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要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方面的教育,更要关注学生道德品质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更要提高思想重视,维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应该努力探索将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整合,立足于课程教学活动,紧密联系日常实际生活,还要注重做好家校协同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这两方面教育的作用,为小学生的成长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57-0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全面贯彻落实,我国义务教育逐渐开始向着素质教育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希望促进学生们健康的学习成长。德育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所以小学这个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将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整合起来,充分发挥这两方面教育的作用,增强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效。
  一、立足于课程教学活动,全面增强教学效果
  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德育教育工作,开设了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为了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应该注重发挥课程教学的基础作用,探索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德育课程体系中去,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和针对性的分析,从而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孩子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1]。例如在德育课程“正确认识自己”的相关内容教学中,小学德育教师就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分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与他们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中,要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到扬长避短,保持发扬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存在的缺陷,改善问题,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这样就实现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紧密联系日常实际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二者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准备。为了充分发挥这两方面教育的积极作用,还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这些才更有助于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通过与现实生活案例的紧密结合,真正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知识不再那么的枯燥乏味,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塑造了良好的道德品行[2]。教师除了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开展生活化教学,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事件的认识和感受,还应该将教学空间拓展到课外,注重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将知识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将良好的品德和心理健康体现到实际行动中。例如通过组织开展“绿色环保卫士”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都明白了应该约束自己平时的点滴行为,不能随意乱丢垃圾,不要浪费珍贵的水资源,要争当一个环保小卫士,但很多时候在实践活动完成后的一段实践里,学生又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了,导致德育工作的成果付之东流。为此,教师就应该注重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动过程中要与学生互动交流,要让他妈坦诚自己曾经的错误行为,认识到错误的危害,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真正在道德和心理层面进行全面的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家校共同配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这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促进这两方面的充分整合,应该努力做到家校共同配合,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3]。小学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联系学生的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真实表现,比较一下与在校期间的表现是否存在差异,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这样就能共同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注重对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通过促进二者的充分融合,积极探索整合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小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全面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文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149.
  [2]赵广,汪振德.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8):17.
  [3]马用浩.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的融合思考[J].教师,2017(05):5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高校部分大学生消极就业心态表现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现状分析入手,探索基于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基于焦点解决取向,多渠道推广大学生就业心理知识;焦点解决取向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有机融合;构建“五位一体”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关键词】就业心态;焦点解决取向;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HF频段RFID的实名制电子火车票检票系统。该系统采用RFID射频模块,以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提高了火车票的识别速率,缩短了乘客等待时间,利用RFID技术的高安全性从根本上杜绝制售假者仿制出相同的车票的可能性,提高自动化水平,满足了当前铁路高速、高密度的运营需要。同时,RFID火车票的重复利用可以节省大量的纸张等资源,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出重大贡献。
安全是中国核电发展的第一原则。核电标准建设是核电安全发展的前提;先进的核电技术是核电安全性的基础;核安全文化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广泛运用概率安全分析的方
天牛(cerambycids),种类多,食性杂。不仅危害桑树,而且还危害果树和多种林木。被天牛成虫咬食新梢皮层成环状,断水断养,造成枯枝。幼虫蛀食枝干(或根部)木质部,致使树木“千
一、推广应用情况 1992年元月首先在蓬安县龙蚕乡1村3社和8社进行添制笼箱试点。在该乡党政干部的支持下,迅速召开了全乡村、社干部现场大会,经过参观现场到层层宣传发动,很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和家长要求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品德教育,因此,小学教师必须通过关注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课程来改善他们的素质。中国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育的创新,彻底改变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它将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社会基础教育奠定了基础。新的教学理念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现如今,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课程仍存在诸多
鸡西矿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总土地面积2198.18平方公里,总人口81.7万,分为6个行政区,辖10个乡,127个村.全矿区现有12个统配煤矿,2个省营煤矿,69个乡镇企事业办煤矿,原煤年
【摘 要】对于现代学徒制以及教师工作室来讲,两者都是基于现代教学理念发展得出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经费投入不足,企业不愿参与等现实问题,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于这两种模式的特点以及要素进行分析,有效的分析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關键词】教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有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新加坡和泰国,都是位处于东南亚地区,领域比较狭小的国家.特别是新加坡的土地资源相当紧缺,但是经济发展却很迅速,土地管理颇有成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土地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