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们总是又爱又无奈,特别是面对经济快速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如何进行有效地家庭教育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老师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多年任教的经验,建议家长用积极的生活态度来引导孩子,用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孩子,将培养孩子积极、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职德育 教育心理学
中职任教十年的我同时也是一位学生家长,每次看到家长们灼热的目光和自己参加女儿学校的各项活动时,我都会产生许多感想,适逢新学年的开始,我将每一次的感悟整理汇成此信,以飨我们伟大的家长们。
各位家长,当你看着孩子呱呱坠地,那可爱的小脸时,当你看到孩子慢慢长大,迈开双脚,自己走出的第一步时;当你看到孩子天真烂漫地大笑时;当你看到孩子为了自己的失败流泪时,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我能给你什么?”
一、我们能给孩子们的
“我们把什么给孩子们?”是个大多数家长都会想过的问题,有许多家长会留给孩子“房子”、“车子”、“票子”,也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安排安逸舒适的工作,甚至设计整个人生轨迹。而更多的家长,包括我在内,虽然都无法给予孩子这些,但竭尽所能的在物质上提供给孩子。但同时,有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家要么看电视要么就上网”,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就这么没有人生目标?好吃懒做?
二、成功的父母给孩子的
朱德同志在母亲的祭文《我的母亲》中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字里行间我们感到朱德母亲远不如现代的母亲在物质上给予了孩子那么多,却给予他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和勤劳的习惯,正是这些无形的力量培养出了一位伟大的领袖和革命家。孩子的明天是我们家长无法预计的,给孩子看得见的实物再多也不如给孩子看不见的财富。
三、心理家于是说
根据心理学理论,我们面对的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展青年期,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看作是心理性的断乳期。所谓心理性断乳,就是指青年将要摆脱过去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关系,要求独立自主的活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叫作心理性断乳。
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划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低到高。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
四、所以我们要这么做
1.重视培养孩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要为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而苦苦逼问孩子,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加深挫败感,甚至用自己的一次失败造成对自己的怀疑,这样,就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了。请帮助孩子来客观的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吧,尊重青年期孩子追求独立的特性,给孩子创造一个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机会。
2.做孩子最好的榜样,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要亲力亲为,带领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最好的榜样,用自身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来影响孩子,用与孩子共同克服困难的经历来锻炼他(她)的意志。
请擦亮你的双眼,好好的观察孩子,看看他(她)每天在干什么?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就喜欢打游戏。那你能想想孩子为什么对此感兴趣呢?再想想为什么他(她)会感兴趣?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打会儿游戏,或更长的时间,
然后告诉他(她) “我也喜欢这样不要负任何责任的在游戏世界里打人和杀人”,因为现实世界里不能这么做,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要生存,要赚钱养活孩子;告诉他(她)“所以我和你都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都必须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带领孩子一起走到户外,跑跑步,打打球;带领孩子一起看望爷爷奶奶,和爷爷奶奶聊天、吃饭;带孩子一起学习英语,记单词,攻克数学题;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生命中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
3.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培养孩子和谐与人相处。好好地关心一下孩子与哪些人在交往,好好地了解交往的这些人在读书吗?在那个学校读书?学习成绩怎样?家庭情况如何?是不是单亲家庭? 等等问题,客观的分析一下,这些人会带给孩子怎样的影响。
好好地了解一下,他们交往的小细节,和孩子一起分享与人沟通与相处的开心和伤痛。告诉孩子,有个叫“责任”的东西,是我们一定要勇于承担起来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在一起。
让我们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家长,宽容孩子的失败;包容孩子的缺点与不足;并且相信孩子主观想要做好,告诉孩子你相信他(她)会做得更好。引导孩子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对待人和事,客观评价、平等对待,也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让我们送给孩子一双飞翔的翅膀,让他(她)扇动有力的翅膀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飞翔。
(作者单位:苏州医药科技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职德育 教育心理学
中职任教十年的我同时也是一位学生家长,每次看到家长们灼热的目光和自己参加女儿学校的各项活动时,我都会产生许多感想,适逢新学年的开始,我将每一次的感悟整理汇成此信,以飨我们伟大的家长们。
各位家长,当你看着孩子呱呱坠地,那可爱的小脸时,当你看到孩子慢慢长大,迈开双脚,自己走出的第一步时;当你看到孩子天真烂漫地大笑时;当你看到孩子为了自己的失败流泪时,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我能给你什么?”
一、我们能给孩子们的
“我们把什么给孩子们?”是个大多数家长都会想过的问题,有许多家长会留给孩子“房子”、“车子”、“票子”,也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安排安逸舒适的工作,甚至设计整个人生轨迹。而更多的家长,包括我在内,虽然都无法给予孩子这些,但竭尽所能的在物质上提供给孩子。但同时,有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家要么看电视要么就上网”,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就这么没有人生目标?好吃懒做?
二、成功的父母给孩子的
朱德同志在母亲的祭文《我的母亲》中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字里行间我们感到朱德母亲远不如现代的母亲在物质上给予了孩子那么多,却给予他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和勤劳的习惯,正是这些无形的力量培养出了一位伟大的领袖和革命家。孩子的明天是我们家长无法预计的,给孩子看得见的实物再多也不如给孩子看不见的财富。
三、心理家于是说
根据心理学理论,我们面对的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展青年期,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看作是心理性的断乳期。所谓心理性断乳,就是指青年将要摆脱过去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关系,要求独立自主的活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叫作心理性断乳。
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划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低到高。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
四、所以我们要这么做
1.重视培养孩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要为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而苦苦逼问孩子,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加深挫败感,甚至用自己的一次失败造成对自己的怀疑,这样,就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了。请帮助孩子来客观的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吧,尊重青年期孩子追求独立的特性,给孩子创造一个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机会。
2.做孩子最好的榜样,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要亲力亲为,带领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最好的榜样,用自身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来影响孩子,用与孩子共同克服困难的经历来锻炼他(她)的意志。
请擦亮你的双眼,好好的观察孩子,看看他(她)每天在干什么?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就喜欢打游戏。那你能想想孩子为什么对此感兴趣呢?再想想为什么他(她)会感兴趣?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打会儿游戏,或更长的时间,
然后告诉他(她) “我也喜欢这样不要负任何责任的在游戏世界里打人和杀人”,因为现实世界里不能这么做,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要生存,要赚钱养活孩子;告诉他(她)“所以我和你都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都必须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带领孩子一起走到户外,跑跑步,打打球;带领孩子一起看望爷爷奶奶,和爷爷奶奶聊天、吃饭;带孩子一起学习英语,记单词,攻克数学题;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生命中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
3.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培养孩子和谐与人相处。好好地关心一下孩子与哪些人在交往,好好地了解交往的这些人在读书吗?在那个学校读书?学习成绩怎样?家庭情况如何?是不是单亲家庭? 等等问题,客观的分析一下,这些人会带给孩子怎样的影响。
好好地了解一下,他们交往的小细节,和孩子一起分享与人沟通与相处的开心和伤痛。告诉孩子,有个叫“责任”的东西,是我们一定要勇于承担起来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在一起。
让我们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家长,宽容孩子的失败;包容孩子的缺点与不足;并且相信孩子主观想要做好,告诉孩子你相信他(她)会做得更好。引导孩子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对待人和事,客观评价、平等对待,也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让我们送给孩子一双飞翔的翅膀,让他(她)扇动有力的翅膀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飞翔。
(作者单位:苏州医药科技学校)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