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语言描写(一)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fe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言为心声”,不同经历、地位、思想性格的人,其语言也必然是不同的。成功的语言描写要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语言描写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者借人物之口深化主题等,其运用方法也是一种写作技巧。语言描写要力求生动形象,避免重复啰嗦。
  范文示例
  童年住在大院里,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
   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被子里就是暖乎乎的了,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
  街坊毕大妈,靠摆烟摊养活一家老小。她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水缸。冬天用它来储存大白菜,夏天到来的时候,每天中午,她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鹽,水还能够溶解阳光,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法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为了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虽说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而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但是,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派上如此用法的人家,也不多。需要一点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这叫做少花钱能办事,不花钱也能办事,阳光才能够成为了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陪伴着母亲和毕大妈一起,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作者肖复兴,选自《科学与文化》)
  写作借鉴
  “母亲”和“阳光”是世间最美丽的两个词语,文章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把这两个美好的意象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每天享受着阳光的恩赐,我们是幸福的;每天沐浴在母爱的温馨里,我们更是幸运的。然而,当母爱里融进了阳光,阳光里融进了母爱时,我们内心的温暖又怎么能够用语言去表达出来呢?正是因为爱,才让母亲在粗糙的日子里有了最精致的智慧。文中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不多,只有两句,“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但只这两句,尤其是句中的“叠”“煮”两字便足以刻画母亲热爱生活的鲜明形象,表现她朴实但极具语言表现力的天赋。读着美美的文字,感受着暖暖的阳光与母爱,不由让人为之陶醉。
  佳作亮相
  那一泓心灵的清泉
  马楸媛
  汽车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颠簸着,窗外的景物也变得跌宕起伏。
  我坐在车里,感觉像在蹦极,头晕晕沉沉,难受极了。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小站,我赶紧跑下车,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再回到车上时,却发现我的座位被人占了。“肇事者”是一个约五十岁的男人,稀疏的头发,脑门上沟壑纵横,嘴唇干裂,满脸疲惫,身穿一件棉大衣。显然,这是个民工,干了一天的活刚从工地下来。我毫不客气地对他说:“这里有人了,没看见我刚刚在这儿坐的吗?”他的脸上露出憨厚而尴尬的笑,皱纹挤在一起,沙哑着嗓子说:“俺刚上来,没看见你,小兄弟别见怪啊。”说着就往外挪挪身子。我板着脸坐到了里面。
  车子又上路了。他转过头来问我:“小兄弟,这车到××吗?”这人真是的,都上车了,还不知道往哪开。我嘀咕着,没好气地回答:“不知道,你去问司机!”他悻悻地站起身,扶着椅背一跛一跛地走到售票员身边。售票员脸上满是鄙夷的神色,冷冷地回答了他的问题。他又一跛一跛地走回来,突然,车子一阵猛烈的摇晃,他差点摔倒,车厢里响起一阵哄笑,他只是憨憨地“嘿嘿”笑了两声。
  车又停了,上来一位孕妇,挺着个大肚子。这时,车上已经满员了,孕妇一手抓着拉环,一手扶着后腰,艰难地站着。售票员看了看全车的人,大声说:“谁给这位大姐让个座?”原本喧闹的车里顿时鸦雀无声,有人看书,有人戴着耳机听歌,有人看着车外发愣……我往后倚了倚,闭起眼睛养神。
  突然,我感觉身边一动,睁开眼,那位民工已站起身来,对孕妇说:“大妹子,你来俺这里坐吧,俺站会儿。”孕妇连声道谢,过来坐下。我突然感觉很不舒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抓挠着我的心。
  路,更难走了。民工抓着拉环,晃来晃去,有几次差点摔倒。坐着的孕妇过意不去了,跟民工说让他坐下,自己站会儿,但民工说什么也不肯:“大妹子,您怀着孩子呢,我一会儿就到了。”这时,一位中年人站了起来,热情地说:“大哥,咱俩换换,您来歇歇。”他还是不坐,嘿嘿地憨笑着说:“谢谢您,我坚持一会儿就到了。”一个男青年又站了起来,走到民工身边,客气地说:“大叔,您来坐下吧。”他还是不肯。
  此时的我,脸上热辣辣的,整个车上年龄最小的就是我了。看着农民工晃来晃去的身影,我终于鼓起勇气站了起来,“大叔,我快要下车了,你来我这里坐吧!”乘客们见状,也七嘴八舌地劝他坐下,他终于拗不过坐了下来,一边坐一边还嘿嘿地憨笑:“谢谢大伙儿,谢谢大伙儿。”
  我扶着拉环,看着窗外的景色,忽然感到一泓清泉从心间流出,清凉甜蜜……
  (山东寿光世纪学校)
  点评
  作文描述了一次坐公交车的经历,重点突出了“农民工”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作文在描写人物方面非常成功,抓住了农民工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以及鲜明的对比手法,如农民工外表与内心的对比、车上乘客对农民工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等,很好地凸显了农民工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有很强的可读性,其中的语言描写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又真实地传递出人物内心的美好情感。如“俺刚上来,没看见你,小兄弟别见怪啊”一句表现了他的朴实;“大妹子,你来俺这里坐吧,俺站会儿”一句表现了他的热心和善良;“谢谢大伙儿,谢谢大伙儿”一句则表现了他的感恩之心。
其他文献
曾经,我固执地认为,只有融合那朗朗的读书声、那宽敞的教室、那急促的铃声,以及那一本本书籍,才能称之为课堂。直到进入人生的另一个课堂,我才明白,社会是一门深刻的学问,在其中,我们会明悟许多,它同样是人生的课堂。  麻绳人生  不少人都用过麻绳,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麻绳的来历,更不知道它为什么那样坚韧、结实。  麻绳是由一种叫做麻的植物的皮经过处理变成纤维搓成的。其实,麻是很脆弱的,一般都种在沟渠里,
期刊
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于 丹  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巴尔扎克  凡人惟能悔,然后能进德。  ——陶 觉  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  ——西塞罗  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拿破仑  “少年班”40年:“神童情結”难消除  1978年3月9日,来自全国的21名少年被选拔进入中科大,成为中国首个少年
期刊
现象导入  2018年1月9日,云南昭通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里,头发和眉毛已经被风霜粘成雪白,脸蛋通红,穿着并不厚实的衣服,身后的同学看着他的“冰花”造型大笑。有网友表示,看着好心疼。  照片是班级老师在2018年1月8日8:50左右拍的,拍完发给校长付恒,后流传到了网上。照片男孩所在班级有17个人,2018年1月8日,正值学校举行期末考,上午期末考
期刊
运动员在竞赛场上是否进入最佳竞技状态,与竞赛的成绩关系甚为密切,考试也是一样。对于考生来说,无论是在平时的复习备考阶段,还是在中考考场上,都要尽快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那么,怎样才能快速进入状态呢?下面,我来说说我这个过来人的体会吧!  一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考试。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考试,有助于快速进入状态。如果我们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挑战,就会激发积极的态度;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机会,就会以一种珍惜的心
期刊
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平时学得挺不错嘛,为什么还会怕考试?其实原因可能就是你平时学得不错,老师的贊扬,父母的爱心,同学的羡慕,这种“众望所归”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使你在令人瞩目的重大考试中“有负众望”。考好的动机实在太强烈了,结果导致了你发挥失常。  其实,当我们在考试中获胜的动机过于强烈,并产生了极度紧张的心理时,对考试成绩的担心会严重干扰和分散自己在考场上的思考力和记忆力,并且在考试中稍遇困难
期刊
学会包容,要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提升思想水平,讲究文明素养。要经得起各种境遇和人际关系的考验,凡事学会理解、谅解,具有“胸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的气度。  包容是金,但它是有原则的。海纳百川,却不容纳一点火星,那是因为“水火不相容”。离开原则的包容,一味地迁就与放纵,就会危害事业,对人、对己、对事造成损害。因此,包容,要掌握原则分寸、有节有度,这样才能真正使其成为营造和谐社会的良药与法宝。  95
期刊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中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儿的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人生如花,坚守自我,坚守人生的方向,不迷失自我,做最好的自己,开好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花。  雷海为:不向命运低头  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冠军,让人大呼意外。但普通人在这个舞台上绽放诗意人生,却又让人欣慰
期刊
外貌描写最忌公式化、脸谱化,一定要突出人物特色,同时不要受“人如其面”的影响。尽管很多时候透过人的外貌可以窥见其内心,但并不完全这样。如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他是一個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畸形儿,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但他有着善良的心;同样,“坏人”形象也并不一定都是外形丑陋,如法捷耶夫《毁灭》中的反面人物密契克,风度翩翩却动摇变节。由此可见,即使描写心爱的人物也不能“脸谱
期刊
学霸经验  越是临近考试,自身心态的调节越重要,好的心态是考试成功的一半。潘明明同学是我校曾经的中考状元,中考前夕,他来到母校与同学们分享其调整心态的经验。下面是他与校园电视台小记者的一段采访对话。  小记者:潘学长,您好!欢迎您回到母校与大家分享您的学习经验。今天主要请您就考生如何调整好考试心态这个话题,说说您的经验和体会。  潘明明:考试前调整好心态确实非常重要,我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十六个字:
期刊
记叙文的写作离不开人物描写,而外貌描写则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容貌、服饰、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外在特征,传递人物的内在性格,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俄国文学家果戈理曾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外貌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所以在描写时要避免“面面俱到”,围绕所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抓住人物最显著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以求事半功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