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彭城集》条目提要笺证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x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彭城集》为宋人刘攽的别集,《四库全书总目·彭城集》条目简要介绍了刘攽的生平事迹及他人评价,今对该条目进行笺证,可对提要内容进行佐证与辨误。经笺证可知,条目中所引沈作喆《寓简》一句有脱文;“苏轼草制”一句所引原文《刘攽中书舍人》作者应为苏辙;而提要中“其没也,曾巩祭文有曰”所引原文《代祭刘贡甫文》,作者绝非曾巩,据《宋文鉴》记载此文作者同时涉及曾肇和张耒,又确可见于二人文集中,确切作者尚待进一步考证。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刘攽 《彭城集》
  刘攽(1023—1089),字贡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庆历六年(1046)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刘攽通史学,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与兄刘敞合称“北宋二刘”。
  刘攽有别集《彭城集》传世,《四库全书总目》载有“《彭城集》永乐大典四十本”a。今对该条目原文进行笺证及辨误,望对刘攽及《彭城集》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宋刘攽撰。攽字贡父,号公非。与兄敞同登庆历六年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事迹具《宋史》本传。史称攽未冠通五经,博览群书。
  【笺证】刘攽于《宋史》卷三百一十九有传:“攽字贡父,与敞同登科……至蔡数月,召拜中书舍人。”b据《刘公(刘敞)行状》:“公举进士,庆历六年三月御试,选为第一。”c可知兄弟二人确为庆历六年进士。叶梦得《避暑录话》载:“贡父……及死,子弟次其文,亦私谥曰‘公非先生’。”d提要与之相符。
  沈作喆《寓简》亦曰:“国朝六经之学,自贾文元倡之,而原父兄弟为最高。”
  【笺证】沈作喆《寓简》卷二:“国朝六经之学,盖自贾文元倡之,而刘原父兄弟经为最,高王介甫之说,立于学官,举天下之学者,惟己之从,而学者无所自发明。”e提要此句引用有脱文之嫌。然而《丛书集成初编》此处句读断在“最”字处,或有误。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自辟所属,极天下之选,而任《史记》、前后《汉书》者,攽也。
  【笺证】《宋史·刘攽传》有载:“攽所著书百卷,尤邃史学。作汉书刊误,为人所称。预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f称赞刘攽之史学成就。王应麟《玉海》卷四十九载:“刘攽嘉祐八年奉诏与钱藻等六人刊正《后汉书》。”g可知刘攽于嘉祐八年(1063)起负责《后汉书》的刊正工作。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载:“(英宗治平三年)辛丑,命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迹。于是光奏曰:‘……伏见翁源县令、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刘恕、将作监主簿赵君锡,皆习史学,为众所推,欲望特差二人与臣同修,庶使早得成书,不至疏略。’……其后君锡以父丧不赴,命太常博士、国子监直讲刘攽代之。”h可知刘攽于治平三年(1066)起参与司马光《资治通鉴》修编工作。
  其知兖、亳二州,以不能奉行新法,黜监衡州盐仓。
  【笺证】《彭城集》卷十八有《寄胡完夫时罢河东提刑知蔡州予亦罢京东转运使知兖州》i一诗,胡完夫即胡宗愈,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载:“(神宗元丰三年六月)祠部员外郎胡宗愈为开封府推官。数日,改知蔡州。”j可知胡宗愈知蔡州的同一年,即元丰三年(1080),刘攽知兖州。
  《彭城集·书汉官仪后》一文有“予年六十,为亳州守”之句,可知刘攽六十岁即元丰五年(1082)在亳州任上。
  《宋史·刘攽传》:“徙知兖、亳二州。吴居厚代为转运使,能奉行法令,致财赋,乃追坐攽废弛,黜监衡州盐仓。”! 1提要与之相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十九载:“(神宗元丰六年九月)诏:前京东路转运使、朝散大夫、集贤校理、知亳州刘攽……可落集贤校理,降授朝请郎,增差兼衡州盐仓。”! 2可知刘攽于元丰六年(1083)九月被下旨贬谪至衡州盐仓。王安石有《送刘贡甫谪官衡阳》! 3一诗,自注“元丰七年”,便是作于此时。
  哲宗初,起知襄州,入为秘书少监。
  【笺证】《宋史·刘攽传》载:“哲宗初,起知襄州。入为秘书少监,以疾去求,加直龙图阁、知蔡州。”! 4提要与之相符。而其知襄州之年,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八载:“(神宗元丰八年七月)朝散大夫、监衡州盐仓刘攽知襄州。”! 5可知刘攽于元丰八年(1085)知襄州。刘攽知襄州期间,苏辙有《乞擢任刘攽状》一文:“适会吴居厚以聚敛进擢,攽遂以不才黜退,安于荣辱,不自辩明。”! 6为其此前“不能奉行新法”一事辩护。
  钱勰草制,极称其词艺之富。
  【笺证】钱勰有《刘攽秘书少监制》一文:“学者以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而国家所以涵养令器,待才用者之宅也。以尔攽词艺之富,回翔之久,擢二厥官,益将试用。”! 7提要与之相符。
  后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
  【笺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八十载:“(哲宗元祐元年六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刘攽为直龙图阁、知蔡州,攽以病自乞也。给事中孙觉胡宗愈、中书舍人苏轼范百禄奏疏留中不报。”! 8则劉攽于元祐元年(1086)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
  孙觉、胡宗愈、苏轼、范百禄交荐之,言攽博记能文章,政事侔古循吏,身兼数器,守道不回。乃召拜中书舍人。
  【笺证】《宋史·刘攽传》载:“于是给事中孙觉胡宗愈、中书舍人苏轼范百禄言:‘攽博记能文章,政事侔古循吏,身兼数器,守道不回,宜优赐之告,使留京师。’至蔡数月,召拜中书舍人。”! 9苏轼有《乞留刘攽状》一文,提要所引与之相符。
  苏轼草制,称其能读典坟邱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
  【笺证】苏辙有《刘攽中书舍人》一文,载于《栾城集》:“具官某,能读坟典邱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中秉直谅,发为谋猷。方其流落之中,益闻岂弟之政。比召还于册府,将渐置于近班。”@ 0提要所引与该文相符,但误记为苏轼之作。
  其没也,曾巩祭文有曰:“强学博敏,超绝一世。肇自载籍,孔墨百氏。……一时书林,众俊并驰。满堂贤豪,视子麈挥”云云。盖一时廷评士论,莫不共推。
其他文献
工作以来,业绩平平,讲课最高奖项是省级一等奖;在一些国家、省、市级教育刊物发表了五百篇文章,有教学感悟,有教育叙事,也有课题研究,理论水平有那么一点点。省级课题《语文活动与兴趣特长培养》的主持人——该课题原计划全省推广,因领导要求做出一个系列而我坚持写作是一件个性化的事而搁置。新课改期间,曾接受县教育局要求培训全县中学语文教师,还应本县几所中小学邀请做过关于作文教学以及怎样做课题的报告,自我感觉良
摘要: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艺文志》在学术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对《汉书·艺文志》的研究始于为《汉书》作注,在这些为《汉书》作注的书中,颜师古作的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颜注以解词释义为主,在书中对多次出现的“寝…瘛”二字都进行了注解。因此,以“寝”“癒”为例进行探讨,仔细推敲“寝…癔”的具体含义,以期对《汉书·艺文志》及颜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关键词:《汉书·艺文志》颜注寝癒  班固所著的《汉书·
摘 要: 萧红研究经历八十余载,逐渐进入成熟期,已形成勾连内外的谱系,传记亦形成一定规模。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学者平石淑子所著的《萧红传》,是其三十年来着力于萧红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著作以“人”的探微为主线,串联萧红整个创作生涯,冠以“有意识”,并认为作品是作者精神轨迹的再现。在研究方法上,平石淑子通过对比前人研究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恰似小说中以“复调”的形式形成思想碰撞。本文从此书的概括与创新意
摘 要:这首《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所描述的是一段不期而遇的爱情。但这段美丽的相逢如今已然成为追忆,甜蜜中有着淡淡的哀愁。诚然,茫茫人海中,两人蓦然邂逅,共享一份无需言语阐述的温馨与真情,从而在彼此颠沛黯淡的凡俗岁月中增添一抹生命的亮色。字里行间,诗人的珍重之情感人至深,正所谓“昨夜星辰铸心刻骨之词,千秋情语,无出其右”。  关键词:《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爱情诗 生命亮色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
摘 要:蒋韵的《晚祷》如它的书名充满了神性的光辉,蒋韵用细腻的文字,诗意地书写了背负着原罪名义的女主人公袁有桃体验着亲情、爱情的悲剧,以及以向死之心寻求救赎,最后在晚禱中解放了自己的悲情故事。袁有桃悲剧的人生里充满了审美意蕴,崇高化的人格,圣徒般的向善之心给予现代人以灵魂的净化。  关键词:亲情 爱情 死亡 悲剧美  蒋韵的写作别具风味,诗意的笔下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若用建筑风格来与其创作作比的话,
摘 要:作为当今美国诗坛的领军人物和唯一连任三届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品斯基同时也是历史派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创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地域性和人文特色,体现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底蕴和使命感。他的诗作《衬衫》以一件在血汗工厂加工的纯棉衬衫为突破口,通过其物理性和历史性的多层次讲述,还原了历史的多个场景,将亚洲、族裔、诗歌、生死等永恒话题相串联。本篇通过诗性的写作还原历史的真实,堪称美国诗坛历史派诗歌的佳作。
摘 要: 在“互联网 ”时代下,各行各业已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翻译行业置身其中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冲击。互联网、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互联网与翻译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文学也将进一步走出去。扩大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数量,提高翻译质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沿线国家与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领略中国文学作品
受访者: 鲁若迪基,1967年12月生,云南宁蒗普米族诗人,用汉语写诗。著有诗集《我曾属于原始的苍茫》《鲁若迪基抒情诗选》《没有比泪水更干净的水》等。作品入选《1999中国新诗年鉴》《2000中国新诗年鉴》《2004中国诗歌精选》等,部分作品被译成外文。曾获第五届、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骏马奖及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诗人奖提名奖、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等。  访谈者: 朱彩梅,云
摘 要: 《方丈记》与《徒然草》皆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二书均为日本著名的随笔著作。虽产生的时代背景各异,但二书作者却有着相似的人生体验。两位作者一方面寓情于物,在自然中体悟美的真谛,寻觅内心的安宁与静谧;另一方面又在变迁中发思古之幽情,叹生命之无常,给人以希望和光亮,这一矛盾而又错综复杂的生命情结看似相近,但究其细节又独具特色。  关键词:《方丈记》 《徒然草》 隐逸 变迁 人生情结  《方
摘要:《乐章集》中提及女性的物事极多,其中对女性妆容的描绘极为细致丰富。本文将从妆容方面对柳词进行分析,以期对柳永词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乐章集》 柳永 妆容  词至柳永为一变。首先,柳永将描写对象延至下层妓女、世俗女性与平民女子身上,而非仅仅是“泪眼问花花不语”的精致女性。其次,柳永也不再满足于描绘传统思妇形象,而是用丰富的女性物象,塑造出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本文将从妆容中的脂粉、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