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宁联合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000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来势汹,出血量大,病死率高。静脉滴注善宁及经内镜注射硬化剂疗法(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EIS)是目前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手段。本文回顾性地观察了静脉滴注善宁联合EIS与单独EI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分析善宁联合EIS能否提高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男,83岁。因自觉腹部条状硬块3个月来诊,自述硬块位置不固定,呈游走性,于腹部多处均曾扪及,平时无发热、腹痛、腹胀、脓血便。3个月来饮食睡眠好,体重无明显减轻。曾于多家医院行B超、CT、全消化道钡透等检查多次,均未能查明原因。来我院求诊,经口服硫酸镁肠道准备后,行大肠镜检查。进镜约22cm见乙状结肠腔内有较多积粪,并见一粪块堵于肠腔,粪块黏稠。因粪污较重,视野较差,本拟放弃检查,并嘱其再行灌肠
胃肠内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食管静脉曲张以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敏感手段,但是,传统的内镜检查是以白色光为光源,难以观察小的食管静脉曲张及黏膜下血管,而这对于指导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预后的估计颇为重要。红外线内镜(infrared endoscopy,IRE)已广泛用于临床,有报道其有助于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等血管病变。
患者男,60岁,主诉“食欲减退伴消瘦3个月”入院。查体:消瘦、轻度贫血貌,右上腹轻度压痛,未及包块。上腹增强CT显示十二指肠壁增厚,肝内多发低密度灶,胆囊、胰腺未见异常,考虑:肝内转移癌?胸片示支气管扩张。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肝功能正常。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小弯、大弯、前壁可见一隆起浸润性病变,表面凸凹不平,覆少量食物残渣和陈旧性血痂,质硬,易出血,降段无异常。病理诊断:角化型鳞状细胞癌。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微探头超声对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GIM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例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的GIMT患者的EUS特征,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8例GIMT患者EUS诊断间质瘤25例,平滑肌瘤11例,平滑肌肉瘤2例。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确诊间质瘤28例,其中中、高度恶性间质瘤6例;平滑肌瘤8例,平滑肌肉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EUS诊断准确率达89%。结论E
随着结肠镜检查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套圈结扎和电灼术等病例的日益增多,医源性结肠穿孔的患者也随之增多,有过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则更易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做相应处理,后果将极为严重。2002年12月至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了15例医源性结肠穿孔患者,均进行了腹腔镜一期修补术,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9岁,因上腹部不规则疼痛1个月,伴乏力、黑便半个月于2007年4月入院。既往有上腹部疼痛史20余年,多于春秋季节发作,有呕血及黑便史。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较差,消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腹部平坦,腹肌软,中上腹部有轻压痛,克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胃底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症导致的胃底部位侧枝循环建立的病理表现。各种病因引起的门脉高压症中,胃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10%~50%,大多为食管及胃静脉曲张并存,单独发生胃静脉曲张的仅占5%~12%。虽然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低,约10%~36%,但一旦破裂出血发生风险大,死亡率高。因此,胃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关
1年前,应本刊所邀笔者撰写了“合理应用超声内镜,提高消化病诊治水平”的述评,1年过去了,中国的EUS做了些什么?中国EUS的现状如何?与世界EUS的差距在哪里?2008乃至2009年中国EUS该如何发展?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笔者就此谈一点己见,供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