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来源 :体育博览·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herChen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校实施素质教育应着眼于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能力培养,个性发展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本文从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途径
  体育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职校学生完成学业,毕业就业,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方面能力、技能和体育观念、认识、意识的培养,不能单纯地局限在所规定的课程范围内的有关知识上,而是使他们全面合理地在体育运动中,增强信心、发挥个性、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等过程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的价值,陶冶情操与灵魂,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中职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取决于教师对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内心世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对中职校学生发展方向、培养什么能力、品德教育等方面都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所涉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通过十多年来的体育教学经验,提出中职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既是人类健美的工程师,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健康灵魂的过程中,教师的表率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品德的修养,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形象和威信。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品行的修养。中职校体育教师,不仅要精通体育专业知识,熟练体育技能,而且还要掌握教育理论,文学、音乐、舞蹈艺术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 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中职生活跃、好动、可塑性大,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体育教学。教学创新应遵循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要因材施教,在教学理念上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健身育人”的指导思想,运用多种教与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多练,在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能力。同时,注重素质教育的渗透,不仅让学生掌握技术和学习方法,而且注重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努力实践适合本校学生德、智、体、美、劳目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
  三、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不仅能满足学生身体活动的需要,促进身体生理发育,增强体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课外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开展高效率的师生互动活动,通过活动,增进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还可采取“任务驱动”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制定任务目标、规则、评价等,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强化德育教育功能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导向、动力保证。体育教育本身包含着德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通过观看奥运等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荣誉感;通过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集体项目练习,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运动强度、耐力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与德育的优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改变传统的体育评价观念,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体育作为教育的科目,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例如:把人体生理学中人体活动规律套用于学校体育教学中,追求量化的评价,强调所谓的科学性;用脉搏曲线规律,用心律来评价体育课的优劣好坏,人为地去制造符合检查要求的心律曲线。身体素质的基准以正态分布曲线来确定中间值,来划定优、良、中、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被这种量化所遮掩了。体育学习中,学生是具有主动的“意向性”的,动作技术的学习经验不是事先安排的固定教学内容或成套的教材,而应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在沟通和相互影响中的意义交流。体育学习的过程亦非单纯的认知活动以及信息的单向灌输,而是包含情意和人格系统的整体性学习,这样体育教学评价中,学生的自我感受更具有重要意义了。只有尊重学生的内在体验,体育教学的评价才可能趋于真实。
  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来实施,根据中职生特点,形成和完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壮体魄、高尚情操、精湛专业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悦民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途经与方法.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 苏克娜.对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
其他文献
早些年看过河北梆子《陈三两》,这个传统剧很紧凑,奇妙地符合西方戏剧的“三一律”。故事从沧州知府李凤鸣接受贿赂开始讲,他屈打妓女陈三两,逼其嫁给70多岁的珠宝商。剧情在审讯过程中一步步铺展,审案的知府和被审的妓女原来是十年前失散的亲姐弟。最后,陈三两的义弟,另一个更大的官员陈奎驾到,查办了李凤鸣。全剧悲情开局、大团圆收尾,反映黑暗现实时赚了眼泪,展现光明的希望又慰藉了人心。  我清楚地记得,陈奎在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