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制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控好课堂教学效率,灵活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快乐学习。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愉快教学 主观能动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应试教育,紧张的学习、频繁的考试、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损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束缚了青少年个性的发展,导致大批学生厌学、弃学,繁重的课业负担又直接影响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落实,干扰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呢?
  一、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学校、班级要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设置优良而美化的环境,这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标志,而且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秩序。优美的环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乐于学习,有助于愉快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老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烦,而学生对老师则毫无感情,甚至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还谈什么愉快教学呢?
  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应热爱所有的学生,关心学生和他们的生活。不论在什么场合,教师都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意识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公允不倚,不带偏见。平时应多鼓励引导,随意批评训斥、鄙夷讥讽、怒斥甚至体罚学生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
  三、制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
  愉快教学的最佳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分不开的。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静谧又炽热;既活泼又紧张;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割的喜悦;既有在知识的皇宫里舒心地漫步,又有攻克知识堡垒的激烈的战斗。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首先,提倡教师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协调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师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
  最后,要善于发挥正强化的作用。“正强化”这一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手段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巩固、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在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强化,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
  四、调控好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耗时最多,但往往收效却不尽如人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调控好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几点是我的做法。
  1.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凡事预则立”,教与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教学前不但要“预”,而且要科学地“预”、“有的放矢”,确保每堂课成功,并且是高效率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应为:学习积累哪些字、词;如何整体认知、把握课文概况和要点;推敲哪些词、句、段来遣词造句,熟读、背诵什么;学习什么样的读写方法;领会怎样的思想、情感,等等。
  2.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首先是认真学习他人成功的教法,领会其灵魂,然后博采众长,形成最适合自己的较法,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我争取每学期上好两堂公开教学课,然后评议,使教学方式逐步优化,在课堂上如何启发、诱导学生,如何导课,如何设置课堂疑问,如何创设课堂高潮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讲究课堂设疑艺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之重要。教师若能抓住文章的重、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次到主、环环相扣地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解疑明理,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探求心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投入课堂学习,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力度
  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力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加大课堂知识的容量,并在加大容量的同时还努力加大教学力度。知识容量少,力度不到位,不可能产生高效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师生的情感,让师生的教学情感与作者情感融为一体,形成情感共鸣,老师高效率地教,学生高效率地学。教师要教高容量的知识,决不能满堂平铺直叙,必须有准确的力度,力求把握好哪些是重点知识,哪些是一般知识,力求对教学重点、难点重锤猛敲,精雕细刻,教足练足。
  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们应该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幻灯片、录像带、计算机,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活动的而又带有思辨的现代化媒体引入,通过直接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便于学生储存记忆,又可以使学生展开联想。
  总之,教师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找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其他文献
期刊
一、汉语中的同音现象  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普通话有22个声母和39个韵母,两者如都能相拼的话,不计声调,可以有858个音节。事实上,普通话音节表里大约有400个有字的音节。  有人统计过,《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
一九三七年七月日寇进城后,党员大批撤离北平,党事先估计不到敌人进城的日期,在撤退时较匆忙,有些人没有带走组织关系;留在城内的党员有些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市委的负责人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里面有一篇对省一等奖的课进行点评的文章,言辞犀利,不留情面地指出这堂课连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没有掌握好。前几周,在越秀区也有一堂《竹影》的公开课,因为王荣生教授的点评,所以教研员们评得十分小心。  那究竟我们的课该教什么,我们该如何解读我们所面对的文本呢?下面我就《竹影》这一篇课文提出我对于文本解读视角的理解。  王荣生教授所批评的那堂课主要内容如下:(1)整体感知,以最快的速度
我们常常用“语文课该怎么教还怎么教”来安慰自己,特别是对于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法,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把选修当成必修上。于是把那一点点新理念全丢在了一边,不再顾及新课标,自以为围绕高考来教,就不会误人子弟。课堂没有从必修教法中转变过来,有不少老师甚至还是从头灌到尾,放弃学情,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面对不好的生源怨天尤人。前不久常德传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提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堂
摘 要: 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丰富语言、积淀生活、积累素材和掌握技巧四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积累 作用    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规律,但是,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本末倒置,把重点放在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规律的灌输上,结果教师越教越虚,学生越学越空。没有人只是掌握了一些语文规律、记住了几条写作方法就成为驾驭语言的高手的。一个人如果语言贫乏,思想肤浅,知识薄弱
正当粮食进口国纷纷谴责生物燃料推高粮价,担忧全球8亿机动车主与20亿贫困人口争夺粮食的时候,中石油南充炼化总厂年产6万吨、中国石化贵州分公司年产5万吨和中海油海南年产6
本文主要是阐述了农田的水利灌溉设计的要求,并且指出必须要确定好渠道的引水量,并且对取水的方式进行了设计,增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纵断面的设计,保障农田的水利工程渠道的横
在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祝捷大会上,毛泽东首先站起来,提议全体起立,为红十一师师长曾士峨烈士致哀。会场立时肃穆宁静,哀思缕缕。毛泽东脸色深沉,眼帘红润,对曾士峨
选修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