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与含氯消毒剂两种消毒剂对内镜清洗水槽的消毒效果。方法对使用后的胃镜清洗水槽进行现场消毒,通过现场采样监测法对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与含氯消毒剂,两组消毒前、后的内镜水槽进行生物学监测,对比分析其消毒效果、时间。结果 两组共采样200份,其中消毒前100份,消毒后100份,消毒后两组水槽均未检出致病菌。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组非致病菌合格率98%,精灵牌消毒剂(简称消毒灵)组96%。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组消毒耗时10分钟,消毒灵组耗时30分钟。结论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和消毒灵用于内镜水槽消毒均可达到消毒要求,但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相比于消毒灵更省时、安全和环保。
【关键词】 内镜水槽;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 消毒;效果分析
消化内镜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侵入性诊疗器械,内镜清洗水槽是消化内镜使用后清洗消毒的场所,内镜清洗水槽的污染会导致内镜清洗消毒的失败,发生医院内感染【1】。为确保内镜的洗消质量和患者的诊疗安全,对我院于2010年5月启用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内镜清洗水槽进行监测,与原来的含氯消毒剂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1)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水槽。(2)消毒剂: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粉(美国杜邦公司锐控TM),含氯消毒剂(江苏精灵牌消毒剂)。(3)采样液:0.03%PBS+0.1%亚硫酸钠(中和剂)。(4)培养介质:普通营养琼脂。
1.2采样方法2010年7-9月,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随机使用后的两组胃镜清洗槽,设胃镜初洗槽1为实验组、胃镜初洗槽2为对照组,消毒前和消毒后进行采样。严格按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要求,在水槽消毒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在水槽四壁及中央出水孔(水槽中心)位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采样五支。按消毒剂说明要求实验组用1%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锐控TM溶液喷洒水槽表面,对照组用1:400即含氯量500mg/L消毒灵浸泡消毒,实验组10分钟、对照组30分钟后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与消毒前相同位点再取样一次。
1.3 消毒效果生物学监测方法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2ml分别接种90mm普通营养琼脂平皿,均匀涂布,于35℃培养48小时后进行菌落计数并分析。
1.4 结果判断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后的水槽≤10cfu/cm2,不能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本组所得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消毒前两组水槽内壁菌落培养计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细菌培养的菌群类似。
2.2 消毒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内镜清洗水槽内壁消毒效果生物学检测比较(%)
经检验X2=0.687,P值>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内镜清洗水槽内壁均未检出致病菌。
3 讨论
内镜清洗水槽是消化内镜使用后清洗消毒的场所,做好内镜清洗水槽的消毒是保证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前提。卫生部《2004版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刷洗后用消毒剂消毒【3】。含氯消毒剂作为一种高水平的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医院消毒,常用的方法是用含氯消毒剂如消毒灵擦拭或浸泡。但消毒灵在配制过程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其粉末吸入易致配制者呛咳。配制液稳定性差,需要现配现用,每日配制麻烦。其次,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一个水槽的容量为20升,以每组4个水槽计算,每日浸泡消毒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环保。且水槽上部有全管路冲洗连接口,如水位超过接口处,消毒液倒灌可致管路损坏,因此限制了水槽上半部分的消毒。再次,近年来,相继检出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副产物含“三致”物质,氯化消毒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和质疑【4】。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为粉红色粉末,易溶于水,是一种酸性氧化剂,在水中经反应产生小分子自由基、新生态氧,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杀灭微生物。其水溶液无刺激性气味,且性质稳定,配制液可连续使用一周,免除了每日配制的麻烦。有研究提示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无致畸变及致微核作用,安全性良好【5】。本实验也表明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溶液对内镜清洗水槽的消毒效果与含氯消毒剂无显著差异,但消毒耗时明显低于消毒灵。
综上所述,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溶液用于内镜清洗水槽的消毒,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为一种优质、高效、环保的消毒剂。
参考文献
[1] 李六亿.内镜医院感染现状、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3-425
[2] 胡必杰,郭燕红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2-44.
[3]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S].200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4] 安洪欣.单过硫酸氢钾的复合钠盐的杀菌消毒效果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NO 13:4-5.
[5] 杨宁,赖发伟,刘科亮,等.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杀菌效果与毒理学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3):222-225.
【关键词】 内镜水槽;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 消毒;效果分析
消化内镜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侵入性诊疗器械,内镜清洗水槽是消化内镜使用后清洗消毒的场所,内镜清洗水槽的污染会导致内镜清洗消毒的失败,发生医院内感染【1】。为确保内镜的洗消质量和患者的诊疗安全,对我院于2010年5月启用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内镜清洗水槽进行监测,与原来的含氯消毒剂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1)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水槽。(2)消毒剂: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粉(美国杜邦公司锐控TM),含氯消毒剂(江苏精灵牌消毒剂)。(3)采样液:0.03%PBS+0.1%亚硫酸钠(中和剂)。(4)培养介质:普通营养琼脂。
1.2采样方法2010年7-9月,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随机使用后的两组胃镜清洗槽,设胃镜初洗槽1为实验组、胃镜初洗槽2为对照组,消毒前和消毒后进行采样。严格按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要求,在水槽消毒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在水槽四壁及中央出水孔(水槽中心)位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采样五支。按消毒剂说明要求实验组用1%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锐控TM溶液喷洒水槽表面,对照组用1:400即含氯量500mg/L消毒灵浸泡消毒,实验组10分钟、对照组30分钟后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与消毒前相同位点再取样一次。
1.3 消毒效果生物学监测方法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2ml分别接种90mm普通营养琼脂平皿,均匀涂布,于35℃培养48小时后进行菌落计数并分析。
1.4 结果判断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后的水槽≤10cfu/cm2,不能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本组所得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消毒前两组水槽内壁菌落培养计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细菌培养的菌群类似。
2.2 消毒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内镜清洗水槽内壁消毒效果生物学检测比较(%)
经检验X2=0.687,P值>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内镜清洗水槽内壁均未检出致病菌。
3 讨论
内镜清洗水槽是消化内镜使用后清洗消毒的场所,做好内镜清洗水槽的消毒是保证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前提。卫生部《2004版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刷洗后用消毒剂消毒【3】。含氯消毒剂作为一种高水平的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医院消毒,常用的方法是用含氯消毒剂如消毒灵擦拭或浸泡。但消毒灵在配制过程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其粉末吸入易致配制者呛咳。配制液稳定性差,需要现配现用,每日配制麻烦。其次,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一个水槽的容量为20升,以每组4个水槽计算,每日浸泡消毒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环保。且水槽上部有全管路冲洗连接口,如水位超过接口处,消毒液倒灌可致管路损坏,因此限制了水槽上半部分的消毒。再次,近年来,相继检出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副产物含“三致”物质,氯化消毒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和质疑【4】。
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为粉红色粉末,易溶于水,是一种酸性氧化剂,在水中经反应产生小分子自由基、新生态氧,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杀灭微生物。其水溶液无刺激性气味,且性质稳定,配制液可连续使用一周,免除了每日配制的麻烦。有研究提示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无致畸变及致微核作用,安全性良好【5】。本实验也表明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溶液对内镜清洗水槽的消毒效果与含氯消毒剂无显著差异,但消毒耗时明显低于消毒灵。
综上所述,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溶液用于内镜清洗水槽的消毒,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为一种优质、高效、环保的消毒剂。
参考文献
[1] 李六亿.内镜医院感染现状、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3-425
[2] 胡必杰,郭燕红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2-44.
[3]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S].200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4] 安洪欣.单过硫酸氢钾的复合钠盐的杀菌消毒效果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NO 13:4-5.
[5] 杨宁,赖发伟,刘科亮,等.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杀菌效果与毒理学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3):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