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例早产原因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aote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早产的认识,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 2007-2010年我院住院分娩的早产病人449例,将早产分为自然性早产384例,干预性早产65例,进行早产的因素分析。 结果 早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自然性早产与干预性早产各有其不同的危险因素。早产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孕周的增加早产的发生率增加。结论 自然早产中胎膜早破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相当一部份早产的原因不明,干预性早产主要与产前出血,重度子痫前期有关。
  【关键词】 早产的原因;自然性早产;干预性早产
  早产一直是围产医学研究的重点 ,大部份早产的确切原因不明。探讨早产的原因,以利相应干预达到降低早产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分娩总数7563例,其中发生早产者449例,占同期分娩总数5.94%,全部早产者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26±4)岁,初产妇306例,经产妇143例,单胎妊娠397例,多胎妊娠52例。
  1.2 方法 早产的诊断标准依据医学本科教材《妇产科学》第五版[1]妊娠满28周—不满37足周间分娩者称早产。早产分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 。自然早产系自然临产和胎膜早破发生的早产。干预性早产指由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存在。需提前终止妊娠者。
  2 结果
  2.1 早产者一般情况统计。全部449例早产中,384例为自然早产占85.52%,干预性早产65例,占14.46%。初产妇占68.15%(326/449)经产好占31.85%(123/449),双胎占11.58%(52/449)有流产史者占37.85%(170/449)随机选取
  资料完整的449例早产就其发生孕周进行统计结果见图1
  从图1可见早产的发生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愈临近预产期,早产的发生率愈为增加,而在晚孕早产的发生机会较少。这提示早产的发生可能与分娩机制的提前启动有一定的关系。
  2.2 早产的因素统计 自然早产384例中:原因不明139例,胎膜早破119例,臀位57例,子宫畸形40例,双胎25例,子宫肌瘤4例,病史中有流产史者150例。
  干预性早产65例中:产前出血30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胎宫内窘迫15例,双胎妊娠5例,病史中有流产史者27例。
  2.3 早产各因素分析:人流史在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自然早产主要与胎膜早破,子宫畸形,胎位不正有关,但相当一部份原因不明。干预性早产主要与产前出血,重度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有关。
  3 讨论
  流产病学调查显示早产与各种因素,如年龄、种族、社会经济状况、不良生活习惯、孕母低体重、子宫畸形、感染、酗酒、滥用毒品等有关。另有30%的早产无明显原因可寻,这种早产又称为特发性是产,其发生可能与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有关。本资料显示不明原因早产占全部早产病例的28.73%基本与文献相符。本文仅就是产原因较为明确的以下几种因素加以讨论。
  3.1 流产史在384例自然早产中,有流产患者150例,占39.04%提示流产是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普遍的观点认为,流产可能会造成宫颈内口损伤,致宫颈括约肌功能肌性减弱。在孕晚期,随着宫腔内,压力的加大,宫口变得易于扩张,最终导致早产的发生,另外报道称晚期流产,反复流产,引产后不到一年内再孕者,早产发生率更为增加,在干预性早产中,有流产史者27例占41.04%,同样提示流产可能对再次妊娠结局生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2 胎膜早破:本文结果显示,胎膜早破119例占自然早产的30.88%这是导致自然早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胎膜早破的原因通常认为与感染,胎膜结构异常,胎位异常,及宫腔压力异常相关,其中生殖系统感染是造成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妊娠期存在于阴道内的致病茵及条件致病茵,可由阴道,宫颈上行感染至胎膜,引发胎膜的局部感染。此种感染多无明显症状。属亚临床期感染,胎膜因感染而变脆,极容易发生胎膜早破。
  3.3 子宫畸形:随着超声,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腹腔镜的辅助诊断技术的应有,子宫畸形的诊断率提高。本文结果提示纵膈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等畸形47例占10.5%,各种子宫畸形均可造成子宫发育不良等,而导致早产。
  3.4 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产前出血两种最常见的原因。可致晚期妊娠大量出血而危及母体生命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因考虑孕妇安全而提前终止妊娠。前置胎盘发生率国内报道0.24%—1.57%。前置胎盘的发生又与流产史、子宫内膜炎密切相关,是干预性早产的常见因素之一。
  3.5 重度子痫前期:由于孕产妇文化水平、社会经济状况、保健意识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都是造成孕期产前检查不合理、不规范,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威胁母儿健康,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为保障母婴安全,常需终止妊娠,也是干预性早产的常见因素之一。
  早产的发生与胎膜早破,臀位,子宫畸形,产前出血,双胎,重度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等因素密切相关,宣传保健意识,定期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的质量,预防这些因素的发生,是降低早产的发生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陈宝莲.早产相关临床因素608例分析.重庆医学,2008,37(20)
  [3]赵玉环,黄莆.334例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疗前沿.2007,2(10)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压疮;预防  压疮的预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Braden评分表对肿瘤科、ICU、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脑外科、矫外科、急诊科等病区的住院患者进行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了难免压疮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ICU、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脑外科、矫外科
期刊
本文利用不经提纯的棉籽油脚为原料,经皂化、酸化、甲酯化、酰胺化、酯化和加成等步骤,得到棉籽油脚单乙醇胺磺基琥珀酸单酯盐.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合成棉籽油脚单乙醇胺
会议
本研究制备了固形物含量50%的高浓度分散松香胶,采用醇醚和酚醚系列琥珀酸酯磺酸盐作乳化剂.测定了乳化剂的乳化性能、筛选了乳化剂的用量和配比.结果表明,AEO(9~15EO)和h(12~15
【摘要】 目的:对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0 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多在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身上出现,并且发病时间多集中在开始用药后的第1周到8周,发病率为8.54%。结论:对抗结核药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 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 帮助患
目的探索肥胖对小切口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效果的影响,以论证肥胖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小切口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四
本文介绍了以辛醇聚氧乙烯醚、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讨论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n(辛醇聚氧乙烯醚):n(五氧化二磷)=(2.5~3.5):1.0,酯化时
【关键词】 老年人;根面龋  众所周知,口腔是消化系统的门户,营养丰富的食品,需要经过牙齿的咀嚼,才能容易被消化吸收。人靠食物以增进健康、战胜疾病、延年益寿,口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但是,人们进入老年期以后,机体逐渐发生衰老和老化,除了可以发生多种老年病外,口腔组织和身体各部组织一样,在形态和生理功能方面也随着衰老而逐渐有所改变,在一定条件下,还会产生一系列老年性口腔病。根面龋是老年人的常见口腔
【摘要】 导致腹泻的类型分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轻型腹泻和以胃肠道症状兼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腹泻;诊治过程首先是做必要的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和CO2结合力及血清钾、钠、氯检查等辅助检查。诊疗方法应采取饮食疗法、液体疗法。感染治疗对病毒性肠炎不宜用抗生素,对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则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查清病因作相应治疗,调整饮食,加强营养;婴幼儿腹泻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防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9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介入治疗组及内科治疗组,介入治疗组64例患者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内科治疗组33例患者予以常规内科治疗,随访半年,对比分析二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 介入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科治疗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内科组,两组相比亦
丁醇聚醚性能主要由与引发剂烷氧基直接相连的基团种类(EO或PO)决定,而不是末端嵌段类型.与无规聚醚相比,PO嵌段与丁氧基相连的全嵌段聚醚BPE的润湿速度、乳化力、泡沫消失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