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MCSE之路

来源 :互联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计算机课程可以说是从认识微软操作系统开始的,所有的课程都是在微软的操作系统WINDOWS 98下进行的,从那时起,微软这个名词在我的心目中总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后来,我们开始接触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资格认证考试,在通过了二级考试之后,我发现许多从业人员都在考资格认证考试,于是我也私下打听才得知,得到计算机资格认证的话找一个好的工作就没问题了,而且外企高薪等等总之是前程似锦。我呢考虑自己对软件还算有点天分,而且最早接触的就是微软的WINDOWS 98,于是我决定参加微软公司的MCSE认证考试,一方面想试一试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想为今后在工作中的应用打下一些基础。
  但是由于手中的资金有限,所以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我是倍加谨慎小心。虽然教学质量对于一个培训中心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是我深知一个好的培训中心更需要一套严谨的管理体系作为其教学以及学员学习的基本保障。为此我初选了四家北京较大的MCSE培训中心试听,最后发现,管理最好的瑞通果然在教学中出类拔萃。这更使我深深体会到,严谨的管理带来的是高质量的教学,周到的服务和低成本运作。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瑞通在保证教学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让学员享受到北京市综合培训中心中最低的价格和多种丰厚的优惠政策。
  事情并不向想象的那样顺利,在报名参加培训的那天我才了解考试是全英文的。所以首先英文要过关才行。但是我的英文水平可是一般啊!
  这对我的确是一个挑战。还有另一个挑战,就是从2001年起MCSE的认证考试难度比往年会有大幅度提高,是作为微软新的操作系统WIN2000的学习。虽然没有把握,但是我喜欢这种挑战。
  第一周的课程可以说是天书吧,我只有每天用去睡觉的时间来看书和思考以及补习我贫乏的网络知识,才能勉强跟上老师。但仍然有一大堆的名词在我眼前晃,我却一点也看不明白。
  在接触了一些同学和老师后,我逐渐对这种考试有了了解,它不同于我们在学校中的考试,而更偏重于应用技术考核。对纯理论的东西掌握之后,还要知道它在哪里应用才行。另外,在课堂上一定要听老师讲授的重点,因为在一周之内学会那一本五六百页的书好象不太现实,所以一定要把握重点内容,迅速掌握。
  从第二周开始,便有人开始陆续参加前两门课程考试了。我当时很羡慕他们。但自己还没有这个打算,因为不太习惯学一门考一门的方法。后来发现这的确是一个节省时间而且提高效率的好办法。因为考过一门后就可以集中精力学习下一门课程了。
  学习的过程十分辛苦。我几乎用去上课之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每天坐在电脑前面,做实验。顺便说一句,实验可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考试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几乎每一题都是给出情景描述,让你对此做出正确的处理。千万不要指望做一个PAPER MCSE。那样是绝对没有把握的!
  我的考试是从学习的第五周开始的,在学习完SQL管理后,我进行了充分的复习准备工作,考试非常顺利,只用了30分钟,我取得了满分。这让我自己也有些吃惊,并且大大的鼓励了我,在这一动力的鼓舞下,我在一周之内参加了4门考试。全部顺利通过,不过这4门考试也是比较容易的4门。
  接下来就没有那么幸运,70-216的考试是一个杀手。想通过它不仅需要有大量的网络知识,而且要非常灵活的应用,并且要有NT4。0的基础。题目也较长,需要仔细的看,实验更显得重要。但是由于我起初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疏忽了实验这个重要环节,所以在第一次的考试中我失败了。我并没有气馁,而是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参考了许多网站的资料题库,把上次失败考试中的遗留问题解决,并且反复研究课本,掌握要领。三天后,我第二次参加了这门考试,以780分通过了,当时的心情真的很兴奋!
  在网站中我看到不少“圣经考题”,价格很贵,但据说可以保证通过考试。我没有购买,所以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但是我不鼓励大家使用这种东西,原因我想不用我来告诉你们了吧?呵呵。反正我是觉得那样即使得到证书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感的了。
  通过了216之后,另外的两门考试也一口气冲刺过去了,219的考试可能比较新鲜一点,但内容很少,涉及的知识面很窄,只要掌握做题的方法,即使是没有见过的题目,也可以答对。所以不要害怕题目长,而要寻找规律性的东西,有些题目是考定义的,不看题干也同样可以做,还是要对基础知识牢固掌握。
  最后,我通过了全部七门课程考试,取得了MCSE,MCP和MCDBA的证书,总的感觉是虽然有难度,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通过。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考试,我对网络和电脑有了初步的了解,它真的是深不可测,有那么多神秘之处。网络更是千变万化,这也是之所以它能改变我们生存方式的原因吧。在这一行中,我们有学不完的东西,每一种软件的诞生都可能意味着整个计算机业的革命。一年前还是新技术标志的NT4到现在已经要被淘汰。我也感到了压力和激烈的竞争,要想走在世界的前面,就要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早做准备, 早下手,抓紧机遇。
  虽然我所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但是毕竟是我在这方面迈出的成功的第一步,我有信心去努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随着电信业的高速发展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和下一代业务提供商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推出新业务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新业务的高速发展继而对网络向宽带化和综合化发展提出了要求。近年来,电信数据网络从窄带传输到宽带传输,从骨干网宽带化到城域网宽带化继而发展到光纤接入网的宽带化,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相关产品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为宽带传输解决方案,光纤通信从
期刊
如果说首届“北京软件博览会”是国字号18号文件(《关于鼓励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决定》)颁发半年后一次国内软件业的“大阅兵”,那么由用友、金蝶领衔的“中国管理软件方队”的首次集体亮相则无疑是这次“大阅兵”的最大亮点。这些不同出身、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管理软件企业,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推动下,竞争前进,已逐渐汇聚成波涛汹涌的产业潮,用友、金蝶、金算盘、安易、新中大、金蜘蛛、小蜜蜂等一大批专业管理
期刊
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企业资源计划)是在MRP-II(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的,它利用信息科学的最新成果,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企业内部和其供应链上各环节的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和严格控制,以保证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增强企
期刊
在今天,服务器对中国的用户已经象当年的电脑一样从神秘莫测变得耳熟能详,不过很多人在观念中一提到服务器,就会想到IBM、HP、COMPAQ、SUN等国外厂商,想到庞大的机房,巨型的设备,而对国产品牌的服务器了解甚少,认为国产服务器只是简单的中低端产品,根本没有可能与国际厂商抗衡。其实,就象电脑走进中国一样,联想等一大批国内计算机厂商把原来只能和国外字母联系在一起的电脑变成了今天中国百姓家中联想、方正
期刊
信息产业部公布数字称,中国移动电话用户7月底达到1.206亿户,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7月发布最新一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上网计算机数约1002万台,网民也首次达到2650万人。西门子移动中国副总裁陆世芬说:“手机正像电脑一样成为各种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新平台”。  早听说在无线通讯和移动互联网领域有一家晓有名气的公司叫量子公司,公司成立短短三年多时间,却发展成为
期刊
日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重点软件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意在加强我国软件企业的管理和规范,同时为培养和支持我国大型软件企业作出若干优惠,全文如下:  关于印发《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地方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
期刊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局面,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以及全球一体化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也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这一发展趋势,CRM酝蕴而升了。  客户关系管理(CRM)通过对客户价值和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帮助企业加强销售过程的控制、提高销售成功率和缩短销售周期;提升客户满意和忠诚度;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分析、评估和控制;并以"客户"为中心,将市场
期刊
提起微软,不管对计算机了解还是不了解的人都能说上一段,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微软公司是伴随着个人计算机(PC)的产生而诞生的。从早期IBM计算机上的PC-DOS到MS-DOS,然后是1987年大获成功的Windows 3.0,随后的Windows 95、Windows 98加上1993年推出的针对网络用户的32位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以及2000年刚刚推出的Windows ME和Windo
期刊
全球领先的存储区域网络(SANs)基础设施供应商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与VERITAS软件公司近日宣布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VERITAS软件公司和博科将共同为IT业专业人士提供更多的SAN技术培训服务。VERITAS软件公司将成为博科的授权教育伙伴,通过其在美国的21个教育服务中心和在世界其他地方的16个中心,提供业界领先的博科SAN教育课程。预计,VERITAS软件公司将于2001年9月开始向其
期刊
信息高速公路从城市辐射四方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各种应用的陆续推出,“电子商务”、“政府上网”、“智能小区”等工程启动,及目前“信息港”、“数字城市”、“城域网”等概念的兴起,社会各界对于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与此同时,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通信的要求,必然造成网络数据业务的指数型爆炸式增长,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已成为网络产品供应商开拓市场的新空间。宽带城域网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