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包头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t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对分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文明产科的标志,减轻和消除产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分娩镇痛是指消除或缓解分娩时产痛的措施。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保证母婴安全、易于给药、起效快且能满足整个产程要求,使产妇清醒地参与分娩过程,且不影响宫缩和产程。目前分娩镇痛的方法主要有非药物性镇痛法、药物性镇痛法、局部神经阻滞法和椎管内神经阻滞法4类,其中椎管内阻滞因镇痛效果满意,成为目前国外最广泛采用的方法。本文就分娩镇痛相关理论及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在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的金电极表面化学修饰烷基硫醇的自组装单层膜(SAM),并利用该传感器在线监测纤维蛋白原在SAM表面的吸附过程。该方法给出有关蛋白质吸附的动力学,可逆性,吸附等温线
缺血性肠病是指结肠和(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损害,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结肠缺血。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上升,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强度调制型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其它光纤温度传感器所不具有的优点。设计并建立了该传感器的原理性实验,证明了其测温的可行性,并为进一步实用化创造了条件。
针对高分子湿敏元件的湿度温度系数具有一定分布范围,在不同的相对湿度下其温度湿度系数又有所区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值法任意温度下高分子湿敏传感特性的计算方法,该方法
针对双膜片式微型关差压传感器提出由双半桥组成一种差压全桥的桥路设计,并给出了理论推导及实测结果,且它们符合较好。并通过零位调节和满足量程调节,在实际上使两个半桥的满足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用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即把人的基本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成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
胎儿期睾丸鞘膜积液(中到大量)临床观察非常少见。近年来对孕妇无选择性的产前B超检查中发现胎儿鞘膜积液1例,分娩后得以验证,现报告如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占第三位,居女
本文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技术结合硫辛酰胺脱氨酸(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正常豚鼠耳蜗核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上行投射特点。探讨耳蜗核NOS阳性神经元在听觉信号传递中的可
介绍了高精度数字式单线温度传感器DS1820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通过80C31和DS1820构成高精度多点单线温度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