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服务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年底,一条《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抽烟1500元/条》的帖子出现在各大论坛,引发网民强烈的愤怒“一个普通的局长,怎能抽得起1500元的‘九五之尊’”,此帖点击率一路飙升。10月10日,南京“天价烟”局长、江宁区原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因受贿罪被南京中级法院一审判处11年有期徒刑,周久耕对外表示对判决满意。
  就此,我们在思考,如何增进网民对执政部门及“一把手”的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如何增强对腐败的监督和采取及时的挽救性的预防?对于腐败,不能仅靠网民的一腔热情。预防腐败并对腐败坚决不予法外留情,一切必须从源头抓起。
  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提升了对权力监督新的高度和警戒线。
  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是党和国家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有利于协调各部门预防腐败工作,形成预防腐败的整体合力,形成全社会预防腐败的良好局面。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有利于增强预防腐败能力,有利于提高预防腐败工作专业化水平。
  对于政府部门行政职权的监督,尤为重要的是对行政职权一把手的监督。作为各级行政职权部门的一把手,其权力来自党和人民的信任,其应秉持一切权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作为行政一把手应有的政治觉悟和对权力的正确理解。
  作为行政一把手,能否正确的看待和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权力为服务,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将权力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作为一个行政一把手应具备的基本党性和素养。
  作为行政一把手,正确行使为人民服务的权力,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前途命运的根本课题。
  作为行政一把手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的姿态和行为,践行对党事业的忠诚,服务人民、团结人民并与民同心。权力的监督,就是为了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使其时刻谨记腐败害人害己。权力的监督,就是为了使各级行政机构的职权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反腐敗和预防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需各级行政机构的职权人的坚持不懈。
  党的好干部,原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党委书记孔繁森,就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他生为人民而生,死为人民而死,虽然身为高级领导干部,但却从来没有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一点私利,而是多年远离亲人,自愿到工作和生活条件最艰苦的西藏阿里地区。孔繁森同志为党的事业、为西藏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受到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因为他知道权力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理应做人民的公仆,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为人民做实事。
  
  那些视权利为己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得意忘形,与人民群众距离越拉越远。有的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忙于捞取“政治资本”;有的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有的拉帮结派,上蹿下跳,忙于钱权交易。诚如,王保森,成克杰,胡长青、李大伦、曾锦春等腐败分子,由于他们曲解权力的含义,把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当作自己聚钱敛财、贪图享受的资本。他们的这些不法行为,已经完全把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抛至九霄云外,权力成了他们的私有资本,权力成了他们腐败的阶梯。
  试想,这样的官员能有多少心思和精力用于为人民服务呢?
  如今,这些腐败分子,有的锒铛入狱,有的命归黄泉,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记得有一位位高权重的贪官在落网受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请你们让我回老家种田好了!”诚然,我们理解这位贪官落网后的悔恨心情,提醒官员别“丢了自己”,就是要求每个官员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防止由人民的公仆变成百姓的老爷。但错误的权力行使,必将受到律法的严惩。
  纵观腐败分子的下场,作为手揽大权的领导者,只有正确的理解权利和其内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更好的掌好权,用好权,而不致于凌驾于权力之上,把权力当作自身“享乐”“谋私”的资本。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加强和完善对权利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是有效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措施。腐败总是同权力联系在一起,任何腐败不可能离开权力,权力一旦背离了他的主体人民群众,就必然走上腐败。对此,除了拥有权力的领导干部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外,还必须切实加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权力才是最为有效的监督方式。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民主党派,工、青妇联等群众团体和人民群众以及新闻舆论等外部监督。没有监督权力就会像一辆脱轨行驶的火车,那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司法机关一定要严格执法,严惩腐败贪官,坚决遏制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行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如果我们没有点声势,拖拖拉拉,下不了手,还会有大批人变坏,包括一些老干部。”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因此,当前对腐败的斗争是动真格子的,对那些问题严重的领导干部,该撤职的撤职,该开除的开除,该法办的法办,决不能姑息或带病任免。对于腐败分子,不管是谁都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查处。
  在预防权力被渎职被滥用时,我们党不仅治标,更在治本方面深下功夫。对权力的职能机构或“一把手”,深化廉洁自律教育,增强法纪观念、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做到用权为公,执政民。在机构内部监督上,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不断强化对管人、管钱、管物等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权力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党委内部监督要重要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和党员领导干部各项监督制度,党委内部监督重点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和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坚持用制度来强化监督,管好干部。此外,严格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把监督管理参透到领导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领导管理和监督相结合,管人与管事想结合,一级管好一级,层层负责把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党在反腐的工作上迈上新的高度。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船可载舟亦可覆舟”,那些视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于不顾,不论是“温和腐败”还是“暴力腐败”,最终只会落得个可耻下场。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署名文章,指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果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为今后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为反腐败斗争吹响了号角。那么,此次贺国强同志公开发表的标题为《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署名文章,则是又一次擂响了这场反腐败斗争的战鼓,给共和国反腐败斗士鼓足了干劲。
  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党中央既然擂响了反腐败工作的战鼓,各级党组织就应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定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抓紧抓好,决不姑息依法严惩腐败分子,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永无藏身之地!
  人类社会之所以有需要权力,是因为需要判断是非,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社会有序的运转。为此,各级行政职权的行使者,应当甘做人民的公仆,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社会和谐发展作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此,各级党政职权的行使者,必须认真学习并深刻领悟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经受住考验,用好手上所掌握的人民赋予的权力。
其他文献
同样搞新农村建设,华西村为何搞得特别美?同样是农村基层干部,华西村干部的威望为何特别高?同样抓思想教育,华西村的风气为何特别好?——这是到华西村参观的人提出的共同问题。2006年12月22日是华西建村45周年的日子,笔者深感有必要就这些问题,对华西村作一番探索。    华西村为何特别美    谈到华西村的美,许多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华西村是“天堂”里的一颗“明珠”。也有人赞叹道,华西村是一座
一般情况下,现在普通公民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基本上还不属于刚性需求。河南南阳公民王清向全市181个政府部门申请信息公开,要求获知“三公”消费——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有关信息,想搞清楚政府把纳税人的钱都花到哪了,这在目前确实还属于一种“特殊形态”。并不是公民王清得了“公务信息稀缺焦虑症”,更不是像有的部门所言的王清是不是在搞“间谍”,王清只是在履行公民的“公共权利”,这是为了公共利益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最保险的职业生涯模式莫过于经过多年奋斗,积累充分从业经验,最后进入某家大型企业,进入管理层;或者,进入大学做老师,进入政府做公务员。薪酬、福利、保险,带给每个人的是生活上的安全感。  然而,一股新生代力量降生。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稳定工作、福利保障的安全襁褓,开始背对职场,剑走偏锋,勇敢地迈向SOHO。  SOHO是对既定生活模式的背叛,也是对未来生活
“职场上哪有什么忠诚?如果非说有,就是忠诚于薪水!”这是众多普通员工关于职场忠诚的一种代表性论调。  “要想留下人才,就得靠市场经济获得的效益来充分地刺激!”这是部分小老板的一种用人理念。  当许多人动不动“用脚说话”的时候,“叛变”“不忠”等词语也开始趋于流行。思想和市场的解放,也预示了从一而终的职业时代的终结。    唤醒员工的忠诚    “我这里的人员流动性太大了。新员工进来不过一个月、半个
“民生”是近年来出现在媒体和民众言谈中最多的词汇,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大事,这一词汇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尤其是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和今年的“两会”,“民生”这两个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重视。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中,
同学患绝症,河南女孩曹恒蕾尽心帮助。同学临终发短信把母亲托付给她,曹恒蕾一诺千金,在同学去世后,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承担起抚慰受伤母亲的重任。如今,这位21岁的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曹恒蕾,被多名教师一致推荐为“2009年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同学临终托母    2007年9月,驻马店市泌阳县盘古乡张岗村一户贫困农家再次迎来喜讯,19岁的曹恒蕾被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录取,而她的
今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改革。30年前,农民满腔热情地实行“包产(包干)到户”为主要形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取得农村第一阶段改革的辉煌胜利,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而今天,从南到北,农民们又在满腔热情地建立农业合作组织。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在许多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民
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8月22日以国土资发(2005)166号文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一、严禁“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二、依法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以租代征”的,按非法批地从重处理;单位和个人擅自“以租代征”的,按非法占地和擅自出租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从重处理。可是,一些地方仍我行我素,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时间跨度从1925年达1949年。人们关注着杨氏兄弟姐妹不同的命运,也看到各种军服也在这20多年中闪亮登场。    英姿疯爽的黄埔军服      剧中杨立仁通过楚材介绍成为黄埔军校的参谋教官,而立青也在国民革命元老董建昌和共产党籍黄埔政治教官瞿恩的帮助下,考入了黄埔军校。他们所穿的是当年国民革命军的军服。  当年的国民革命军军服和北洋军军服相似,不过将上衣的立领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美国已是国师级导演,他豪掷5000万美元,以接近一部大片的资金规模,拍摄了这部看起来像是中小成本的影片。  尽管没有大场面,无非是编辑室、客厅、卧室等室内场景的悠然流转,但仍透露出低调而奢华。这部以1971年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为蓝本的历史片中,服化道极其考究,镜头语言内敛精致,叙事节奏上,沉稳而不失于滞重,到了后半段,故事流畅到可谓动人心魄。  如此看来,这算是斯皮尔伯格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