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超在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应用

来源 :首都食品与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高频彩超在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天津市滨海新区美欣门诊部检出的100例疑似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Secondary parathyroid hyperplasia,SHPT)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均使用高频超声对100例患者进行诊断,以术后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对高频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病灶的超声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结果显示,阳性85例(85.00%),阴性15例(15.00%).分析高频彩超的诊断性能发现,高频彩超检查的灵敏度为97.65%,特异度为80.00%,诊断准确率为95.00%;100例患者中,不规则形病灶的患者占比24.00%;内部低回声的患者占比45.00%;囊性变的患者占比1.00%;钙化灶的患者占比10.00%;供血丰富的患者占比20.00%.结论 采用高频彩超对SHPT患者进行诊断,且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SHPT的病理特征,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其他文献
窗外雪花纷飞,似乎在和我们一起送别潘自强院士.我坐在桌前敲下一个又一个字,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自2018年3月出国工作以来,我再也没有机会和潘院士见面,这成了我一辈子永久的遗憾.以往做项目的点点滴滴,渐渐涌上我的心头.
期刊
1月19日傍晚,我照常打开手机,看到一则讣告.滑到那张被黑白照片框住的熟悉面容时,脑袋一下子懵了,不敢相信是我的恩师潘自强老师去世了.总想着也许熬过凛冬,潘老师就能重新回到会议桌前听汇报、提意见,笑眯眯地跟大家讨论学术问题.直到看到新闻,我才意识到,潘老师真的不在了.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对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60多年来,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核工业新发展格局,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惊闻我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荣誉理事长潘自强先生因病逝世的消息,我无比悲痛,难以自持,从会议室走了出来……rn去年我来维也纳任职前,潘先生住院,因疫情关系我只能在电话中与他道别,遵听先生嘱托.
了解北京市城乡接合部居民存在的用药安全问题.城乡接合部人员结构复杂,文化程度较低,医药网点多且分散,医疗技术力量不足,药店服务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知识也有欠缺.通过数据分析,提出城乡接合部医药市场治理对策;同时执法机构的监督检查受人力限制漏洞较多,需增强管制力度.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倍他司汀治疗效果与血清ET-1、NPY水平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于上犹县中医院就诊的79例BPPV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倍他司汀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为患者治疗效果评估为显效或有效,共45例;无效组为患者治疗效果评估为无效,共34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以及血清ET-1、NPY水平,并分析患者基线资料以及血清ET-1、NPY水平与倍他司汀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有效组患者的BMI、病程以及血清ET-1、NP
近年来,医保机构推出了DRG付费模式,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保险的改革,并为医保提供了数据库,便于进一步了解医院的医疗资源消耗情况.根据病人的病种和病情进行分组治疗,因为不同的病种和病情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所以通过应用DRG的付费模式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当前医疗服务所投入的医疗资源.在该制度的实践下,DRG的付费标准可以作为医保预付的依据,也可以让医院明白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医疗资源的限制,保证医院在帮助病人治疗的时候,不会浪费医疗资源.基于此,此文探讨了在DRG付费制度下,动脉瘤性蛛网
近年来,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大众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更多便利,使其生活水平与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更有效促进了教育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对推动高等教育课程创新改革带来全新发展机遇.大学英语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必要基础学科,自然也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受到诸多影响.从创新视角来看,互联网时代对优化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模式建设,提高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应主动谋求与移动学习模式的融合,以便为大学生提供更新颖、更丰富、更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以及更有趣、更多样、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或模式.但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移动学习模式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赖一定的融合策略、融合工具等.由丁煜编著的《大学英语教学多维探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第1版)一书,以“教学活动设计”为主线,多维度探讨了网络环境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及其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移动学习模式的融合,提供了创新性思路.
期刊
移动学习能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要求,是网络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高等学校不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且也担负着探索并实践创新学习模式的重任,所以高校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学能力,还要学会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目前,学术界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技能研究比较集中,对高等教育教学技能的研究相对要少,集中研究移动学习下教学方式的更少,因此,针对移动学习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技能的研究比较迫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