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sg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教师需要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优化高中英语教学就是优化阅读教与学的方法,实施课文整体教学,精读、泛读和课外自读相结合,从量和质两方面促进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实现培养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的教学目标,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全面实现应试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优化教学过程;阅读能力;阅读策略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69
  一、优化阅读教学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较为敏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不满足书本上的知识,想获得更多信息,更希望能学到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的内容,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优化阅读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差异和学习要求。大量而有效的阅读能提高最大的乐趣。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是优化阅读教学的前提
  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理解程度和读速快慢两个方面。在教学进行或训练时,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不要读出声音,要默读。2. 不要动嘴或用手指着所读的每个字,而用手带动眼睛向前移,手指在词下移动,眼睛跟着往下看。3. 不要左右摇头,默读时只需要移动眼球。4. 扩大视距,逐句逐段地读,不要逐字读。5. 根据上下文或常识猜词义,不得已时才查词典。6. 在阅读文章的开头或扉页上记下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算出阅读速度。7. 最后评价,看正确理解率是否达到大纲要求的平均数70%以上。
  三、阅读课文整体化,交际化教学是优化阅读教学的主体
  阅读课文具有双重功能能使学生既通过课文学习英语语法、词汇句型,又学习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导——读——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发展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课文教学也应遵循这种规律。导就是为了感知教材,读是为了理解教材,练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
  1. 导入——感知教材。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这種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做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知识,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
  2. 读——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阅读的种类可分下面三种:(1)粗读。粗读即粗略地阅读全篇。这是为掌握大意梗概或为侦查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所用的方法。(2)跳读。这是一种为寻求特定细节,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几点的阅读方式。(3)细读。细读指详细逐行的阅读,以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等。检查的方法包括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完形填空、信息转换等。
  以上阅读理解的几个层次经过了“读——议——再读——再议的往复以及“整体理解——局部理解——整体理解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宏观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信息能力,为巩固和运用知识打下了基础。
  3. 练——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训练,使知识在记忆中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不等于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但为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技巧技能,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而且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
  练习的方法有:(1)问答——就课文提问题。提问可以是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创新性问题,评价性问题。(2)就课文内容进行连贯对话。把课文编成对话,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做补全对话练习。(3)复述课文,这是课文教学较常用的以内容我中心的练习之一,可用来训练独白,可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复述要防止背说,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上。(4)角色扮演,双人或小组活动,教师为参加者配角色,设置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以身份说话。(5)书面表达,就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和写体会等。
  四、大量而有效的泛读是优化阅读教学的课内扩展
  语言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是认为人们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通过可理解的输入。输入越多,掌握语言越好。而语言知识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仅起监察作用。因此,语言学习的研究者特别重视增加量,认为每天坚持10-30分钟的泛读,让学生读那些能吸引他们的材料,对掌握语言及其有利。关于泛读,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英语能力,单单通过教材上的阅读课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按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大纲要求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30万字左右。
  五、自读是优化阅读教学在课外的延伸
  欲达到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目标,仅靠课堂内阅读课文的整体教学和大量有效的泛读也是不够的,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们教师要因人而异地提出阅读要求;要进行适当的检查课外自读,课上快速检查效果,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要帮助学生选择内容通俗,难易适度,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还有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度。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英语接触面,增加语言材料的输入量,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在阅读中复习巩固课堂所学英语知识,提高熟练掌握英语的程度。
  只有学生养成了长期的、自觉的阅读习惯,他们就会肯读、喜读、会读、善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只有我们坚持优化阅读教学,实施阅读课文整体化、交际化教学,进行大量而有效的泛读训练,开展好课外阅读,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出跨世纪的英语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孟村回民中学 061000)
其他文献
该文在间歇高压釜中对聚酯工业中的对(间)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工艺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氢精制工艺过程主要发生了两类反应:加氢反应和脱羰反应,但脱羰反应
会议
摘要:初中生写作缺少素材,写作缺少真情,教师淡化作文教学,作文写作成了学生最害怕的事情。其实,校园生活充满着素材,教师应指导学生积累校园素材,运用校园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进行写作,克服学生写作过程的素材陈旧、无话可写等现象。学会把校园生活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体验、熏陶来感染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把校园生活与网络连接,丰富写作范围。  关键词:校园生活;素材;指导;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
对闽江河口湿地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不同生长阶段植物体甲烷传输特征进行研究,表明互花米草与短叶茳芏均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但由于植株大小以及植物气腔大小决定了互花米草传输
学位
会议
研究背景:   蚊媒传染病流行范围广,传播力强,发病率高,全球每年有上亿人感染疟疾、登革热等蚊媒病,死亡人数过百万。我国已知蚊类18个属、371个种和亚种,涵盖疟疾、登革
会议
钛硅分子筛(TS-1)催化丙烯/H2O2环氧化反应具有以下的几个优点: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高效,对环氧丙烷的选择率高,过程清洁无污染.本文研究以新型高效并且工业化生产的钛硅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