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沿海、关中-天水、辽宁沿海发展规划于一个月内相继发布,带来许多投资想象空间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近期密集出台区域规划及相应优惠政策,除声势浩大的海西战略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在一个月之内相继出台,分别布局于东部沿海、西部及东北,全面开花。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日前透露,正在考虑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区域政策。
江苏沿海:“东方桥头堡”
6月10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终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沿海开发战略是继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产业带之后,江苏省又一次最重要的生产力战略布局。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来,800里黄金江岸的沿江开发和沿江制造业基地,拉动了苏中地区的快速崛起;沿东陇海线的加工工业带和沿海产业带,正成为苏北振兴的先导拉动区;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已成为江苏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域。

专家断言:“如果说江苏‘十五’发展是靠沿江开发提速,沿海开发则是江苏乃至中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新增长极。”
国务院指出,江苏沿海地区地处中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區发展,加强中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连云港的省劳动模范刘权清楚地记得,2007年元月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他家,用茶几上的四个橘子比喻连云港在全国沿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说:“连云港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这也许是江苏沿海战略升级的第一信号。
“对江苏来说,长江已不够开阔!”2007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绵延近千公里的江苏沿海拉开了如火如荼大开发的帷幕。2007年8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就已出台:江苏将利用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
沿海开发正致力于把江苏沿江经济向沿海经济过渡,与此同时,初具雏形的江苏沿海经济走廊,实现了中国东部沿海两条重要的经济带“串珠成线”。
去年8月,国务院20个部委和单位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江苏沿海地区进行“地毯式”调研。调研组一致认为,江苏沿海地区南接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连中西部,东邻东北亚,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必须从更高的层次和全国发展的大局来把握。
江苏沿海为何被国家看好?江苏省经贸委权威人士指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了包括苏中苏北在内的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另外,随着国际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全球经济正面临新一轮调整,机遇稍纵即逝,江苏沿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不可失。
“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这是国务院对江苏沿海开发最新的战略定位。
当前,江苏沿海发展正开始加速落笔。江苏省省长罗志军日前赴南通、盐城和连云港沿海三市调研时指出,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沿海地区综合开发。当前要以连云港深水大港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升沿海城市化水平;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促进沿海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曲福田说,目前江苏省正在研究出台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一些重大项目的启动和推进也在酝酿之中。有关地区也在研究实施规划的配套政策,江苏省已明确要求沿海各市因地制宜确定发展路径,以形成江苏省沿海地区各有分工、互相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特点。
例如盐城沿海具有资源多、空间大、生态好等优势,推进沿海综合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机遇,开发沿海,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将依托盐城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将盐城沿海打造成以下四个基地:一是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发展基地,二是长三角重要能源基地,三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四是国家重要的生态湿地旅游基地。
关中-天水:内陆战略高地
6月2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甘肃天水与陕西关中地区地理位置相邻、产业基础相近、历史文化相通、经贸往来频繁,是中国西北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甘肃省常务副省长冯健身说。
专家指出,关中—水经济区具有在西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条件,加快这一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也将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新重要增长极。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商州、洛南、凤武、柞水)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这一地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2007年,这一地区生产总值占西北地区的28.6%。
除了“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根据《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还将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关中—水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发展无疑对整个西北地区经济有很大促进作用,特别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推动,技术进步作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会增加,在产业优化调整和布局方面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说。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龙头无疑是西部重镇西安。据介绍,国家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最大的一项政策是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央财政对这个地区竞争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都会加大引导性的投入。
同时,国家支持西安研究设立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这对西部地区建设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扩大对外开放非常重要。此外,《规划》确定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并出台了财政、税收、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来保证《规划》实施。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说,把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示范基地放在西安,对西安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西安拥有的科技力量除北京、上海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在前列。
袁纯清给出一个数字,在关中地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大学生是28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科技人员为60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发挥率先的作用,承担更多的责任。”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近期密集出台区域规划及相应优惠政策,除声势浩大的海西战略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在一个月之内相继出台,分别布局于东部沿海、西部及东北,全面开花。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日前透露,正在考虑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区域政策。
江苏沿海:“东方桥头堡”
6月10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终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沿海开发战略是继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产业带之后,江苏省又一次最重要的生产力战略布局。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来,800里黄金江岸的沿江开发和沿江制造业基地,拉动了苏中地区的快速崛起;沿东陇海线的加工工业带和沿海产业带,正成为苏北振兴的先导拉动区;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已成为江苏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域。

专家断言:“如果说江苏‘十五’发展是靠沿江开发提速,沿海开发则是江苏乃至中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新增长极。”
国务院指出,江苏沿海地区地处中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區发展,加强中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连云港的省劳动模范刘权清楚地记得,2007年元月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他家,用茶几上的四个橘子比喻连云港在全国沿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说:“连云港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这也许是江苏沿海战略升级的第一信号。
“对江苏来说,长江已不够开阔!”2007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绵延近千公里的江苏沿海拉开了如火如荼大开发的帷幕。2007年8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就已出台:江苏将利用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
沿海开发正致力于把江苏沿江经济向沿海经济过渡,与此同时,初具雏形的江苏沿海经济走廊,实现了中国东部沿海两条重要的经济带“串珠成线”。
去年8月,国务院20个部委和单位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江苏沿海地区进行“地毯式”调研。调研组一致认为,江苏沿海地区南接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连中西部,东邻东北亚,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必须从更高的层次和全国发展的大局来把握。
江苏沿海为何被国家看好?江苏省经贸委权威人士指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了包括苏中苏北在内的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另外,随着国际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全球经济正面临新一轮调整,机遇稍纵即逝,江苏沿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不可失。
“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这是国务院对江苏沿海开发最新的战略定位。
当前,江苏沿海发展正开始加速落笔。江苏省省长罗志军日前赴南通、盐城和连云港沿海三市调研时指出,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沿海地区综合开发。当前要以连云港深水大港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升沿海城市化水平;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促进沿海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曲福田说,目前江苏省正在研究出台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一些重大项目的启动和推进也在酝酿之中。有关地区也在研究实施规划的配套政策,江苏省已明确要求沿海各市因地制宜确定发展路径,以形成江苏省沿海地区各有分工、互相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特点。
例如盐城沿海具有资源多、空间大、生态好等优势,推进沿海综合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机遇,开发沿海,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将依托盐城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将盐城沿海打造成以下四个基地:一是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发展基地,二是长三角重要能源基地,三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四是国家重要的生态湿地旅游基地。
关中-天水:内陆战略高地
6月2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甘肃天水与陕西关中地区地理位置相邻、产业基础相近、历史文化相通、经贸往来频繁,是中国西北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甘肃省常务副省长冯健身说。
专家指出,关中—水经济区具有在西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条件,加快这一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也将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新重要增长极。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商州、洛南、凤武、柞水)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这一地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2007年,这一地区生产总值占西北地区的28.6%。
除了“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根据《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还将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关中—水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发展无疑对整个西北地区经济有很大促进作用,特别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推动,技术进步作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会增加,在产业优化调整和布局方面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说。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龙头无疑是西部重镇西安。据介绍,国家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最大的一项政策是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央财政对这个地区竞争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都会加大引导性的投入。
同时,国家支持西安研究设立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这对西部地区建设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扩大对外开放非常重要。此外,《规划》确定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并出台了财政、税收、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来保证《规划》实施。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说,把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示范基地放在西安,对西安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西安拥有的科技力量除北京、上海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在前列。
袁纯清给出一个数字,在关中地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大学生是28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人,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科技人员为60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发挥率先的作用,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