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情况在初中数学中越来越普遍.新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竞争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让学生进行最高效率的学习.数学是学生从小接触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法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将每个课时的重难点挑出来,与初中数学相关知识点密切结合,分配给小组的成员共同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新课改;应用策略分析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非常考验学生的思维活性,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数学学科难度较大,无法做到对每个知识点完全掌握并且理解清楚.而合作学习的方式恰好可以突破固有的学习模式,它聚集了所有小组成员的思考和理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重难点,对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优化的作用.但同时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将课堂和合作合理联系起来便成了全新挑战.首先,教师需要改变学生学习观念,让学生了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优势,并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其次,教师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合理地规划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将学习任务进行适量的布置;再者,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转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合理地布置探究实验作业,还可以设置相应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培养默契,加深学生之间的合作信念与观念.
  一、转变学生学习形式,合理进行分工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引导学生看重集体利益,同时鼓励学生在一起完成任务时实现自己的目标.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之前,应先与学生进行沟通,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进行讨论.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注意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水平进行分组,保证每组都有成绩相对较好和较一般的学生,尽量保持每组的平均水平相当,若分组情况太过极端则无法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这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查找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相关习题,并对习题的答案和可能会用到的定理和方法进行适当地分析并讨论.而对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将查找所有与“三角形”有关的定义、定理和推论等基础性任务分配下去,这样每个小组有不同的分工,理解重难点也比较容易,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一些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其他真正想要学习的学生,这时候若缺乏教师的监督和指导,话题很容易偏离教学内容,无法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学生的长处,让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通过观察课堂学习状态以及考试情况,发现各个学生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同时合理分配小组实力还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水平相当的合理竞争,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合理化.教师还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采取小组得分制,各个小组在学期初拥有相同的分数,若小组整体学习成绩进步可以进行合理的加分,若小组内出现做与学习无关事情的学生,则对该小组进行扣分,到学期末的时候教师对每组的得分进行统计,得分高的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相应的得分低的小组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惩罚,例如可以让该组小组成员表演节目等.采取这种相互监督的学习模式可以对学生的不自律行为进行约束,构建高效学习的课堂.
  二、转变教师授课形式,制定有效的课堂目标
  小组合作教学作为新课改下新兴的授课方式,不光对学生提出要求,同样促使教师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方法理论.教师在课内要对学生的探讨结果提出肯定或针对不足提出建议,在课外提高自身专业课素质.教师从创设讨论的情境、分配讨论任务、课堂评价到最终学生的反馈等各个环节实施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的发展和其他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应该考虑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小组成员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将小组成员的位置进行调换,让每个人都能明确各个位置的具体分工,从而让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教学的多元化.小组讨论的范围除了讨论课本内容外,也可以是知识点的课外延伸,这样更能增加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将有关如何发现勾股定理的趣味小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尝试自己推导公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一些复杂的公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在进行有关几何学习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几何的实物制作出来,再通过学生制作的模型中呈现出的各种教学资料,激发学生产生对几何的兴趣.
  另外还需注意,由于教师与学生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差异,教师有时无法对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作出正确评价,即可能出现教师认为教学质量已经保证但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相应的知识点等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点评,通过小组之间相互建议,让其他小组进行合理的思考,然后教师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提出的建议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除此之外,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课堂时间如果过多的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能会由于学生的自制力差等因素无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干预,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探究.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以及规划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向后,可以主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挖掘,让学生感受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内容,必要时可以进行课堂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三、转变学生对授课方式的理解,培养合作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教学挑战,对于学生来说同样是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想將小组合作高效运用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应该从源头开始,培养起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中应起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作用,先让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之后与小组合作的成员一起探讨自己思考的结果,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通过这种充分交流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查漏补缺.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小组其他人的意见,不能固执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要将所有人的意见汇总后对精华部分进行总结并综合分析.   例如,原本的课堂主要由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但这种方式难免会出现部分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问题,教师可以合理规划课堂时间,优化教学政策与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学生学习数学内容时,需要进行大量的预习,以“一次函数”为例,学生在首次接触函数的概念后可能会对函数感到陌生,教师可以课前为一组学生进行课下培训,提前告知该小组学生课时中的重难点部分,并为该小组学生讲解清楚,安排这一小组学生为学生进行讲解然后由小组成员进行合理规划与安排,在课上给予小组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授课,同时,由于是学生在进行授课,听课的学生可能更容易进入课堂氛围,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在小组授课完毕后,可以让听课的学生进入小组讨论模式,让思维敏捷的学生指点小组其他的成员.课堂剩余的时间教师可以进行总结点评,并将“一次函数”的重难点再次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应的知识点,加速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理解.
  四、布置課外探究实验,鼓励小组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课堂学习上,还可以将小组分工合作的实践模式应用于学生课后作业中,对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实践作业为学生进行作业减负.在以往的作业模式中,学生通常以纸质手写模式呈现作业结果,对于这一情况,学生有可能出现抄作业的现象,因此,教师布置并利用课外探究实验让小组成员完成实验数据的报告记录,实验数据是无法进行抄写的,所以还可以保证学生作业的高效率完成,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小组合作中每一位成员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各个形状的稳定性,首先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表格,让学生清楚实验目的是探究稳定性.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好实验材料,准备一些小木条以及大头图钉,让学生通过大头图钉将小木条固定成相应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该实验成品进行载重等实验探究,逐渐探究出实验所需要的结果.同时,小组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小组组长的工作分配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都可以进行考验,还能提升组内同学的团结协调的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完成数学作业可以让学生体会初中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提升小组合作效率等.
  结 语
  本文围绕转变学生学习形式、教师授课形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以及开展课外实践四个方面对如何将小组合作法运用到教学中进行了阐述.综上所述,将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初中数学有效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文中通过两个实例说明了该法对于数学教学的适用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全面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在迎接新型教学模式的挑战下,还是应注意以理论学习为主,在打好基础的程度上将小组合作法作为辅助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王媛.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J].考试周刊,2018(06):92.
  [2]杨茂元.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8(02):165.
  [3]刘迪.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合作型校本课程的开发[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2):183.
  [4]郭菊新.扬起合作之帆 驾驶学习之舟——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20):37.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诸多的调整和改变,使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问题情境化教学强调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帮助其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策略  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典型特质便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的事物均抱有
【摘要】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而“有效引导”就是其中一种.在有效引导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思维的引导、学生错误的纠正、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方法的多样、课堂节奏的把握六个部分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对学生、对教材、对课堂有一个精准的把握,才能不断推动课堂向前发展.此外,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些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这
【摘要】小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规模性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里的学生对学习的概念以及学习的方法没有形成,很多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不高.而且学生普遍都是被动学习,需要在家长和教师的督促下才会学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针对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制订,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对小学数
【摘要】新课程改革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将数学基本知识理论与学生的能力、素养统一起来,实现学生知识与应用的融合,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技能和态度,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创新,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学方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信息的获取更为快捷,学习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信息化背景下的知识呈现碎片化的特征,让知识学习也随之碎片化,虽然短期内可以学习大量的知识,但是影响了学习的深度,缺少了对知识的深度加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正视这种现象,进行深度学习下的教学实践探索,这将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深
【摘要】如今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比较低下,学生对于数学没有学习的兴趣.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新课改提出实验教学的方式,将数学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对于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双重培养,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也提高了课堂整体效率.本文从教学现状出发,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做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现状分析;数学实验;教学策略  随着
【摘要】数学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数学也是陪伴学生成长时间最长久的学科之一.学习数学能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显著提升,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系列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极为重要的.其中,计算能力是每名学生要具有的基础数学能力,也是学生解决问题要用的基本技能.只有不断完善学生的计算能力,才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考试中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学生的数学知识、学
【摘要】思维导图又被称之为心智图,是能够将发散性思维有效表达出来的一种图形类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利用符号、文字以及图画等载体将主题以及相关关键词通过颜色、线条以及图像等等联系在一起,不仅仅能够将思维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还能够构建知识结构图以及组织概念.由此能够看出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用具备十分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篇文章将针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分析.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广泛,知识点杂乱,学生虽然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学习压力剧增,他们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去梳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重难点,同时教师会在课堂上花费时间引导学生攻克课程重难点,但效果仍不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应用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突破课程中的重难点,那么可以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数学思想;高中数学;教学重难点;应用分析 
数学概念课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笔者所在的学校在2010年提出了“四导四学”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概念课堂中实践“四导四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探究学习过程,从学生视角,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实现教师、学生的双元合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