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热情 引导积累 创设情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视角,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新课改要求在小學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与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在全面激发学生表达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表达语言素材,同时积极创设语言表达氛围,提供语言交际机会。
  一、 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热情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很多小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由于紧张、害羞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愿意说话、羞于开口讲话,这些心理因素都不利于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所以若想全面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必须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克服紧张、害羞的心理情绪。例如,在《景阳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片段,以多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引导学生对武松打虎的过程进行复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及时地表扬学生,引导其他同学对复述的学生掌声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口语表达的信心,激发主动表达的热情,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如,在《论语四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场景的创设,让学生扮演老师,向其他学生讲述学习的方法,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模拟中提升语言表达的兴趣。
  二、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语文是研究语言的学科,而语言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比较少,所以表达的素材储备量不足,在实践中运用的机会也比较少,所以若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引导、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夯实语言表达的基础。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素材。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名言警句摘抄下来,熟记于心,并且向学生详细讲解在何种场合可以运用这些语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专门记录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例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首现代诗写到本子上,同时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别康桥》,在深入理解郭沫若诗作情感的基础上,积累其中的优美句子,为日后的语言交际艺术培养做好准备。其次,要引导小学生在课外读物中做好语言素材的积累。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摘抄读物中的优美句子、成语等,创设自己的语言素材库,并定期组织学生将自己积累的语言素材与同学分享,从而夯实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基础。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阅读积累”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积累中独到的好故事,以及优美段落,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做好写作教学的积累。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素材,如,教师可以以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观看某一部影视作品,并找出其中自认为比较好的表达语段,再引导学生对这一段落进行模仿,感受其中的词语搭配以及语音语调等,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要引导小学生多看《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语言类综艺节目,感受如何在语言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三、创设语言表达情境
  语言表达是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表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趣味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第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语言表达的专项训练。如,在学习了《狼和小羊》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口语表达过程中的快乐,学习语音语调方面的控制,以及如何在口语交际中传达自己的情感。教师也可以将口语表达训练与作文教学整合到一起,如,在进行《美丽家乡》一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讨论自己家乡的美景、特色等,之后让每一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口头作文。在话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沟通能力,训练学生表达自我见解的能力;在口头作文的时候,可以学会如何利用书面语言正确表述情感,同时可以提高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合作学习、组内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可谓一举多得。第三,教师要结合生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口语表达,达到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例如,中秋节假期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讲述假期中的生活,叙述中秋节中的心理感受,从而实现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第四,可以通过改编故事、复述课文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在《亡羊补牢》一课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对于这则寓言故事的感受。
  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与语言应用水平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顺应新课改要求的需要。希望文章的阐述,可以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带去参考与借鉴。
  【[注]本人为我学校2018年新立项的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课堂对话的小学生语言表达素养提升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888,主持人:尹亮】
  【作者单位:灵台县独店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国内外各项研究均已证明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技术在各级椎体的椎弓根置钉中不仅能取得较高的准确度,而且能显著降
近年来变频器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其具有了完美的调速性能和优异的节能效果,其应用已涉入工民用的各个方面。介绍了变频调速原理、变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变频器在饲料
腱鞘滑膜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TGCT)是一组病因不明,发生于关节、滑囊、腱鞘等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破坏性滑膜肿瘤样疾病。80%的病人发生在30~40岁,发生率无明
目的探讨利用残留关节面修复重建掌骨头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我们收治外伤性掌骨头部分缺损患者24例,按照设计方案用骨刀切取掌骨头残留关节面,用缝线
在不同的调质条件下,对3种国产小麦进行常规调质处理,研究常规调质对小麦表面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杆菌数和蜡样芽孢杆菌4个微生物指标的影响,探索调质条件对小麦
红米油糠的稳定是其综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分别采用干热处理法和湿热处理法两种工艺对红米油糠进行稳定化处理,以油糠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脂肪酸值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种稳定化处
班级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形式。班级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良好的班级区域活动环境能有效、积极地促进幼儿的活动,使其得到全面发展。但一线教师在班级区域环境创设和规划时存在很多的困惑,学生在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争吵、无所事事、奔跑、大声说话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以
研究复合酶制剂对安格斯肉牛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为外源复合酶制剂在肉牛饲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4头初始体重为(236±22.51)kg的健康安格斯肉牛,随机分成4个
为筛选传统酸面团中的优良发酵剂用于馒头生产,提升馒头品质,研究比较了8个不同地区酸面团发酵苦荞麸皮馒头的物理特性、功能品质、体外消化特性以及感官评定。结果表明:运城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由农业部正式发布,《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思路,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