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补平泻刮颈肩

来源 :中老年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躺在床上,取仰卧位,刮者站或坐其一侧,或站或坐于患者头前,先暴露颈肩部待刮拭皮肤,涂沫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大椎风池重点刮
  刮颈部正中线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边为着力点刮拭,用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颈部正中线(督脉颈部循行部分),从哑门穴开始至大椎穴。并在大椎穴重点刮拭,但力量宜轻。
  刮颈部两侧至巨骨穴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边为着力点刮拭,用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颈部两侧到肩上,即从风池穴开始经肩井至巨骨穴一带。经过的穴位包括肩中俞、肩外俞、天髎、秉风等。刮拭使局部皮肤轻度出现痧斑为正常。
  点按风池穴1分钟。刮者以刮痧板厚边棱角边侧或面侧为着力点,点按风池穴1分钟,以受术者局部感觉酸、麻、胀、痛感为度,反复2-3次。
  按肩井穴1-2分钟。刮者以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为着力点,按压患者肩井穴1-2分钟,以患者局部感觉酸、麻、胀、痛感为度,反复2-3次。
  颈椎头部疾患刮颈肩
  受术者刮拭后可感觉颈肩放松,局部轻快,头脑清爽,精神焕发。刮拭颈部还可防治颈、项病变如颈椎病以及头脑,眼睛,咽喉等病症,如感冒、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近视、咽炎等。
  颈部及肩拉长刮
  颈部需先涂抹刮痧润肤油剂或润肤乳,方可刮拭。
  颈部正中线(督脉颈部循行部分)刮痧时尤其在第七颈椎即大椎穴处,用力要轻柔,以刮法之补法为宜,不可用力过重。
  刮颈两侧到肩上时,一般应尽量拉长刮拭,即从风池穴一直刮到巨骨穴附近,中途尽量不做停顿。颈部到肩上肌肉较丰富,用力可沉着,一般用刮法之平补平泻手法较多,即用力柔中有刚、频率适中的手法。
  用点按手法时应从轻渐渐加重,以受术者局部有酸、麻、胀、痛感为度。
其他文献
三十多年前的粮票,现已成罕见物,并跃入收藏品之列。但是,我一见到它,就引发苦涩回忆。用李白诗句“一见一回肠一断”,用陆游诗句“犹吊遗踪一泫然”——毫不夸张,恰如其分!  1960年开始,全国闹饥馑。那时,我正在天津读高中,适值半大小子身体发育的旺季。因常吃不饱,腿部浮肿,用手一按就出现一个小坑儿。当时,年轻伙伴的消化系统都异常发达,整天跟饿痨一般。好在本人有点儿文学天赋,辄发挥艺术联想,一脑门子琢
期刊
南人好米,北人爱面,我是北人,自是如此。面食有千百种做法,我所说的是狭义上的吃面,即有汤有水的吃法,像清汤挂面、刀削面、拉面、手擀面等。从小到大,对挂面就没有什么感觉,多半因为它是机器加工出来的,吃起来不筋道,没口感。手工做的都是好东西,我们这里最有名的是手擀面,做的时候首先面要和好,不软不硬,恰到好处,擀面要均匀,不薄不厚。外婆做得一手好面,百吃不厌,究其原因,在于她的八字真经,面好(和面,擀面
期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认为人的健康可以分为“身体、心理、灵魂”三个层次,心理和灵魂的健康非常重要,健康生活其实应该很简单,要“悠着点,慢着点”。  一位笔名叫莫言的人实践了人生的“默言”,在孤独与沉寂中证实了人生可能的广阔与深邃。学会孤独,正是普遍浮躁、喧闹、急功近利的当代人最最缺乏的。正如莫言所说,健康生活其实应该很简单,要“悠着点,慢着点”。  莫言就是这么享受着生活的:“一把紫砂壶,二两明前茶
期刊
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普洱这类的黑茶也合适,红茶甘甜、温和,能养人体的阳气,在冬季提升人的活力,另外,因为冬令进补嘛,人们吃的油腻、热量的食物较多,红茶和普洱可以去油解腻,促进肠胃的代谢。除了茶叶以外,向您推荐几款冬天里很养人的草本茶小秘方,在这寒冷的冬天,把暖阳请进身体,温经补气活血,相信一定有一款适合您。  参麦大枣茶:拿西洋参、麦冬各2克,红茶包1个,大枣2枚,用开水冲泡,这个茶很适合在冬天
期刊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5岁。在他心脏发生停跳现象,医生紧急抢救时,他仍然头脑清晰地说:“我需要安静,需要休息。”梁老先生一生坎坷,著作等身,90岁以后,生活仍能自理,天天锻炼,用脑不息,甚至重登讲坛,著述不辍。  1986年,有关团体评选梁漱溟为健康老人。对9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标准是:生活上能自理,能单独行走;智力上能阅读,能交谈。梁漱溟先生超过了标准。他能读,还
期刊
周汝昌是我国著名的红学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红楼梦》研究的第一人。  据周汝昌的女儿周伦玲回忆,周先生93岁时,身体尚可,活动正常,只是睡觉比从前多了,睡得较晚,起得也较晚。每日“听”报,不忘工作,思维活跃。当时,他还在“写”大论文。  周老的耳朵几乎失聪,眼睛几乎失明,但精力旺盛,自己写作很困难,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他口述,然后由女儿整理出来。近年来,他新作频出,出版了《红楼别样红》、
期刊
被大家誉为“数学之王”的苏步青教授,是我国当代数学泰斗,国际数学界的杰出人士;他90岁时著书立说、培养研究生,每天工作约10个小时;他年近九旬之时,还能轻松登上黄山。寿臻百年,回首总结,苏教授是如何保持健康的?  勤于健身  在75岁之前,苏教授一直洗冷水浴来锻炼身体,不管春夏秋冬,他每天都用冷水洗身;即使在零下5℃的寒冷天气,也要用冷水淋洗5分钟,然后用毛巾把全身擦红。因此,他很少得感冒。后来随
期刊
肾脏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只要保养好肾脏,就好像有了茁壮的根和主枝干,叶子想要不茂盛都难。  1.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风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很多穴位,如涌泉穴等,每晚睡觉前按揉按揉,可起到养肾固精的功效。  2.大便要通畅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
期刊
俞樾(1821-1907),晚清著名经学家,一生历经宦海浮沉,以86岁高寿谢世,这得益于他的养生有道。  养生先养情操  俞樾的养生宗旨首推孟子的养生论,奉行“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认为,要养生,就必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豁达的思想感情,摈弃世间名利虚荣。38岁那年他任河南学政,因出科举试题犯了忌,被弹劾而罢官。他却自撰一联:“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淡泊名利,心态依旧平和。  在此
期刊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明确提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故曰:水去则营竭,谷去则卫亡。”他认为一个人的健康长寿,首先取决于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法。  食补:鸭肉补虚,羊肉补形  关于食补和食疗,李时珍论述很多。如豆芽“甘温无毒”,可治“湿痹膝痛,五脏不足,脾胃气结积。壮气力,润肌肤,益颜色,填骨髓,补虚损”;胡萝卜,“性甘、辛,微温,无毒”,可治“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