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文化教育培养初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始终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之间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在无形中为外语的学习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掌握制造了障碍。出于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优化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考虑,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添加文化教育的元素,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认识文化差异从而辨别文化差异,在“求同存异”中取得英语学习的新进步。
  1. 扩展文化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认识文化内涵
  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有所不同,已经开始涉及到较长篇幅的对话与文章,在相对更深的层面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出了要求并规定了培养方向。教师可以借助教材、试题以及日常练习中涉及到的习题,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相应的了解与查阅后在教学时以学生相对喜爱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讲述与普及,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对英语知识所栖身的英语文化产生一定的理解与认识,为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流创造便利条件。此外,在给学生布置每单元中的例行自主学习阅读任务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课文中出现的相对突出、明显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英文词汇、短语或语句进行标注,并通过例句、范文以及不同字典释义帮助学生了解其使用的语境、限制条件与方法,从而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着重对其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调查与了解,引导学生主动地、自发地了解英语知识背后的文化知识,以推动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为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高创造优势。例如在进行期末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将教材中频频出现的圣诞树、圣诞老人等圣诞元素为切入口,请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询了解圣诞节在英语国家的重要意义。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进行到此处时,主动借助教材中提供的圣诞晚餐、圣诞树、圣诞老人以及麋鹿等卡通形象为学生讲解在英语文化中关于圣诞节的传说以及有关习俗,促使学生对英语文化产生认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 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文化体验
  语言文字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引导学生对英语文化产生更清晰的认识还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感同身受的英语文化体验,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的美丽以及不同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促使学生在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英语学科学习之中,促使学生以更平和包容的心态面对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冲突与融合。最基础的,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邀请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复述或创新调整,帮助学生沉浸到英语语境中去,减少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面对的障碍。在这一点上,教材也进行了充分的考慮与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每单元课程开始时请学生按照教材中给定的对话与素材,以“Let’s talk”这一环节内容为蓝本,进行角色扮演与对话。接着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到“Listen, match and say”这一环节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既可以从教材中的提示词入手进行自主对话设计,也可以完全自由发挥,设计自己想要表达与分享的对话内容。例如在教学《What does he do?》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进行基本的对话讲解、词汇短语教授之后由学生分别扮演Sarah与Oliver进行关于Oliver父亲职业以及二人理想职业的对话,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与相关句式、语境及使用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关于职业的英语表述与相关知识并在听力练习中对关于职业的对话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在教学进行到“Listen, match and say”这一环节时请学生根据教材中给出的人物关系与职业内容结合课堂知识设计对话,当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留下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脱离教材进行关于其他职业的对话设计,在更实际的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英文素养。
  3. 充实课外阅读,辅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
  在有关文化教学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很大比重,在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可以在选择阅读素材时适当涉及到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或风俗习惯,兼顾阅读能力的锻炼与知识面的扩充,辅助学生对文化差异及英语文化知识与英语文化背景产生个性化的认知。例如在教学《My school calendar》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调出本校的校历,根据校历进行讲解,而在此之外,则需要教师挑选一些与节假日、校历有关的英文阅读素材或视频、音频,帮助学生从多种不同渠道对校历进行了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日历进行观察,并针对日历中标注的中西节日做深入的阅读了解,促使学生对文化差异产生明确的认知,同时为学生在英语语境中的英语学习提供便利,推动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与英语核心素养的优化提升。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学科,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互通的一种工具,其教学意义远不止于英语词汇、单词、语法等知识的教学,还包含对学生英语交流能力以及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在关注英语语言板块的教学之外,初中英语教师还必须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给学生以生动深刻的英语文化体验,促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英语文化知识与英语核心素养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许超超. 初中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的研究[C].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 2018.
  [2]陈桂丽. 渗透文化教育, 培养英语核心素养[J]. 名师在线, 2019, 76 (03).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让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力和发展权利,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核心价值,显然,现阶段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情况是与之不相符的。对区域内教育非均衡发展现象进行研究,找出问题所
前言  一个学生自身英语写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他能够吸收多少有意义的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写作部分的学习需要依赖大量学习材料或教学实践来进行,这样才能够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对英语写作方面的学习兴致,培养学生的英语贼做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写作习惯。本文基于写前阶段提出如何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以供参考。  1. 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兴趣,挖掘学生对英语写作潜能  苏联某
【正】 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体制或方式。在这种体制或方式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其它经济活动一的组织,均是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及市场供求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应该认真对英语教学进行揣摩,正确把握教学的内在意义,以及掌控并实施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进而在课堂上更好地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情况,阐述了该种教学方法的内涵以及能够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深入进行,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采用三维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进行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还应当充分认识到初中英语教学是一个多层次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双向进行的教学过程,因此,应当充分地调动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于英语产生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