粑粑的南方人从大山中找出蕨根、栗子等,通过捶打、过滤、沉淀等步骤做出适合粑粑的粉质,加水调和后,无论蒸、煎、炒、煮,都是极可口的。
  烹饪手法不同,粑粑的气质也不一样。烤出来的粑粑外壳金黄焦脆,内里洁白软润,吃起来又有几分糯糯甜甜的口感;炸出来的粑粑则更多的是混合着油香味儿的黏糯,像是软软甜甜的小孩儿一般;煮出来的粑粑充分吸收了汤汁的精华,根据不同的汤汁又会拥有不一样的味道,像一位风情万种的成熟女性;炒粑粑则又饱含着人间的烟火气息……
  南方人对粑粑的特殊情感就这样被写进基因里,流传了下来。
  一方食味,一方性格,因原料和做法不一,各地的粑粑在具体形态和口味上也千差万别。就湖南来说,虽说粑粑大多为圆形,但流行于长沙一带的糖油粑粑是如小笼包那般大小的扁平圆形,葱油粑粑则为像甜甜圈的同心圆状;湘西土家族的年糍粑则“形如满月,大者直径约尺五,寻常者约四寸许,三至八分厚不等”。在岳阳华容县,粑粑是包着各种食材的团子,而在邵阳新宁瑶乡,切成块状的也是粑粑。
  粑粑是圆融的,它不仅包裹着南方的湿糯,也沾染了做粑人的气质。当它被端上桌后,总有懂它的人下筷。
其他文献
在择业这件事上,“70后”以稳定为目标,“80后”在稳中求变,“90后”追求自我。三代人的择业观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好工作”的认识,那么他们的求职故事有哪些不同?他们经历的面试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0后”:企业最关心专业和经历  杨天一,如今在某国企担任项目经理。  杨天一1997年毕业于河北某高校。“我们那时求职,最看重的是收入和兴趣。当时我们主要的信息来源是报纸刊登的招聘消息,但招聘单位很
期刊
近日,国务院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这是2011年安徽省“三分巢湖”之后的又一次省会城市层级的重大区划调整,同时也将过去五年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推向了一个新层次。  事实上,莱芜融入济南的所谓“济莱协作区”操作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五年来,济南莱芜两地虽然已经初步形成融合发展、一体发展的良好格局。但囿于行政体制的束縛,这种协作
期刊
如今在法国,求职者想要谋得一个管理岗位,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是还会说第二种外语,尤其是德语或者西班牙语,就成了加分项。  但现实有点“残酷”。求职网站统计表明,只有六分之一的法国人会说两门流利的外语,40%的雇员坦承自己无法在职业环境中使用外语,这使得法国人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一向标榜“法语是最优雅的语言”的法国人,如今也因为这种自傲,在就业市场把自己逼到了窘境。  民众
期刊
“理想信念丧失,纪律意识淡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生活腐化、道德败坏,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构成违法,并涉嫌职务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2018年12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春华被“双开”的通报。  记者梳理发现,党的十九大以来,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布的给予党员领导干部党纪
期刊
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近日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照片。在庆贺中国取得的这个“人类第一次”的同时,西方也不无遗憾地感慨,当年美苏也都探索过月球背面,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错失了与月背的“亲密接触”。  苏联:第一张照片效果很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航天技术的强大代表着一个国家甚至一种制度的强大与优越,美苏无不投入巨资展开航天竞赛。苏联在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
期刊
提到潜水,大多数人脑子里跳出的关键词是:阳光、沙滩、海底世界,或者还有环绕的热带鱼。但并不是所有的水都如此美。洪豪杰也是一名潜水员,但他下潜的,却是下水道恶臭、漆黑的污水。他是浙江省臺州临海市城投集团管道公司的员工,工作就是清理淤堵。  在污水里潜水,洪豪杰已经历了近千次。“别人问我干啥工作的,我就说自己是潜水的。”  这几天,为让临海市民们过个好年,洪豪杰又一次奋战在不为人知的工作现场。记者走进
期刊
19岁贵阳女孩莎莎(化名)1月3日做隆鼻手术时去世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个认为自己鼻子有些“塌”的女孩子,却因为一次“微整形手术”,导致自己整个人生塌陷。调查发现,近年来,整容整形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但问题也层出不穷。  中途进修和挂证的“医生”  隆鼻手术,同样给天津女孩赫珺带来了无尽烦恼。  2018年9月,赫珺在天津市蓟州区某小区自己家里完成了假体隆鼻加耳软骨的手术,“当时由于朋友的推荐,也
期刊
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应该说是最独特、最不寻常的一个。他官至宰相,但两度被罢。近代梁启超先生说他胸怀如千里湖泊,气节如万仞高山,而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虽不认同王安石的思想,但却赞赏他的品格。  提起王安石的经典诗文,我们从小都会背诵,或许在他的诗文里,我们能认识到另一面的王安石。  回望王安石的诗歌高峰  正是梅花含苞待放的时节,我的脑海里想起那首从小就会背诵、朗朗上口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
期刊
近日,颜真卿《祭侄文稿》真迹于1月16日至2月24日在日本展出的消息,引爆两岸民众怒火。台北故宮博物院将珍贵文物送到日本做展览,再加上日本的文物损坏“前科”、台北故宫出借程序受质疑、现任院长推诿责任等事实,引发舆论的极度愤怒。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天下行书第二”,与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法帖”。
期刊
夜晚的城市里,总游荡着这样一群人,在餐厅、在夜店、在KTV,他们往往在夜生活的结尾出现,载着意兴阑珊的人们回家。他们的职业叫代驾。  在城市的每个夜晚,代驾司机穿梭大街小巷,在狭小的车厢里,在弥散的酒精中,他们围观着一个个或疲惫、或兴奋、或失落、或不省人事的人生片段。  他们有人说,自己的工作像个摆渡人,过客的故事,就是自己的生活。  “老司机”  凌晨1点,北京三里屯酒吧街,代驾司机何伟正等待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