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z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绘本阅读以其简洁明快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画面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喜爱,在目前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绘本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特别是在低年级儿童的语文学习中,绘本阅读降低了儿童的阅读障碍。小学是学生识字认字的初级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较低,还不能大范围阅读一些文本材料,限制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并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本文从绘本阅读的概念和特征出发,简要讨论了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绘本阅读;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89-01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学生会因为知识点的缺失、经验的缺乏和内容的抽象而丧失学习兴趣,抗拒语文教学。绘本阅读一简单的文字和丰富的手绘图画为主,利用画面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思想,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一本好的阅读绘本,每幅图画之间都有较强的逻辑连续性,能体现出绘本的整体意识,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体验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以可爱活泼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教师在应用绘本阅读时,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时间[1]。
  一、绘本阅读的含义及教学意义
  (一)绘本故事的阅读价值
  绘本故事的本质就是图画书,在目前国内的词意理解上,等同于西方的图画故事书,主要指以图画和文字共同构成完整故事的书籍。总之,绘本讲究图文并重和故事的整体性,并侧重于图画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逻辑性,这也是它与其他插画图书之间的本质差异。因此,绘本成为了最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之一。从内容上讲,绘本更具有艺术创造性,其中的画面都经过画家的精心设计、仔细描绘,能够带给学生色彩和文字的律动感。图画是低年级儿童认识事物的主要手段,他们能从图画中体会到游戏和生活的乐趣,并通过图画的风格、内容结合文字理解作品的内涵,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绘本阅读的教育意义
  绘本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通过图画和故事来达成教学目标,深化教学主题,增强学生的眼界见识。因此,绘本阅读的主要教育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绘本阅读能增强学生的阅读乐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绘本能帮助学生结合图文进行词汇积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比如在《小魔怪要上学》中,作者就为小魔怪设定了一个上学的原因——他捡到了一本书,想要破解其中的奥秘,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想象一想自己为什么要上学;最后,绘本图画之间的关联性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较强的思维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一)涉及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初入小学的儿童还没有系统的学习概念,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意识相对较差,导致很多教师认为在绘本阅读中,学生是出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此只重视绘本中的理论知识,以达到认字识字和阅读理解的教学目的,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体验和知识消化,弱化了绘本阅读的教学优势。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比如在《好饿的毛毛虫》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一开始询问学生“为什么毛毛虫会说好饿呢?”“毛毛虫怎么变成茧了呢?”等等,通过对生字词如“茧”的学习解读,强化绘本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主动意识。
  (二)结合学生特性,选择合适绘本
  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素养,除了基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掌握绘本的内容和思想,强化阅读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开展阅读。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绘本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知识水平。比如一年的学生就选择一些关于校园生活、日常学习的简单的绘本;二年级就可以融入一些有教育意义、科学探究意义且文字更丰富的绘本等。
  (三)利用综合活动,引领思维碰撞
  学生对课堂有着与生俱来的敬畏感,教师需要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阅读兴趣,而综合阅读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课前引导活动、自主观察活动、阅读分享活动、故事新编活动等等,如故事新编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编撰一个新的故事,或对情节做细微改动,改编成情景剧本,并将之表演出来等等。通过对阅读内容的拓展延伸,能强化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合理应用绘本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能够转变传统的阅读思想和阅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和閱读内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阅读的趣味和魅力。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与灵活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通过绘本阅读,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广阔无疆,让学生的思想在学海中肆意遨游,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孙燕.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23.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逻辑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展开数学思维,深入分析、思考问题,并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形成系统、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十分之必要,通过有效设置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设置科学的教学情境,引發学生思考,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本文就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该文旨在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以协同治理的理念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智慧海事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以及提升。主要采用数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回顾了国
摘 要 高中语文阅读不同于初中以积累阅读量、培养语感为主,而是将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文章、深度剖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感情及社会意义为重点。从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学法引导,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入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探究,找到了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对策。  關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策略;效率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
长期以来,听力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分析原因有很多种,不仅有学生在语音知识、听力技巧上的缺乏,还关系到方法的指导,此外心理因
摘 要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占有重要地位。为满足《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目标,打造新式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解决目前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存在的问题,从词块理论入手将词块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以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新突破,让初中英语阅读的方向更为明晰。  关键词 词块理论;初中英语;教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G632文
目的:分析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7-01/2019-12秦皇岛视光眼科医院210例401眼近视患者为
美国GIA在设计钻石等级分级标准时,引入了克拉重量、切工、净度与颜色这几个关键要素,由此产生该行业极为知名的4C标准。本文收集了互联网公开的30颗1.0至1.5克拉的D级钻石的
摘 要:图式理论是基于一定知识体系组合而成的理解记忆综合运用形式,体现了一种心理认知的抽象知识结构。运用图式理论指导学生英语听说训练教学,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思维与独立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方法。  关键词:图式;英语;听说;融合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应尊重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语言学习由输入到输出的重要特征。让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体系发挥基础作用,帮助他们在自我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彼此之间的联
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普遍提倡推广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为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提供了技术基础。混合式教学虽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但对于如何借助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这次刑法修改新增了10多种罪名,其中5种罪名与林业息息相关。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取消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