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指导及思考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2010年9月6日。
  那天我们刚学过一篇采访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主要是谈读书的。之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采访一位喜欢读书的人,了解他(她)读书的故事、乐趣、好处等,也可以就你感兴趣的话题向他请教。明天以口头汇报或采访笔记形式上交。对这项作业学生有的欣然,有的愕然,但都应诺而去。
  第二天作业汇总,有43人进行了采访,其中2人做了采访记录,剩下的13人未完成作业。孩子们的采访对象主要选择父母、同学,就采访的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读什么书有什么好处上。被采访者所读之物主要有报纸,杂志,炒股书,医学保健书等。采访都很短促,形式简单,即使是两位做了笔录的学生采访也是语焉不详,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的。问及十几个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有的说忘记了,有的说不会,大多说身边没有喜欢读书的人无法采访。
  我不禁想:
  1.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犹如庄稼需要肥沃的土壤。我们的孩子身边读书的人不多甚至找不到喜欢读书的人,情况多糟糕啊!有人统计,目前中国人均每年阅读图书0.7本,韩国的数字是7本,日本是40本,俄罗斯是55本。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单单要求学生喜欢读书何其难也。家庭阅读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2.课堂的宝贵时间是雷打不动用来搞应试教育的,否则校长不答应,家长更会骂娘。回到家,孩子读书既没环境又无指导,怎么算都是一个结果:孩子没办法读课外书了。当然,不排除有些家长能科学指导他的孩子读书或天资聪颖的孩子会自己找书看。然而,怎样让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培养,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阅读?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孩子没书读,绝大部分学生得不到有效的阅读指导,老师在这一块几乎是不作为的,部分家长也是极不重视的。怎样延展我们的教育,值得我们去努力。
  3.报纸,杂志,炒股书,医学保健书都可一看,但似乎应该更多样些,水平可以更高一些,这也或许是现在中国教辅书,作文书最畅销的一个原因吧。因为你也不知道什么书最有“营养”,缺乏长远的考虑。就拿作文书来说吧,内容单一;行笔稚嫩,也许一时能救急,但长远来看容易让孩子的文章空洞呆板,简直是教孩子做八股。只有那些历经大浪淘沙的经典名著才是最有营养的,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就认为刚开始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故事性强的小文章,金庸先生的作品也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语文怎么教,这是本次课改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广大语文教育者非常关切的。我们摈弃了以往分段切割杀鸡取卵的教法,可如何破旧立新?我认为其实“立新”主要就在于“拆墙”——打破围着课本兜圈子的模式,将语文教学置于更广阔的天地。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前几年有一位叫李路珂的女孩一度被人关注。她两次跳级,15岁就考上了清华,20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人们都用看待天才的目光看她时,她父亲却说,女儿并非智力超常,她与别人的区别只是在于:当别人的孩子正在拼命去读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最多只能供翻翻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语文课文)时,我在让孩子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经典作品。李路珂的父亲坚持让女儿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认为最好的少年时光应该去读经典作品。 所以我认为,大力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对此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一定会大有成效的。
其他文献
高一年级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对学生弱小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滑坡,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主要问题在于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  一、高中数学学习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
期刊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应用计算机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电脑操作这一信息处理的工具是尤为重要的。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下面就多年来信息技术教学的工作总结,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课是
期刊
情境作文教学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兴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一、妙引导,激发写作兴趣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
期刊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已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一种需求;而结构化布线是网络实现的基础,是现今和未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校园网络表现为一种区域网,主要包括网管中心、图书馆大楼、教工宿舍、外语中心、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等,各楼分别需要网络布线以建设楼内局域网。系统特点要求主干网络具有先进性和可扩展性,以备将来各楼内局域网在需要时与计算中心连接成整体校园网。  一、结构化综合布线
期刊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学生就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学习兴趣是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原因,如果学生感兴趣,他就会有积极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改善。所以,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
期刊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说:“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角色,如何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至关重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关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创设轻松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突出阅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开发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应让学生倾情于有效性的个性化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生成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期刊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批改得法,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学生主体的行动,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正如:“积累是形成文章的前提,辅导是形成文章的框架,批改是纠正、进步的阶梯,评价是文章成果的体现。”怎样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发挥作文批改的有效作用,把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用得较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
期刊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地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所有的行业。目前信息技术被逐步应用到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已成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1.完善的、多样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2.包罗万象的网络信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