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古诗韵味来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构建画面。一首好诗(词)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作者将生活的大海浓缩为一滴艺术的水珠,将广阔的天地囊入寸幅笔墨中;读者将艺术的水珠恢复为生活的大海,从寸幅笔墨中回归到广阔的天地。要实现这一回归的过程,只有一条途径:艺术再创造,即在想象的基础上,连缀意象,让诗(词)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人将江南山村的夏日夜景浓缩到“明月、惊鹊、清风、鸣蝉、香稻、鸣蛙”等意象中,读者借助想象脑海中幻化出如此景致:江南夏夜,月光皎洁,亮如白昼,鸟鹊以为曙光照临,惊跳枝间,弄得枝杈簌簌作响;清风徐来,诗人踽踽独行,耳听蝉鸣鹊叫,鼻闻稻香馥郁,在蛙声伴奏下,似乎看到了丰收的景象。真是鹊声、人声、蛙声,声声清脆入耳,月光、水光、星光,光影交辉映眼前。
  体会诗(词)情。当我们把诗(词)中的景物连缀成一幅图画之后,还须在此基础上体会诗(词)中微妙的情感。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草幽——形美;生涧边——性情雅致。因此竟至诗人“独怜”吗?恐怕不仅是草本身的原因吧,还应该是诗人不喜闹市,眷恋江湖的性情使然。不仅草让人怜爱有加,黄鹂也好像善解人意:鸣声悦耳却藏身枝叶繁密的树巢之上,并无撩人之意,颇具隐士之风,这样写,是不是显示出诗人有一种自得之情?正觉赏心悦目,不想春潮暗生,暮雨疾至,让人怎不心生惆怅?诗人惶惶然来到渡口,连呼船家不闻回音,只有小船兀自横泊在江滨水畔。無人管束的不系之舟是否算是诗人自渡并济人的一种寄托?诗人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想到的,我们都慢慢地挖掘出来,诗作的主旨就不难寻味了。
  感悟哲理。有些诗(词)在显露诗情画意的同时,还给读者以启迪,情韵美之外还放射出哲理的光芒。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大的池塘,水澄澈清净,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水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啊!这是借景喻理的名诗,诗中所表现出的是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诗人作为一个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在这感受之外还有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即人们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启示读者只有思想的活水永远激荡,方能才思不竭。诗人将这一深刻的哲理融入悠悠的水流中,灌进明净的池塘里,将古诗特有的哲理美推向极致。
  一句话点读
  读诗时,在疏通字句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知觉,通过再造想象,进入诗歌营造的艺术空间,走入诗人的心灵深处,感悟诗歌的理趣之美。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管理的全面电子化和网络化,信息技术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会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对全面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
清编“全唐诗”九百卷,收录二千余家,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4例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资料,总结对该病的诊疗体会。结果 4例患儿均为急性肠梗
目的 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
自1995年Shen等报道银杏制剂治疗血管病取得较好的疗效以来,逐渐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笔者应用国产第四代银杏叶制剂银杏达莫(商品名杏丁,贵州益佰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治疗急性脑
采用热模拟机对S355J2 + N 钢进行了等温热压缩变形试验,研究了其高温变形力学行为;建立了 S355J2 + N 钢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验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
“元曲选”,是由明代戚懋循编选成的一部杂
课程体系是档案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和追求个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
目的 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联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
近十年来语文教学漠视或淡化语法现象严重,造成了学生对词性模糊、句式结构不清、重要篇章不会鉴赏等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语法教学与考试脱离,语法应用教学的社会氛围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