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物,也修心

来源 :杭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长辈讲从前,跌碎的瓷碗、漏口的汤盆,他们都会小心收起,等着挑担的匠人经过门前,叫住了,修修补补、涂涂抹抹,还能用。
  这门修补技艺,我们叫“锔活”。日本也有类似手艺,使用朱合漆直接粘补,加上金粉,叫“金缮”。金缮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室町时代(1336年),在起初,从茶道世界发端,用于修复价值较高的物品,比如珍贵的茶碗、花器,或一些古董艺术品。不过,近年来,金缮修复越来越多地进入日用品领域,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理念。
  修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果你看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定会明白其中的感受。虽然不那么繁复,道理是一样的。金缮乃至古文物的修复,不仅是技术活,而且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娴熟的手法、无限的耐心和审美的旨趣。器物的缺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怎样利用自己的所知所能恢复它们的原貌,赋予生机活力而且不能偏离突兀,达至浑然天成的意境呢?每一次修补,都是一次考验,也是一场修行。
  修碗修盆修花瓶,补盒补盏补陶器。所修之物,皆是杂器。杂器,是我们每天使用的物,构成了家的基本氛围。久居“庐山”,大概很少有人意识到它们的美。现在,我翻开《金缮》,风格、品味、情趣、光润、温馨、柔和等,我立刻联想到许多赞美它们的词语,这些杂器与光线、环境构成的风韵与雅致,展现了工艺的美感,而在平常的家居生活里,我想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难得用外视的眼光发现习以为常的内在的美。
  我很爱这个场景:三浦产的白萝卜放在颜色相近的白色碗里,汤是浅黄色的,浮着几条萝卜丝,咦,金缮在哪里?仔细看,顺着碗边爬下两条金线。难以发觉,因为早就融为一体,就是物的一个部分,生活的一个部分了。类似的场景也在宇南山女士的年节料理,没有人会认为用破的碗碟招待客人是失礼的,一餐一饭一饮一啄,配著金缮的器物有着格外的风情,与主人的周到心意、客人的默契相通,十分合称。这就是日本工艺“用之美”的要旨,就是民艺大师柳宗悦所强调的健康之美,闲散之美,在“用”里去体会“美”。
  金缮的美,更在于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这些修复后的器具,带着斑驳的伤痕,盘曲冰裂,虬结错杂,不循常规,不羁自由。支离破碎的粉引茶碗,每一道金纹,顺着伤口的断面延淌,是人力无从刻意设计的自如的线条。盘口边沿的补缺,打破了器物原来的固化,再加入的部分化作了“龙睛”,有些仿佛偶然飞至的小虫,甚有动感。面对它们,完好的原物会显得平庸,没有经历一番寒彻骨,哪来可堪回味再回味。有弥补的机会,有新的好的开始,这样的象征或许也能给我们一些安慰。生活固然无常,残缺未必绝望。
  日常器具是为了使用而制造出来的,因大量生产而廉价,不像文物那么珍贵。现在物质已经不再稀缺,随手抛弃的物品越来越多,何必“修复”这样麻烦?花费金钱,而且很可能比原物还贵的价格去修补,值得吗?我想,值不值得,因人而异。也许某物有特别的纪念意义,也许单纯就是因为心爱。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怎么珍惜。改变一些观念,别让废品堆满星球。不要经常那么快消,追求一些坚固,获得一些传承,当后代在拿起某件器物之时,会说道,这是我妈妈、姥姥、爷爷以前用过的呢!为这样的骄傲,欣然而微笑。
  总有些时候,我们希望能拥有一些长情的陪伴。日子在奔跑中有所顿步,因此而安定。
其他文献
邓小平同志讲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杭州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的任务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要落实落实再落实,以“杭铁头”的韧劲、“弄潮儿”的拼劲,逐项完成“施工图”,逐件兑现“任务书”,把既定目标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找对方向,才能事半功倍。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既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重大历史机遇,更是重大实践
期刊
冯骥才先生是文学大家,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描写清末天津卫的市井生活,奇人趣事,写得惟妙惟肖,叫人惊叹不已。他的最新散文集《万物生灵》就像一首闲适诗,娓娓而谈,描摹自然的别样美好。此时,无须向孩子们讲解写作风格与构思技巧,只需要将孩子带入大自然中,看花开,看水流,看鸟飞,听虫鸣,孩子终将被这些自然界的神奇所征服,于是从书本到实践,自动自发地寻求自身情感的愉悦点。  冯骥才的文字大多温暖、阳光,尤
期刊
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邓小平时代》  作者:[美]傅高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  这是一部重要的邓小平传记,读之难忘。邓小平是二十世纪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推动了中
期刊
2018年12月,杭州市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美好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力办好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的奋斗目标。2019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暨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推进会。从“公平普惠”到“优质均衡”,杭州经过长期努力和深入谋划,高高举起建设“美好教育”大旗。  迎来发展新阶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
期刊
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精神,结合杭州实际,研究讨论了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期刊
从临杭的区位优势激发融杭的主动作为,杭州都市圈节点县市正从局部融杭转为全域融杭;正从单项的产业为重点的融杭转为综合性的全方位的融杭;正从独立性县域经济变成一体化都市经济。  主观认识一体化加快了“融杭发展”的进度。节点县市意识到了“融杭发展”的极端重要意义,发展战略更从“接沪融杭”改为“融杭接沪”,出台了加快“融杭发展”的区域规划,突出“融杭发展”之于节点县市全域发展的引领作用,喊出“不是杭州、就
期刊
王晓斌:晓军老师好!十几年来,您总是感受着大众的感受、关注着社会的关注,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传递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从《天使在作战》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到《快递中国》获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您的作品始终为文学界所瞩目,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有何秘诀?  朱晓军:对于写作而言,无非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我认为,比起“怎么写”,“写什么”显然更加重要,小说如此,报告文学更
期刊
OKR颠覆了KPI,成为席卷硅谷、华为、百度、小米等企业的一种新的工作管理法。作者况阳作为中国领先企业——华为OKR导入的操盘手,深度阐述了华为操作OKR的实践,清晰回答了OKR各种实操问题。  100+參考文献和翔实的案例,使这本书在阅读时不显枯燥,且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本书分享了国内顶尖企业华为、阿里的一些实操案例和问题,也让读者颇有思考。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 相信每个江湖梦里都有这样一个画面:“发哥和章子怡两人在竹海中比剑,跳跃追逐在树梢上,衣袂飘飘,轻灵飘逸……”《卧虎藏龙》里的那片竹海有着我们对“江湖悠远”的最好想象。这片竹海正是安吉的竹海,电影里是侠士归隐的空灵山野,如今是城市人群梦寐以求的度假地。  每当焦躁不安的时候,便想着去山里住几日,这家藏在半山腰上的民宿——简爱,则完美地成全了你心中的那个江湖梦。举目四望,是烟
期刊
培育和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对杭州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建设提供好样板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智能制造产业相关的科技人才是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是杭州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希望所在。产业发展,人才先兴,杭州始终坚持对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并重。然而,聚焦杭州智能制造产业的人才现状,供求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突出,科技人才引育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难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