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市民营经济活跃,企业总数近13万家,但是绝大多数为规模以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只有4000多家。很多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条件差、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无法达到本质安全的要求。为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扭转安全生产工作中“政府急,企业不急”的状况,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泉州市政府从2008年6月起,在全市开展为期3年的“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我们形成了一种长效机制。不少企业也从原先的被动抓安全,转变成现在的主动抓安全。由此也改变了过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行为。‘三年行动’的开展,我只是提了个方向、口号,具体工作以及怎么操作都是由市安监局副局长戴天圣来抓。在这方面,他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对推动泉州市开展“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该同志的工作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泉州市政府林伯前副市长感慨道。泉州市各级部门、多家企业亦认为戴天圣在“三年行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能力值得肯定!
发扬军人好作风,勇挑“行动”重担
泉州市参加“三年行动”的县(市、区)12个、市直行业主管部门42个、乡镇(街道)167个、县级行业主管部门330多个、企事业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10万多家……仅从这些数字中就能看出“三年行动”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量之大。
“为什么会让我作为全市牵头单位‘三年行动’工作小组组长,负责全市‘三年行动’的相关工作呢?我想,或许和我的工作经历、个人性格有关吧。”戴天圣自我分析道。
1976年,戴天圣在广州军区某师当兵;两年后,考上石家庄高级军械专业学校。毕业后,他回到部队从事军械工作,一直到1998年由部队军械供应科科长(副团)转业到福建省泉州市经委工业科任主任科员。2000年3月,戴天圣任泉州市经委质量安全科科长。2002年12月,泉州市安办和市经委质量安全科合并成立泉州市安监局,戴天圣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在部队从事了近20年的军械工作,我感觉该工作和安全生产很密切。而转业回来在市经委从事的也主要是安全生产工作。我这个人不太擅长言辞,做事向来认真、小心,这些也许是我大部分时间和安全结缘的主要原因吧!”戴天圣说,自己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如果说有,就是平常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可以思考工作上的问题。
在部队工作多年,戴天圣养成了自觉服从工作安排、不谈条件、凡事自己动手的工作风格。当上级领导希望他能够负责全市“三年行动”的相关工作时,他没有推脱,立即全身心投入到相关工作中。
2008年12月8日,福建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现场会在泉州召开。为做好此次会议的相关准备工作,戴夭圣从11月就开始忙着准备有关材料。他除了亲自修改、校对《泉州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工作手册》,还守在印刷厂电脑边与工作人员对25个《行业级别评定标准》逐条逐句逐字地进行修改。“要把25个行业主管部门各自制定的《行业级别评定标准》统一起来并汇编成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耐心和细致。我前后共修改了八遍,300多页的手册修改稿叠加起来,总高度有40多厘米。”
压力导致脱发,虽累却值得
三年来,戴天圣几乎天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甚至更迟。“有时连上洗手问都在想如何抓好‘三年行动’工作。”戴天圣坦言,“就怕停下来断了思路,工作没有连续上……最大的损失是这三年来头发掉了不少,几乎成了秃头!最大的收获是‘三年行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三年来,我头发变得稀少,省了理发钱:体重也减轻了十几斤,不用担心要减肥了。”他摸着自己的头幽默地说。
“我是当兵出身,当兵比较辛苦。但说句实话,都没有这次参与‘三年行动’苦、累!主要是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难度很大,工作压力太大了!”戴天圣坦言。
为切实抓好全市“三年行动”工作,戴天圣经常深入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了解“三年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解答各地、各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收集各地各部门反映的疑难问题,并向市政府(安委会)领导提出妥善的处理意见,确保各地“三年行动”工作顺利开展;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营造“三年行动”良好氛围;组织市、县两级安办积极收集信息,编发“三年行动”工作简报,介绍各地各部门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精心培植示范单位,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做好各地各部门“三年行动”工作数据的收集和汇总,及时了解掌握各级各部门开展“三年行动”的工作进展情况,为市政府部署“三年行动”阶段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坚持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市性督促检查、每年度组织一次检查考评并通报情况,推动“三年行动”阶段性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督促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建立安全生产内业资料和工作台账,将本行业、本辖区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基本信息分类分级录人电脑,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泉州市安监局前任局长王金荣告诉记者,戴副局长不论是从方案制定、行业标准拟定,还是到企业现场指导,收集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亦或是组织最后考核验收等,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工作作风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丝不苟、严格认真。”
为工作,他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未见到
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正在组织对市直部门和县级政府开展“三年行动”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的戴天圣,突然接到家里传来的噩耗:重病在床的老父亲去世了!“当时,我看到正站着接电话的戴副局长闻讯后,足足有半分钟一动不动地说不出一句话,泪水直往下淌。要知道戴副家到他父亲家的路程仅半个多小时。然而,为了‘三年行动’工作,他忙到只是在其父去世的前两天,才匆忙回家见父亲一面!”同事谢文辉回忆道。
“我真的很无奈!当时忙得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戴天圣说到这儿,两眼发红,边说边摇头。
“戴副对工作的敬业、执着精神,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啊!”谢文辉、王文周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千万别这样说,其实基层的安全监管系统有很多同志比我更辛苦、表现也突出,像晋江梅岭街道安办主任等人……这些同志才是值得宣传报道啊!这次采访我,如果不是省安监局的硬性任务要求,我还真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戴天圣表示。
王金荣认为泉州市开展的“三年行动”有几大收获:全市事故总量、较大事故、特别是工矿事故明显减少;近几年全市10人以上事故未发生;目前为止群众对市安监部门是零投诉。(编辑/李燕)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我们形成了一种长效机制。不少企业也从原先的被动抓安全,转变成现在的主动抓安全。由此也改变了过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行为。‘三年行动’的开展,我只是提了个方向、口号,具体工作以及怎么操作都是由市安监局副局长戴天圣来抓。在这方面,他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对推动泉州市开展“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该同志的工作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泉州市政府林伯前副市长感慨道。泉州市各级部门、多家企业亦认为戴天圣在“三年行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能力值得肯定!
发扬军人好作风,勇挑“行动”重担
泉州市参加“三年行动”的县(市、区)12个、市直行业主管部门42个、乡镇(街道)167个、县级行业主管部门330多个、企事业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10万多家……仅从这些数字中就能看出“三年行动”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量之大。
“为什么会让我作为全市牵头单位‘三年行动’工作小组组长,负责全市‘三年行动’的相关工作呢?我想,或许和我的工作经历、个人性格有关吧。”戴天圣自我分析道。
1976年,戴天圣在广州军区某师当兵;两年后,考上石家庄高级军械专业学校。毕业后,他回到部队从事军械工作,一直到1998年由部队军械供应科科长(副团)转业到福建省泉州市经委工业科任主任科员。2000年3月,戴天圣任泉州市经委质量安全科科长。2002年12月,泉州市安办和市经委质量安全科合并成立泉州市安监局,戴天圣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在部队从事了近20年的军械工作,我感觉该工作和安全生产很密切。而转业回来在市经委从事的也主要是安全生产工作。我这个人不太擅长言辞,做事向来认真、小心,这些也许是我大部分时间和安全结缘的主要原因吧!”戴天圣说,自己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如果说有,就是平常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可以思考工作上的问题。
在部队工作多年,戴天圣养成了自觉服从工作安排、不谈条件、凡事自己动手的工作风格。当上级领导希望他能够负责全市“三年行动”的相关工作时,他没有推脱,立即全身心投入到相关工作中。
2008年12月8日,福建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现场会在泉州召开。为做好此次会议的相关准备工作,戴夭圣从11月就开始忙着准备有关材料。他除了亲自修改、校对《泉州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工作手册》,还守在印刷厂电脑边与工作人员对25个《行业级别评定标准》逐条逐句逐字地进行修改。“要把25个行业主管部门各自制定的《行业级别评定标准》统一起来并汇编成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耐心和细致。我前后共修改了八遍,300多页的手册修改稿叠加起来,总高度有40多厘米。”
压力导致脱发,虽累却值得
三年来,戴天圣几乎天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甚至更迟。“有时连上洗手问都在想如何抓好‘三年行动’工作。”戴天圣坦言,“就怕停下来断了思路,工作没有连续上……最大的损失是这三年来头发掉了不少,几乎成了秃头!最大的收获是‘三年行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三年来,我头发变得稀少,省了理发钱:体重也减轻了十几斤,不用担心要减肥了。”他摸着自己的头幽默地说。
“我是当兵出身,当兵比较辛苦。但说句实话,都没有这次参与‘三年行动’苦、累!主要是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难度很大,工作压力太大了!”戴天圣坦言。
为切实抓好全市“三年行动”工作,戴天圣经常深入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了解“三年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解答各地、各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收集各地各部门反映的疑难问题,并向市政府(安委会)领导提出妥善的处理意见,确保各地“三年行动”工作顺利开展;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营造“三年行动”良好氛围;组织市、县两级安办积极收集信息,编发“三年行动”工作简报,介绍各地各部门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精心培植示范单位,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做好各地各部门“三年行动”工作数据的收集和汇总,及时了解掌握各级各部门开展“三年行动”的工作进展情况,为市政府部署“三年行动”阶段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坚持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市性督促检查、每年度组织一次检查考评并通报情况,推动“三年行动”阶段性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督促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建立安全生产内业资料和工作台账,将本行业、本辖区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基本信息分类分级录人电脑,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泉州市安监局前任局长王金荣告诉记者,戴副局长不论是从方案制定、行业标准拟定,还是到企业现场指导,收集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亦或是组织最后考核验收等,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工作作风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丝不苟、严格认真。”
为工作,他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未见到
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正在组织对市直部门和县级政府开展“三年行动”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的戴天圣,突然接到家里传来的噩耗:重病在床的老父亲去世了!“当时,我看到正站着接电话的戴副局长闻讯后,足足有半分钟一动不动地说不出一句话,泪水直往下淌。要知道戴副家到他父亲家的路程仅半个多小时。然而,为了‘三年行动’工作,他忙到只是在其父去世的前两天,才匆忙回家见父亲一面!”同事谢文辉回忆道。
“我真的很无奈!当时忙得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戴天圣说到这儿,两眼发红,边说边摇头。
“戴副对工作的敬业、执着精神,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啊!”谢文辉、王文周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千万别这样说,其实基层的安全监管系统有很多同志比我更辛苦、表现也突出,像晋江梅岭街道安办主任等人……这些同志才是值得宣传报道啊!这次采访我,如果不是省安监局的硬性任务要求,我还真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戴天圣表示。
王金荣认为泉州市开展的“三年行动”有几大收获:全市事故总量、较大事故、特别是工矿事故明显减少;近几年全市10人以上事故未发生;目前为止群众对市安监部门是零投诉。(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