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下《“番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aoso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理念
  一课一得:抓作者六次对明明“笑”的描写,体会盲童明明爱笑、天真活泼、善良的特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表达方式并尝试练笔。
  板块一:谈话导入,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首先老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cui mang
  出示:清( ) ( )童
  青( ) ( )碌
  生写字
  师:我們先来看第一组,两个cui组成两个词,读音完全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大家填一填。
  出示:茂密的竹林( )欲滴
  孩子的笑声( )悦耳
  生:茂密的竹林是第二个(青翠),表示绿的颜色;孩子的笑声是第一个(清脆),表示声音悦耳、好听。
  师:一个形容色彩,一个形容声音,音同义完全不同。
  师:再看第二组,这个“盲”是个生字,很多的汉字都可以见其形,知其义。你看“亡”即死亡,失去的意思。“目”就是眼睛,失去了眼睛,也就失去了光明,成了盲人。拿起笔来,跟着老师把这个生字认认真真地写一遍。上面的“亡”一横要长,下面的“目”的宽度与“亡”的竖折相当。
  生书写“盲”字一遍。
  师:最后,看这个“忙”字,什么偏旁?一个人连一颗悠闲的心都失去了,那他就是一个大忙人。你看,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
  生再读这两组词语。
  思考:第一板块字词教学,通过填空认识两对同音词,并提供语境让学生现场用一用。结合汉字的特点,指导学生写好生字“盲”。
  板块二:整体切入,诵读明明的“六次笑”
  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就是一位5岁的小女孩,她是一个盲童,她的父母给她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明明。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先谈一谈对明明的印象吧!
  生:明明很活泼,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盲童而悲伤。
  生:明明很善良,她说要把她的腿给我。
  生:明明很可爱,她时不时地就会笑。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真认真,也特别会说。老师想问大家,如果在以上这些印象中,我让你挑一个,你觉得在作者的笔下,盲童明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特别爱笑。
  师:(板书:特别爱笑。)你们看,课文的一开始,当明明一出场的时候作者就这样写。
  出示:每次从菜场经过……特别爱笑。
  师:谁来读。(指名读)
  师:你看——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点红)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读一读。(再次指名读)
  师: 同学们课文中这样描写小女孩明明特别爱笑的语句还有很多处。请大家拿起笔来,拿起课本,用心地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明明笑的语句全部找出来。
  交流
  1.小女孩一面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一旁笑。
  生读,师点评:爸爸教,女孩一面摸一面笑,妈妈也在一旁笑。多幸福的一家啊!谁再来读。
  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来像个天使。
  生读,点评:读着这样的文字,我相信大家和作者一样,心里也隐隐作痛。谁再来读一遍。
  读得真好,虽然她是个盲童,但她笑起来就是一个小天使。
  一面用手……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生读,点评:明明一面摸一面笑,一面还在说。我们要想象着明明说话的样子,想象着明明那咯咯的、银铃样清脆的笑声,只有这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到心里去。
  读得真好,老师听到了。齐读。
  还有两处,谁来读一下。
  看着她的笑脸……“番茄太阳”。
  那个正午……笑脸。
  整体出示:六处笑。
  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看作者前前后后六次写到了明明的笑。看来“特别爱笑”就是盲童明明最大特点。(板书:特别 特点)
  思考:明明的笑,是本文叙述的一条主线,理清这条线索,才能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才能读懂作者心情由“灰暗无比”走向“温暖”的原因。在这部分教学上,我们要舍得花工夫,要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去课文中寻找这六处“笑”,要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去还原课文的情境,去感受明明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板块三:重锤重击,品读比较“两次笑”,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表达方式并仿写
  片段一: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这六处虽然都是对明明笑的描写,但它所处的情境,作者对笑的表达还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先来看第一处。
  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这段写的是什么?
  生:爸爸教明明认识蔬菜。
  师:那明明呢?
  生:明明一面摸一面笑,妈妈也在笑。
  师:要把话说完整,请你组织一下语言再说。
  生:爸爸教明明认识蔬菜,明明一面摸一面笑,妈妈也在笑。
  师:你看,爸爸教得多耐心啊!
  引读:……番茄很好看,圆圆的……
  课件:点红(耐心)
  师:让我们想象着爸爸耐心的样子,再读一读,谁来读。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爸爸好有耐心呀,有这样的爸爸真好。
  生:明明好可爱,我仿佛听到了她咯咯的笑声。
  生:妈妈在一旁看,肯定很幸福。她也在咯咯地笑。
  师:多可爱,多天真的小女孩啊!你喜欢她吗?那我们也来做做小女孩,也来一边摸一边笑。
  出示:爸爸拉着我的手……我一摸,一笑,妈妈也在旁边笑。把自己当成明明,你就是明明。
  生:置换角色朗读。(明明就是“我”)   师:谁来读?
  师:你就是小女孩,父亲在教你,你在摸,你在咯咯地笑。谁再来读!
  师:读得太好了,告诉我你这么开心,你怎么总是在笑呀?
  生:我太幸福,这是幸福的笑。
  生:爸爸妈妈这么爱我,我当然开心啊!
  师:你看作者就是抓住了明明笑这个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快乐,更让我们对明明印象深刻。(板书:抓住)让我们再把这一处笑读到脑海中去。
  思考:朗读指导,講究层次,更应讲究方法。此处安排三个层次朗读:1.朗读整段,感知本段主要内容;2.指名朗读,关注爸爸的耐心,感受父母对明明的爱;3.置换角色朗读,将自己想象成盲童明明,脑海中浮现明明的笑,充分感受明明的天真、活泼……
  片段二:比较“两次笑”
  过渡:这是文中一处对明明笑的描写,我们再来看另一处。老师把这两段放在一起,大家看,有点相似哦!同样是摸,同样是笑。请大家把这两段放在一起对比着读一读,看看同样是摸,同样是笑,区别到底在哪里?
  生:同样是摸,前面摸各种蔬菜认识蔬菜,而这里是摸番茄认识太阳。
  师:你真厉害,一下子就把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的区别理清楚了。
  师:再仔细看,同样是笑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第二处明明一面摸一面笑,一面在说。第一处没用说,只是笑。
  师:说了什么呀?谁来读明明说的话。(指名朗读)
  师:同学看,在这段文字里没有出现“说”同样把明明说的话写清楚了。这种提示语的运用我们要学。(点红引号)谁再来读。
  师点评:多么可爱的明明啊!多么有想象力的明明呀!我们一起读。
  师:同样是写笑还有什么区别?
  生:第一处仅仅写了明明咯咯地笑,第二处把明明咯咯地笑写具体了。
  师:怎么写具体的?
  生: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写,把明明咯咯的笑声比作银铃样清脆。
  师:这笑声好听吗?悦耳吗?是的,清脆的确代表着好听悦耳。但这声音到底好听在哪儿呢?
  (点红:清脆)想一想,这声音到底好听在哪儿?大家需要关注“清”这个字。(点红)
  生:这声音很干净,没有一点杂质。
  生:这声音很清澈,就像小溪里的水清亮清亮的。
  生:这声音很干脆,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
  师:同学们真会说。是的,这声音干净、清澈、没有一点儿杂质,是那样的悦耳动听。这就叫“清脆”。
  小卡片出示:清脆
  生朗读“清脆”
  师:这声音就像微风轻轻吹过铃铛,美妙动听。
  小卡片出示: 银铃样清脆
  生朗读“银铃样清脆”
  师:送到句子中再读。
  师: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追着人走。这笑声一串一串追着人走,明明到哪儿,笑声就追到哪儿。
  师:明明在家里,
  生:笑声就在家里。
  师:明明到公园,
  生:笑声就到公园。
  师:明明到郊外,
  生:笑声就追到郊外。
  师:你看明明笑得多灿烂啊!(出示:插图)这就是作者在菜场看到的那一幕。
  思考1:比较是个好办法。一比,内容上的比较,通过比较,读懂课文。二比,表达方法上的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同样写明明咯咯地笑,可以通过刻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让“笑”更具体,更可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凸显明明之人物想象。同时,这样的比较赏析,也为接下来的仿写做好有效的铺垫。
  思考2:对关键词语“清脆”的理解讲究层次,同样讲究方法。从这声音悦耳动听开始,追问“清脆”到底动听在哪儿,由“清”字引发联想,让学生真正读懂“清脆”是指声音干净、清澈,没有一点杂质,悦耳动听。然后,想象微风吹过铃铛发出的美妙动听的声音。最后,在师生的互动中感受笑声“一串一串追着人走”,进而领悟作者的表达之妙。
  片段三:拓展写话,练写你心中的“明明的笑”
  师:你看,一件事是认识蔬菜,一件事是认识太阳,虽然是两件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作者都抓住了明明的笑,明明的活泼可爱、明明的天真无邪,已经跃然纸上了。
  师:同学们,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这天真、活泼、可爱的明明她还会怎样笑啊?
  生:她会呵呵地笑。
  师:作者说“咯咯”,你说“呵呵”有意思。总之这笑声很好听。
  生:明明嘴角微微向上扬,呵呵地笑着。
  师:这位同学很厉害,不仅说到明明笑的声音,还加上笑的动作。
  生:明明掩嘴一笑,难为情地低下头……
  师:你说到了她的样子,真棒!
  生:她的笑声有如平静湖面上漾起的层层涟漪。
  师:这位同学的这个比喻一点都不比作者差啊!
  思考:同样是笑,表达方式不同。可以用上象声词:咯咯、呵呵、哈哈……可以关注笑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也可以用上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此处,老师注重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师:你看,一件事是认识蔬菜,一件事是认识太阳,虽然是两件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作者都抓住了明明的笑,明明的活泼可爱、明明的天真无邪,已经跃然纸上了。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一定要学,现在老师就要请大家也学着作者来写一个生活片段。
  出示:写一段生活场景
  在家里、在郊外、在公园……
  一家人总是被快乐围绕,明明的笑声总是回荡在我们身边……
  写一写他们快乐的一家子,写一写明明的笑。
  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
  生1:爸爸妈妈带着明明去了一片小树林。阳光透过树的缝隙洒了下来,拂过明明的发丝,停留在明明红红的脸颊上。明明边笑边说:“这是什么?是阳光吗?暖暖的……”爸爸慈爱地说:“是的,这就是阳光!”明明呵呵的笑声像优美的乐曲一样悦耳动听。
  师:这暖暖的阳光和着明明动听的笑声,让人感动。你不仅写出了明明呵呵的笑声,还像作者一样打了一个比方,让人牢牢地记住了明明。
  生2:爸爸带着明明去公园游玩。明明摸了摸粗糙的树干。她一边摸,一边呵呵地笑:“爸爸这是什么呀?弄得我手痒痒的!”“这是树干,凹凹凸凸的。”爸爸耐心地说。“真的吗?这就是大树的树干呀!”她咯咯地笑个不停,仿佛快乐是从她的心底长出来似的……
  师:快乐对于明明来说就是那么简单。在你的笔下,明明的笑同样那么感人,真好!
  思考:阅读教学除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外,还承担着学生语言发展的任务。这一片段的教学——写一段话,让学生以书面写话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既是对阅读文本的总结,也是一种表达练习。因为是书面写话,所以受益的是全体学生。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发展学生语言的强烈意识,要善于挖掘文中的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在书面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言表达的策略,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
  板块四:结课,再读明明的“六次笑”,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出示:明明的六次笑
  师: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去描写明明的笑?
  生:爱笑是盲童明明最大的特点,这样写让我们印象深刻。
  师:是的,明明爱笑这是她最大的特点,作者就是抓住这一点来刻画人物的。(指着板书总结)
  生:作者和明明一样也是一位残疾人。写明明的笑,作者是想安慰自己,是希望自己也能如明明那样开朗。
  师:是的,你看文章的一开头这样写。
  出示: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灰暗无比。
  师: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她失去了双腿。在她二十四歲时,因为婚姻问题,她和她的父亲大吵一场,她离家出走,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城市。
  (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她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此她以写作为生,但是那段时间,她投出去的稿子,常常石沉大海,她的生活极其艰难。
  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结尾。
  出示:红红……温暖着我的心。
  师:同学们这红红的番茄太阳指什么?
  生:明明的笑。
  师:课文就是写了明明的笑让我的心情一步一步地由灰暗无比走向温暖,走向光明。这个过程我们下堂课再好好讨论。
  思考:阅读教学的整体意识很重要,从整体中来,再在整体回顾中感知全文内容。因为这是第一课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明爱笑,孩子能读懂。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细腻地刻画明明的笑,老师不指导孩子不会懂。这一点不清楚,课文的理解就不会深入,也读不到“文心”。
  作业布置:1.写一写:在习字册上书写本课生字,注意书写工整、美观。2.搜索作者卫宣利资料,了解她的人生经历,了解她的其他作品, 如《流泪的月饼》等。
  附板书:
  “番茄太阳”
  明明 笑
  刻画人物 抓住特点
  总评:
  品读出“笑”果
  ——评点顾庆荣老师执教《“番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顾庆荣老师秉持一课一得的教学思想,坚持“以读为主线,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抓住作者六次对明明“笑”的描写,通过读、品、悟、写等方法,体会盲童明明爱笑、天真活泼、善良的特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特点来刻画人物的表达方式。
  一、“笑”动全文
  整堂课紧扣明明的“笑”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并且找出文中六次对明明“笑”的描写,出示六次描写“笑”的语句后,带领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还原课文的情境,感受盲童明明的天真、活泼,心中充满阳光的性格特点;接着重点品读比较其中的“两次笑”,了解周围人对明明的关爱,感受明明由内而外的快乐和幸福;最后再回到全文,再读明明的“六次笑”,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读懂正是因为明明的笑让“我”(作者卫宣利)的心情一步一步地由灰暗无比走向温暖,走向光明。
  《“番茄太阳”》是以一“笑”贯穿全文,而顾庆荣老师执教的整堂课也出色地把握住“笑”这个全文的情感线索,有效地组织了教学活动,做到了牵一“笑”而动全文的作用,观摩整堂课就如聆听一支动听婉转、时有起伏的乐曲,有一种耳目清新的享受。
  二、两“笑”品词句
  文中六次写到盲童明明的 “笑”,各有侧重,顾庆荣老师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重锤重击,品读比较了其中的两次“笑”。
  品读第一处“笑”,安排了三个层次朗读,读出了本段主要内容,读出了爸爸的耐心和父母对明明的爱;通过置换角色朗读,读出了明明的天真和活泼。品读第二处,顾老师没有孤立进行,而是有意引导学生与第一次的“笑”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同样写明明咯咯地笑,可以通过刻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让“笑”更具体,更可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凸显明明之人物想象。同时紧扣关键词语“清脆”,进行品读理解,从这声音悦耳动听开始,追问“清脆”到底动听在哪儿。由“清”字引发联想,让学生真正读懂“清脆”是指声音干净、清澈,没有一点杂质,悦耳动听;然后,想象微风吹过铃铛发出的美妙动听的声音;最后,在师生的互动中感受笑声“一串一串追着人走”,进而领悟作者的表达之妙。
  品读两“笑”,顾老师可谓匠心独运,富有创意,让学生在词句的品读中感受到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美妙,感悟到了巧妙用词所具有的独特的表达效果。当然此处教学尚存遗憾,一个“追”字没有能够“追”出味,如果能够继续“追”学下去,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明明的“笑”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
  三、三“笑”悟写法
  顾老师这堂课的三“笑”教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读的训练、写的训练、悟的训练落到实处,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笑”,着眼品读。紧扣关键词句,引导比较赏析,启发想象理解,读出盲童明明笑的特点,感受到可以通过刻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让“笑”更具体,领悟到比喻手法的表达之妙,感受到巧妙用词的独特效果。
  二“笑”,着眼表达。在品读中感受到作者描写“笑”的方法后,立即学以致用,迁移表达。顾老师为盲童明明创设了生活场景:在家里、在郊外、在公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明明一家子的快乐,想象明明那动人的笑,引导学生注意刻画明明的语言、动作、神情,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现她的天真无邪、活泼开朗。
  三“笑”,着眼悟篇。顾老师这堂课,阅读教学的整体意识很强,从整体中来,再在整体回顾中感知全文内容。引导读第一自然段,知道文中的“我”因为生活艰难,心情灰暗无比;再读最后一自然段,知道“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让学生明确知道了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明明笑的原因,引导学生读到了“文心”。
  纵观整堂课,顾庆荣老师紧扣“笑”来展开教学,做到以读为主线,读为写服务,读写交融,深化了学生对全文主旨的理解,整堂课脉络清晰,训练扎实,真可谓匠心独具,浑然天成!
  作者简介:
  顾庆荣,江苏省昆山开发区世茂小学副校长,获江苏省第十三届“蓝天杯”小学语文课堂大赛一等奖。
  陈跃红,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中学高级教师”“省和谐教育先进个人”“ 江苏省校园诗教先进个人”。出版教学专著《陈老师谈作文》《命题作文200字》《开放读后感作文》《小学语文体验教学》。
其他文献
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如何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推进企业文化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不断更新理念,以跟上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新要求。目前,很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各种问题,阻碍了其高质量展开,因此,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数学课程是以数字、字母、图形为符号的高度抽象的学科,其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学习难度大。因此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下功夫。 Mathematical course is
文本解读是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它不仅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材解读能力,而且也关系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以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本文论述了加强事业单
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大数据思想理念已经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统计系专业知识曾是数据处理分析的重要工具,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统计学思维模式面临着挑战.本
目的检测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2例大肠正常
由于各种利益集团为各自的利益所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法规不健全、单位内部控制不力等因素造成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秩序健康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河北省信息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