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动力教育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rou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突显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是我们党一贯的教育方针 ,更是素质教育本身的要求。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校长陆旭意味深长地说:“在我们强调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在应试教育还不能完全摆脱的今天,这种思想更显得难能可贵。
  


  
  现代化学校已具规模
  
  “现代化教育设施的教育潜能是有限的,教育者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和开创性的教育实践才是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的。”
  ——陆旭
  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现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伊通河畔、临河街旁,是一个集初中、小学为一体的九年制花园式学校。建校40多年来,一直秉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为社会文明进步育人”的办学宗旨,以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学为社会服务,在全省基础教育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学校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教学楼、操场、运动场以及各类文体场馆现代化程度堪称全国一流。现有初中部76个教学班,小学部7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7900余人。教师448人,外籍教师6人。学校拥有电化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演播大厅、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多功能体育艺术中心。体育艺术中心内设国际标准游泳馆、体育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排球馆,还有排练厅、演播厅以及可以容纳1200人的大剧院。操场设有塑胶跑道和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
  学校师资队伍雄厚。中学部教师全部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占12%;小学部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6%,研究生占7%。拥有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国家级竞赛指导教师3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66人,市“十佳教师”17人,骨干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42%。
  学校教学效果显著。2000年至2004年连续5年荣获全国数学竞赛团体总分长春市前3名、吉林省前5名。在全国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竞赛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99年至2007年连续9年中考成绩一直位居长春市前列。
  谈到这些,陆校长满怀信心地说:“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为社会文明进步育人,是我们的办学宗旨。现代化教育设施的教育潜能是有限的,教育者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和开创性的教育实践才是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教育要发展,素质教育要发展,更多地是需要我们教育者进行科学大胆地探索、改革。我们的事业是前有古人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更是后有来者的事业。”
  
  改革之火已燃燎原
  
  “我们要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关注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
  育!”
  ——陆旭
  “成功动力教育”办学特色的提出——
  每个人都期望获得成功。老师如此,学生也是如此。学生的成功标准是什么?——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是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需要来自成长环境的他动力和来自心灵深处的原动力。他动力与原动力互相作用,就会产生强大的奋斗动力,驱使人获得成功。
  学生成功的他动力是什么?是来自老师、家长、同学和班集体的赏识、理解、激励、规则、批评和分享。学生成功的原动力是什么?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自尊、自信、责任、感恩、习惯、进取心和学习态度。学校能做什么?学校的工作就是为学生获得成功构建能够形成他动力的一个个平台,就是促使学生的他动力逐渐转化为成长的内在动力,从而使生命成长的原动力不断得到强化。
  学生成长中最在意的是什么?是成功,是来自老师、家长的肯定、赞同、表扬和欣赏。一句话,学生最在意老师和家长的评价。教育如果能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就会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满足,就会有自尊感,有成功感。于是我们抓住 “评价”这个关键环节,来引发学生的成长动力,开创我们的特色教育。
  陆旭校长说:“我们要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注重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成功动力教育是给予学生期待和激励的赏识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占领学生心灵的情感教育,是生命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自省教育,是胸怀大梦想享受小成功的快乐教育。
  “成功动力教育”的三级动力支持——
  陆旭校长说,“成功动力教育”由三级动力支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成功动力教育的第一级动力,“捆绑式班级管理评价”是成功动力教育的第二级动力,“荣誉展示性评价”是成功动力教育的第三级动力。三级动力注入学生成长的心灵世界,成功就在五十二中的蓝天上自由飞翔。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级动力支持。
  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与表现能力,实践与探究能力。我们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日常评价的重点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3种方式:一是发放标志性发展评定卡。二是民主性等级评价。三是班主任综合描述性评语。
  “评定卡”是随时随地的评价,由教师发放。“卡片评价”是日评价,它使评价更快捷,更方便。“等级评价”是月评价,由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等级评价”使评价更民主、更全面。“评语评价”是学期评价,由班主任撰写评语。“评语评价”使评价更人性、更准确。
  评价结果如何使用,事关评价成败。学校把评价卡、月评价等级这些原始材料,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中,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由3个学年按一定比例构成:初一占20%;初二占20%;初三占60%。学校把学生的评价成绩作为中考推荐生选拔的唯一标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每一天。老师的每一张卡片,都积蓄着学生的自信。学生收到每一张卡片,都享受着获取小成功的快乐。成功不再是3年后中考的考分,不再是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时那一刻的欢喜,成功一下子变得离学生这样近,近得几乎随时就可以摘取。综合素质评价,不但给学生注入了成功的动力,也赋予了成功更温暖更切近的内涵。学生在成功中成长,在成长中成功,评价使成功时刻伴随成长同行。
  综合素质评价,也在提升着我们教师的教育艺术。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积淀和形成的过程。这体现了新课改形势下,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师评价是教师心灵的折射,是教师教育艺术的体现。学会赏识,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批评,学会分享学生的成功。教师不再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学生,而是用赏识的眼光、进步的眼光、个性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于是,每一个学生都变得可教育、可关爱。改变教师传统的以成绩论成败的狭隘评价观念,教师才有可能登上教育的神圣殿堂。
  2.捆绑式班级管理评价——二级动力支持。
  人是环境的产物,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集体。一个班集体是学生在校成长的重要环境。环境影响人,环境制约人,环境改变人,环境塑造人。治理学校环境,首先是治理班级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勤奋进取积极向上的环境里成长,这同样是在形成学生成长的他动力。他动力不仅来自于老师,同样来自于集体。于是,我们将评价的对象延伸到班集体。评价者是学校,被评价者是班级。
  班级由3部分人构成:学生、班主任、科任老师。捆绑式班级管理评价,就是让这3部分人荣辱与共,责任共担,形成合力,实现成功。
  (1)“红旗飘飘,星光闪耀”——学生行为习惯评价。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成功的又一动力。这个动力的形成是内在原动力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需要尊重,需要赏识,这是他们内心的心理需求,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原动力。一个集体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好习惯就会慢慢形成。
  “红旗飘飘,星光闪耀”评比台,将学生的自尊心升华为班级的荣誉感。为自尊而改变自己,为荣誉而改变自己,改变不良习惯,形成良好习惯,这就是对班集体实施评价的目的。
  这个评比台将个人自尊与班级荣誉联系在一起,将个人成长与班级进步联系在一起。这是第一个捆绑式评价,它将学生、班主任与班级捆绑在一起。
  班主任是一班之灵魂,一班之统帅。建设团结向上的班风,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团结的核心是什么?是强烈的班级荣誉。向上的标志是什么?是具有强烈的班集体荣誉感。我们搭建这样的平台,就是激发和培养每个学生的班集体荣辱感和责任感。树立“我荣班荣,我耻班辱”的荣辱观,激励学生为班级荣誉而学,为班级形象而改变自己。良好的班集体是改变学生的强大动力之一。
  一面面红旗在改变着学生,一颗颗金星在激励着学生。
  同时也在改变着班主任。捆绑式评价,首先评价的就是班主任,评价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人格魅力。无形的评价成为班主任工作推陈出新的成功动力。小小评比台,教师大舞台。
  改变学生的思想,首先改变学生的习惯。改变学生的习惯,首先改变学生的行为。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给学生注入改变行为方向的动力。
  (2)“班级民主管理之窗”——师生诚信教学评价。
  这是第2个捆绑式评价。这个评价将学生(家长)、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四者与班级捆绑在一起。其特点是:
  学生参与班级教学、教育管理。值日班长制度,作业及作业批改公示制度。
  家长参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
  科任老师参与到班级教学管理。待课制,诚信课堂。
  学校监督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课堂与作业优化。
  班主任协调学生、家长、科任老师。
  民主管理既体现在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班级教学管理,又体现在学校将3者的合力捆绑在一起,互相监督、互相制约、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这个捆绑式评价带来的反应是积极的:值日班长在校规和班规的范围内,自主管理班级工作,学生不但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成为了管理的主人。作业公示可以真实的将作业内容和完成时间、教师的批改数量和批改时间公示出来,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最直接、最及时的监督。教师实行待课制,这是教师服务学生的最直接体现,是师生互相尊重的细节显现。民主管理,真诚服务,抽象的教育理念就这样悄悄的融入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之中。
  随着师生课堂听讲与作业批改阶段性优化行动方案的实施,师生相互诚信的人格品质也在这两块主战场上与日提升。施爱与被爱,教育与成长……教育者的一切教育能力、教育艺术与心灵的美,都将在这里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的展现。
  这种捆绑式评价,促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新的认识。对于课堂教学,我们认为:教师不仅得带着一个健康的身体去,还得带着丰厚的知识去,同时更得带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教学。课堂上教师不接听手机是为人师表的细节风范,面带微笑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外部语言,不拖堂是对学生休息权利的最大尊重。对于作业,我们认为,合理的作业是创造效率的前提,务实的作业是师生批改诚信的载体,是学生学业成绩和其它品质养成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占领学生心灵的主战场。这些认识,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使捆绑式评价捆而不死,绑而不僵。使学生、教师、学校这3块木板同时在增加高度,进而增加了班级成功育人的容量,增加了每个学生成功的动力。
  3.展示性荣誉评价——三级动力支持。
  荣誉像一个花环,戴在拼搏者的头上,是一种骄傲,是一种心理满足。成长中的青少年,更需要我们教育者在他们人生历史的书页上,书写一页又一页成绩与荣誉。作为一种动力,作为一种营养,积蓄在他们花季年华的记忆里。将学生获得的荣誉用不同的方式公示展示出来,展现在老师面前,展现在同学面前,那是对勤奋进取的热烈召唤,那是对学生潜能的无形挖掘。她势必会给学生输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功动力。
  (1)学生综合素质金牌榜。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与表现能力,实践与探究能力。结合每个同学的实际表现,分别冠以不同素质金牌榜。金牌榜上有学生的彩色照片,照片下有班主任赏识性评语。这些评语带着老师赏识的体温,凝结在卡片上,也凝结在学生的心田里。如记者看到这样的话“你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学生,有丰富的语言天赋,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成绩迅速提升上去!”“你是学生骨干,为老师经常分忧,老师衷心地感激你!”
  金牌榜贴在走廊的墙壁上,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2)科学文化素质展示榜。
  素质教育不回避成绩,成绩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显性标志,更是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将学生的姓名或照片或试卷张贴在走廊的墙壁上,给榜上有名者带来的是莫大的自豪,给榜上无名者带来的是超越的激励。弘扬社会主义新的荣辱观:以掌握知识为荣,以勤奋进取为荣,以勇于超越为荣,以敢于为先为荣。
  (3)颁发各种荣誉证书。
  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学校将公布各项优秀学生,由领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学校设置了多项奖项:优秀值日班长,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学习进步奖、学习优胜奖、阅读之星、雷锋式好少年、校长特别奖、奖学金……
  每学期每个年级受奖学生达一千人次,受奖学生达年级总人数的75%以上。
  学生心灵的田野是肥沃的,播撒什么种子,就结出什么果实。积极性评价就是在学生心灵的田野中播撒成功自信的种子。就是用成功之露浇灌自信之花,用成功之光照耀自信之花。当自信之树茁壮成长根深叶茂的时候,等待学生的一定是更大的成功。
  根据校情,根据学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构建一个个评价平台,让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享受成功,享受成长。评价平台犹如一块广袤的肥沃的土地,我们教育者可以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展示我们的聪明才智,实现我们成功动力教育的理想。
  聆听陆校长如数家珍的介绍,笔者心中也涌动着感激与欣慰。成功动力教育,是五十二中学的办学特色。它起步于2004年,经过一轮实验,现在已经是星火燎原。成功动力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它把学生和教师看成是可改变可进步可发展的人,其改变进步发展的原动力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人的自尊、自爱和自信,其改变进步发展的他动力是来自他人和集体的尊重、理解和赏识 。成功在前,动力在后;新的动力促成新的成功,新的成功成为新的动力。相信成功动力特色教育,必将推动五十二中跻身全国名校行列 。
  
  智者之音已引起共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不把它(校长)视为官职,而是把它看作是履行教育义务的载体,行使服务职能的岗位。”
  ——陆旭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意指聪明之人如水,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仁爱之人似山,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诱惑所动摇。陆校长正是一位勇于变革的智者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仁者。
  作为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东北师大毕业生,陆校长自毕业后就走上了教育工作之路。他现在是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不把它(校长)视为官职,而是把它看作是履行教育义务的载体,行使服务职能的岗位。”陆旭校长如是说。对此,笔者深信不疑。陆校长树立了“为社会文明进步育人,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育理想;制定了 “孝敬,诚信,勤奋,报国”的治校风尚;胸怀“校长就是服务,教师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倡导“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的团队意识。他不求做知名校长,但求做“知心校长”;他不求成功,但求无愧;他不求墨守成规而稳稳当当,但求变革创新而探索尝试。
  五十二中学“成功动力教育”的显著效果,已经引起了上级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市内外一些学校也纷纷组团来此考察,智者之因已引起共鸣!从五十二中“成功动力教育”的成功探索与实验中,从像陆旭校长这些敢于变革的教育者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了素质教育的希望。素质教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有志于改革的教育者和实践者,才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我们期待:五十二中学在上级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引下,在以陆旭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动力教育之花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责任编辑:凡夫)
  
  相关链接
  
  国际交流示范校
  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2005-2006学年度中考先进单位
  长春市一类一级学校
  长春市二道名校
  长春市花园式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农村教师培训先进校
  长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长春市足球特色学校
  长春市优秀示范家长学校
  长春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校
  吉林省社区与家庭教育实验指导基地校
  长春市艺术教育示范校
  中小学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实验校
  长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长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素质教育科学研究基地
其他文献
长春市农业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内唯一一所农业类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是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长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民满意学校,长春市中等职校的“窗口校”。现有各级各类在读生2000余人,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室25个,实习场站4个。校园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素以“花园式学校”而著称。带着对农业教育的探索,我们走进了长春市农业学校,有幸结识
期刊
怎样解决振兴老工业基地需要的大量技术操作人才?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长春市建设技工学校马英杰校长。  马英杰校长从1973年到现在从事职教工作已经35个年头了,职业教育有两个瓶颈:一是经费,二是生源。  经费问题。职业教育国家拨款非常有限,基本上是处于自收自支的状况,我国职业教育既不属于重中之重的基础教育,也不属于主要靠国家支持的高等教育。因此,在国家基本上不拨款的情况下,经费只能依靠学费。我国
期刊
吉林省小班化教育特色校  长春市一类一级学校  朝阳名校  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师范校  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  吉林省育德先进校  吉林省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优秀校  吉林省素质教育科学研究基地  长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开放实验校  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吉林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活动文明示范岗  长春市慈善救助爱心奉献单位  吉林省科技示范校  全国学生营养餐管理先进校  吉林省以园为本教学制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带着对基础教育的探索,我们走进了长春市南关区兴盛小学。步入校园,只见教学大楼宽敞明亮,文化休闲广场别具特色;校园内人文气息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草坪鲜花伴师生休息,翠柏玉兰与楼舍相望。这是莘莘学子们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也是长春市校园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道亮丽风景的背后,凝聚着校长刘力维的艰辛、汗水和智慧。      大胆探索,谱
期刊
一所好学校,往往有一位好校长;反过来,一位好校长往往能带出一所好学校。陈洪,吉林省特级教师,长春市优秀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吉林省学科带头人,长春市朝阳区首批名校长、吉林省科研名校长、全国千名骨干校长之一。现任长春市第三十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并任长春市中学化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未来教育研究会高级研究员,长春市朝阳区人大代表。她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
期刊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环保渐渐被人们提上了生活的日程,居家装饰也更趋向于绿色健康。华美石膏建材有限公司,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引领着建筑行业绿色环保的潮流。    华美石膏建材有限公司,坐落在美丽的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新北开发区工业园,是一家集石膏、硅钙制品及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公司年产能力达500万平方米,在临沂、青岛、北京、上海、哈尔滨、西安、广州等地均设有办事处,产品90%以
期刊
群楼环抱,甬路蜿蜒;  荷花浮水,翠柳含烟。  八个分院,万名学员;  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一支格外能战斗的军团。  这里是锻造高技能人才的熔炉,  这里是蓝色明星的摇篮,  这里是涤荡品性、塑造人格的风向湾。  倾心耕耘的花园,  用爱浇灌的梯田,  吉林省高职院校的鲜红旗帜正迎风招展,  探寻高职的未来,  带着热切的期盼,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一往无前!      一段漫长岁月,一个创业时代。
期刊
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始建于1949年,一直担负着为“三农”提供系列化服务的重任。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有9个市州供销合作社,52个县级社;县以上公司484个,基层供销合作社753个;在册人员9.97万人,离退休人员3.86万人;全系统固定资产16.9亿元;年商品购销总额约100亿元;利润最高年份是1988年,实现利润8900万元。2000年全行业扭亏为盈,结束了10年亏损的被动局面,到2006年底实现
期刊
坚定的信念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强烈的使命感产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服务好三农的朴素志向使他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的本色。张正全就是一位一生愿与农民打交道,时刻心系百姓,为农民保驾护航、排忧解难的“大忙人”;用农村一句通俗的话说:他就是那种平常之时能看得出、需要之时能站得出、危难之时能豁得出的好站长,他在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演绎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      畜牧兽医站,一个常年与
期刊
桑洪吉的原则是:无愧于心,有益于人,兼济天下。  无论是雄心还是壮志,落到实处凭借的是才智、能力和一颗赤诚之心。    桑洪吉行事一向低调,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当地的知名度。当年孟家村那场漂亮的翻身仗之后,当地主流媒体就盛赞其为“新农村建设的领航人”,演绎出了一段商人从政的传奇!  但桑洪吉说,他从来没想过什么“传奇”,“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为家乡父老开辟一条正确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桑洪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