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教育痕迹,营造和谐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200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知道要师生平等,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高高在上,用命令的口气和学生说话,从而导致学生不愿主动学习,好像学习是给老师学,是给家长学,久而久之就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很烦闷的事情,甚至厌学了。所以现在的课堂主要呈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纪律非常严格,因为教师有自己的“非常”手段管住学生。另一种是课堂纪律较为散漫,这种情况在年轻教师的课堂中出现得较多,因为他们管不了学生。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和谐课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营造真正的和谐课堂不是那么容易,这需要很多的技能技巧,因为今天的学生是非常“挑剔”的,他们已经见多识广,不是那么容易被“骗”的,更不是那么容易被“吓倒”的。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探索,我发现有一种教育方法非常奏效,那就是淡化教育痕迹,可以很好地拉拢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打开科学之门》的引入部分,教师从学生最喜爱的蓝猫入手,然后设立一个模拟的情景,蓝猫说“纸锅能烧水”从而引出要探究的活动“纸锅能烧水吗?”这种像讲故事一样的无痕迹的教育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感觉不是在上课,不是在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是在向蓝猫挑战,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于是就非常主动地进入了实际的学习状态。在科学课堂有一点是明显跟其他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别的课被老师逼着学,科学课是怕老师不给学,也就是不给做实验。这样一来就淡化了教育的痕迹,不是老师逼你学,是你自己要学。出现这种情况以后,你的课堂自然就和谐了,不需要你大声疾呼,只要你的一个眼神即可。
  在年轻教师的课堂,因为老师跟学生走得很近,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不够尊重教师,甚至跟教师顶嘴,不听老师的劝告,纪律散漫等现象。那么怎样在毫无痕迹的教育过程中使得学生既尊重你,又喜爱你?我会经常利用别的班或者是报刊杂志上的典型事例来让学生评析,或者就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分析,得出结论。
  例如2班有个孩子A,别说批评他,只要老师提醒他,他的嘴就会不停地嘀咕,发出一点让你听不清的声音,搅乱你的课堂秩序。很多教师都拿他没办法,他软硬不吃。有一次我突发灵感,在上课前5分钟,我让他们讨论怎样才算真正的男子汉?(因为他们已经5年级了,对男子汉的问题很敏感)结果学生当然例举了很多的男子汉的行为,他们讨论得很开心,很投入。我话锋一转,“今天我们只讨论男子汉的问题,不讨论具体哪个同学。我们班的男孩子是不是男子汉?”男孩们几乎异口同声“当然是”。那老师有几点疑问,请你们听,然后自己思考,不要发表意见。“1. 如果经常在课堂上小声说话,算不算?2. 如果动不动就和老师顶嘴,算不算?3. 如果上课铃响了,还慢吞吞地走进教室,算不算?4. 如果和同学玩耍,动不动就动手动脚,算不算?”我一口气就说出了班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让学生低头沉思2分钟。说来也怪,自此,那个男孩A在我的课堂上就改变了私自在底下嘀咕的不良习惯,当然我也经常喊他“男子汉”。班上的学生不明就里,说A只怕苏老师,最听苏老师的话。其实他不是怕我,而是我这种淡化教育痕迹的做法起了作用。你看,我不批评他,我只是让全班讨论男子汉的问题,然后让每个孩子都沉思,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方法保全了他的面子,但同时也让他明白他的行为是不妥的,不是男子汉的行为,再出现这种行为的话,就会遭到同学的耻笑。这种教育方法比你对他大声说教有效得多。也就因为我这种淡化教育痕迹的做法使得我的课堂总是和谐的。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碰到问题时不要劈头盖脸地批评学生,而是思考:用什么方法最有效。我想总可以找到合适的不露痕迹的教育方法的。让我们大家都心平气和地做教育,运用我们的智慧,积累我们的经验,淡化教育痕迹,营造和谐的课堂。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大多数发电机的振动是由不平衡引起的。动平衡是消除振动的主要手段。本文以柔性转子平衡的原理为指导,依据临界转速的不同,将发电机分为两类:第一类的工作转速在一、二阶临界转
本文讨论了一种水泵水轮机主轴密封的设计分析方法,介绍了该密封的工作条件、性能要求、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及特点等,重点对密封压力、补偿方式、泄漏量、密封副冷却做了定量分
本文叙述了灯泡式水轮发电机通风系统的特点,探讨了如何通过调整通风系统结构来保证风量沿轴的均匀分配,介绍了计算电机风量的网络法及计算定、转子各部分温度分布的有限元法
两年前的一天,安徽某小学老师问我:“您觉得小学生读《论语》等国学有用吗?”  “没有!”当时真的没有犹豫。  “我们这里的高中老师说,小时候感觉不到有用,等上了高中你会发现有用的。”  “是的,高考的名句默写或许用得着,写作文时引用名句或许用得着,除此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吗?”没等老师说话我又接着说,“小时候,我们就背《春晓》这首诗,就背《咏鹅》这首诗,哪怕到了今天,除了会背,我们真的能理解它们美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总要求,本文特别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达到“具有
喜爱旅游,也乐于交驴友。一次登黄山,因为山太高,气喘吁吁一路爬行,爬到白鹅岭,同行的伙伴有些泄气,说“不上了,你们爬吧。我坐缆车下去”。我们劝他,“坚持一下,其实也就几里路的事。难得来一趟,不上去太遗憾。”朋友呐呐地说,“其实都差不多,该看的都看到了。”一位驴友插话说:“那可大不同,山脚是山脚的风景,山顶是山顶的风景。哪怕就是一片云,跟山脚下看的感觉都不一样。”这位驴友的话质朴而韵味无穷,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