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偏离”使用的心理动因初探——以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为例

来源 :语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几种语言的敬称出发,提出心理距离因素对人称代词的使用有相当大的影响,人们会使用某个看似“偏离”了所要表达意义的人称代词,从而改变心理认知距离,来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这种修辞甚至可能在词汇层面固定下来,便成为“敬语”等.这种“偏离”使用,或说人称代词间的相互“借用”具体会取得怎样的效果,还同其他的心理联想等认知活动及所在语言群体意识相关,最终由群体习俗决定.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一直有着乐教的传统.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音乐与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教学有结合的必要.音乐用声音塑造形象,在借助间接性形象传情达意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
随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改活动的不断深入,高职应用文写作教什么、怎么教的讨论日趋深入.本文就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六化”问题进行探索,以期找到适应高职写作教学规律的新思
我们语文教师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去寻找语文课堂中生命的活力,希望的火花,成功的硕果.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就会告别枯燥、乏味的机械式教学,
本文通过例证,总结了诗性语言的三个特点:追求修辞语用的美感形态;追求意象性的空间想象;追求表意方式的主体性和动态化。进而分析诗性语言面临的窘境。认为诗性语言不仅是诗
文章从新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对语言符号二因素、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任意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及强制性等特点的理解,引起读者对索济而语言符号理论的思考和再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给我们提示了阅读教学的要求:即以教材的内容为介质,通过阅读,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从而为走向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领域内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对语言现象具有强大阐释力的整合理论.本文通过论述概念整合理论的定义、工作机制来指导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创新英语写作课教学是目前英语教育中越来越重视的教育问题.文章针对当前英语写作教学课堂的创新与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课堂创新
语文是母语教育,其基础性和广泛性不言而喻,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基础性而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够重视,学习的兴趣也不是很高.特别是在藏区,语文教学包括藏语文教学和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