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的蜕变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SHAW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茧成蝶”的美是蜕变带给你的视觉享受;“凤凰涅槃”的耀眼是蜕变带给你的心灵震撼。而教师是帮助学生“破蚕成蝶”的助推器,也是学生“凤凰涅槃”的催化剂。这是我们一生的义务、责任和目标,我们教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与学生一起不断地历经蜕变之苦、蜕变之痛和蜕变之难。回首往事,我历历在目。
  从踏上讲坛到今天,屈指可数二十载,我首先历经角色蜕变之苦:从一个很阳光的学生到一个合格的教师再到一个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年级主任、骨干教师;从专科学历到本科学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深造和充电;从能讲课到会讲课,再到优质课;无论哪一次蜕变,其间不知牺牲了我多少休息时间,耗费了我多少精力,付出了我多少心血,只有我自己知道;无论哪一次蜕变,都让我刻苦铭心,有迷惘、彷徨,甚至痛苦、退缩……无论哪一次蜕变,都让我在价值观、人生观、人格上得到洗礼,让我获得新生。就像我的老师石怀湘所说:“人一生的角色转换,就是历经一次次地蜕皮,蜕了多少层皮,只有自己知道,但每一次蜕变后,都会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更成熟、更自信、更靓丽。”角色蜕变,将伴随我们教师一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适应时代教育的发展,这一路走来,非常的苦,但我无怨无悔。
  从教二十年,我一直都从事班主任工作,一直都历经心灵蜕变之痛,在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方面,我一次次地让步,一次次地把自己弄得遍体磷伤。当我看到学生李亚胜杀死他的班主任的报道时,当我班上的学生与化学老师打架时,当我抓到学生通宵上网、发短信要K粉时,当我看到学生丧心病狂地在网上辱骂老师时……我不得不反思这“教育的悲哀和悲哀的教育”;不得不问自己“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魅力何在”。这让我迷茫、困惑和不解。带着这些问题,我看了《魅力教师的修炼》这本书,受到了很大启发:“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自己的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学生。”自己才明白:对学生行为的诸多不理解,也许是方法太简单、知识太浅薄、层面太低和单一造成的,今后自己要做心态的主人,运用更多的心理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正象魏岚老师所说的:“看不惯的学生是一面镜子,不要有太多的不满,先看看自己。”伟大的教育家富兰克林就说过:“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所谓的“双差生”对于考大学来说,也许不是这块料,但我们老师要用辩证的思维和眼光看他们,“差生”身上有着“优生”没有的闪光点,我们做老师的要保持阳光的心态,用人性化的学生观开发学生的潜能,把全国1/6的“差生”培养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需要的人才,让这些“潜人才”变成“显人才”,这就是教师生命中那一道最美的风景。心迹的蜕变是最痛的,是无痕的,但我是幸福的、无瑕的。
  无论是角色转变还是心灵蜕变,最终将涉及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高层次的蜕变。思想观念的变化将直接导致实践方向和层面的变化,教育实践要科学发展,得益于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大到国家,小到每一个教师,我们的思辩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决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广度和厚度。我们要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大国办穷教育与穷国办大教育的关系,在教育的体制、方向、内容和形式上多思考,我们责无旁贷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主动思考、积极实践,关注中国的今天,遥想民族的明天。思想观念的蜕变是前沿的,是最难的,也是最高层面的,但我是富有而又充实的。
其他文献
目前,由于诸多原因,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鉴于如此情况,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是“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
期刊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将有利于营造新型的中学教学模式,带来中学数学教学的变革和改善,为新一轮课改推波助澜。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怎样把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信息
期刊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古老话题。由于历史的变迁、国家所处的形势和任务的不同,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我们开展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既要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又要立足时代背景,结合自身和周围环境,赋予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一、要把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结合起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人口少、分布广,肩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重任,各民族人民亲如
期刊
数学解题是人们巩固旧有知识、获取新的知识、培养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面对繁杂多变的数学问题,人们常常把复杂的、不熟悉的未知问题,转化为简单的、熟悉的已知问题,这就是化归思想,而换元法是体现这一思想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换元法是指引入一个或几个数的变量代替原来某些变量(或代数式),通过对新的变量的探究,反馈探索原有变量所蕴含问题的一种解题方法。它体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思想。它在方程问题、不等式
期刊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里可以看出,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
期刊
所谓家政,一般指家庭事务的管理工作,家政课就是专门教授这些相关内容的课程。不少国家都专门设有家政课供青少年学习。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就开始设有家政课。我们的邻国日本则要求本国的小学生从5、6年级开始,必须学习家政课,各占70课时,初中也要学习,到第三年为35课,高中则列入变通教育科目,一般要求女生必修,占4个学分共140课时。反观我国,青少年家政教育却未能得到发展,多从属于思想品德课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在探究中体现差异、张扬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教育模式。科学探究过程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要素组成。在学习过程中组织以上八个要素都有的探究活动是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期刊
学校为了“因材施教”,把六年级的学生“筛一筛”,分了快班慢班,我教慢班,慢班的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以自己的智慧、情感、耐心和“问题生”过招,累并快乐着。  一、目中有人:学生的优点比缺点多  家长望子成龙,老师恨铁不成钢:希望学生细心,老师总是埋怨学生粗心大意;希望学生勤学好问,老师总是责备学生一问三不知;希望学生勤于思考,老师一味地唠叨而学生启而不发……如果教师抱着“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
期刊
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强、极富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以便于情感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同时,课堂关系、个体差异、激励手段等因素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时情感培养的效果。  一、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关系平等指的是课堂里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看学生时“目中有人”。教师要和学生取良好的沟通,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
期刊
上课的时候,学生表面都一样,而内心差别却很大。有的学生上课很热情,思维积极活跃,而有的学生上课傻呵呵的,态度懒散,思维简单。时间长了,结果就很不一样。可以说,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知识、能力、品德、思想方面的差异,包括其素质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长期上课参与水平不同造成的结果。  看来,学生是如何上课的,是一个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值得研究。  仔细观察,会不难发现,现在学生的上课情况,不外乎六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