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环境教育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为目标,分析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乡土环境教育的结合。分别介绍生物校本课程与乡土资源,明确两者结合的必要性,阐述在开发校本课程中渗透乡土资源的原则与基本类型,最后则总结树立乡土资源理念开发校本课程、选择符合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乡土资源、乡土资源与生物学科对应三点建议,以期开发独具特色的生物校本课程,为高中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动力。
  【关键词】乡土环境;高中;生物学科;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9-0076-02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Biology Curriculum for Rur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o. 1 Middle School of Hui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ZHAO Yilan
  【Abstract】This article with the goal of advancing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bination of biology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troduce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biology and native resources separately, clarify the necessity of combining the two, explain the principles and basic types of infiltrating native resour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ourses, and finally summarize an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native resources to develop school-based courses and choose those that meet the teaching goals of biology There are three suggestions for native resources, native resources, and biology, in order to develop unique biology school-based courses to provide motivation for high school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Rural environment; High school; Biology; School-based curriculum
  一、生物校本課程与乡土环境教育
  所谓校本课程,即将学校作为主体,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要求对应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高中进入到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并且加快实现生物教学创新,在校本课程开发时融入乡土环境元素,一方面可以凸显出教学改革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生物教材内容,发挥乡土元素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学科与实践的联系。
  二、乡土环境教育与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
  (一)基本原则
  1.乡土资源选择的开放性原则。遵循开放性原则,即在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乡土资源整合中,加强教学环境、方法等的开放性。例如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可以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到乡土环境中真实感受,突破生物教材与教室的禁锢。选择乡土资源也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以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为目标,发挥出乡土资源在地理方面的优势,生物基础知识之外,在教材中设置实践活动,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深入乡土环境中展开调查,扎实地掌握校本课程内容。
  2.校本课程设计的特殊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需要遵循特殊性原则,充分利用当地乡土资源,与生物学科特征结合,按照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等,选择合适的乡土资源融入学科教材中,使生物校本课程具有地域特色,还可以丰富生物教学内容。
  3.校本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原则。高中开发生物校本课程,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选择的乡土资源可以引导学生,面对生物教材与知识的学习可以具备主观能动性,发挥校本课程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魅力。
  (二)校本课程内容形式
  1.课程内容补充类型。以提升国家课程教学效果为目标,开发生物校本课程内容,所有补充材料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生物教师一方面可以自行选购补充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其他教学工作者合作,或是独自开发校本课程。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创建校本课程开发网站或者数据库,获取需要的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素材。
  2.课程内容拓展类型。该类型主要是为了拓展生物课程范围,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实现价值观内化。
  3.课程内容创编类型。课程内容的创编,是指完全创新生物课程内容,强调学校与地方特色,融入乡土环境元素,均属于该类型。选择创编类型的内容时,要考虑学生感受、体验等,通过教师、学生之间讨论交流,结合乡土环境创造性的设置课题与研究项目,以此为引导组织生物教学活动。
  三、基于乡土环境教育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建议
  (一)树立乡土资源理念开发校本课程   高中开发生物校本课程,在乡土环境教育的基础上,所有教学人员必须要树立乡土资源理念,能够对乡土环境与资源有深入的理解、认知。
  第一,形成生物課程乡土资源理念。开发校本课程,必须要认识到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所有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环境资源,为校本课程设计、教材编制与教学提供依据。无论是生物课程资源开发、整合,还是实际利用,均要以教师为主体。所以,教师形成课程资源理念与校本课程资源识别、开发等有直接关系。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节,在开发校本课程阶段,便可以在当地特色动植物中,选择合适的对象融入教材中,以当地实际情况介绍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加强课程资源整合和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也可以在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得到体现,有利于推动生物教学创新。
  第二,渗透乡土资源理念。教师是乡土资源整合、利用的主体,在开发校本课程时需要深入挖掘当地特色乡土资源,运用在生物教学中,以期可以提高教学实践水平与学生综合实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这一章节,开发校本课程阶段选择乡土资源,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所有教师在这一阶段渗透了乡土资源理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植物讲解细胞能量供应与利用的知识点,完善教材内容。如此一来,通过乡土资源理念使校本课程开发更具有效性,并且加强开发行为的创新性,推动高中生物教改高中的实施。
  (二)选择符合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中运用乡土资源,要按照生物课程标准、教材大纲,针对性地选择乡土资源,通过乡土资源的挖掘、整理补充生物教材。
  以人教版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为例,原本教材中该章节内容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建议开发校本课程时,也可以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组织杂交实验,既可以创新乡土资源在教材中的载体形式,又体现出乡土资源与生物校本课程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开发校本课程也可以在生活实际中选择相关元素,这就需要教师保证敏锐的观察力,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及时发现有利于生物教学的知识点,学生在校本课程的指导下,也可以将生活和生物学习紧密结合,发现生活中的资源,整合成为乡土资源之后便可以在日后学习中运用。
  (三)乡土资源与生物学科对应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保证选择乡土资源与生物学科对应,前期做好资源整合,后期则要将乡土资源整理,为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以人教版必修二《生物的进化》这一章内容为例,按照生物学科课程内容,本章节所有内容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开发校本课程时要选择明确的内容,所乡土资源的整理也要参考教材中本章节,分为自然生物、动植物、微生物等。另外,按照乡土资源特征,编写校本课程。各个地区的乡土资源必然存在差异,根据乡土资源特点将其整合,为后期生物进化这一章节的教学提供参考。通过当地资源的多样性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种群基因与物种形成、协同进化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等内容,也可以根据乡土资源特色进行编写,按照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不同种类,在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之后,分为不用的模块一一讲解,加强生物学科与乡土资源的契合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开发特色课程。在乡土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选择当地乡土资源,融入生物校本课程中,既可以突出校本课程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又能够完善生物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使学生可以积极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注:本文系白银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乡土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BY[2019]G46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兴积.高中选修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关于免疫教学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
  [2]毛一博.通过高中生物“同课异构”打造“双育智慧课堂”[J].教育革新,2020(02).
  [3]曹雪娇.高中历史乡土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兴城二高中“兴城古城”校本课程为例[J].好家长,2018(90).
  [4]钱俊瑞.关于高中生物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3(09).
  (责编  林  娟)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英语合作学习的开展,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实际能力和学科特点,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开
期刊
【摘 要】化学这个科目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化学学科本身是个可操作性很强的科目。但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此类学科的学习,本文将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通过新课改的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与实验课程探索,构建科学的化学讲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9-0054-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技术全面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带动下,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态。初中生物教学水平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下得到大幅度提高,使传统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人针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借助媒体优势,完善知识呈现的有效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为初中生物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初中生综合素养的全面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  中
期刊
【摘 要】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教学目标不断产生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生自身的成长,如何深度融合小学语文课堂和信息技术也成为现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探索的问题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本文将立足于小学课堂,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学科;融合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獻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应试教育下的重点学科,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成绩占据着高考成绩很大一部分。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也逐渐被社会各界重视起来,为此,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将高中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也要将学生综合的数学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以及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中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就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应该基于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本文就建立微课堂教学模型的角度来探讨和分析微课堂教学模型,从而更好地利用微课堂教学功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堂;教学功能;教学质量;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教育实验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起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汲取科学文化知识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学生从读书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从而提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修养道德。新教育实践研究,就是要让学生过好每一天,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完善自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大纲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首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学会浏览默读等阅读方法,快速有效地去阅读书籍,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本文将基于小学生的整体水平,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作出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科目的入门阶段,数学教师需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课下作业保证了学生拥有大量的练习机会,而数学科目是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科目,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选择合理的课下练习题目,加强智慧生成型作业的开发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生成型作业;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
期刊
【摘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通过分析数学学科的特点、长期数学教学经验以及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将多元化学科知识应用在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多元化学科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