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园洛阳”课程传唱千年音韵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在我们耳畔回响;中華经典的万世情怀,在我们心头荡漾。吟诵经典,让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让华夏文化撑起中华儿女人格的脊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小学生朗读、吟诵能力培养受到重视,良好的朗读、朗诵能力日益成为学生的必备能力。以“说好普通话,传承中华经典”为着力点,以朗诵和讲解为主要方式,着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北窑回民小学开设了“诗园洛阳”诵讲课程。
  课程背景。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北窑回民小学创办于1950年,占地9864平方米。2010年,区委、区政府投资300万元对学校进行重建,新建教学楼2756平方米、操场4200平方米,学校各种功能室硬件设施均达到国家标准。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50余人,教职工34名。秉承“诚信 仁爱 自信 明理”的校训,学校着力打造“志趣”课程体系。
  学校以“敬业 奉献 严谨 笃行”的教师文化,涵养了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北窑回民小学教育人。近几年学校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已有省级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其中语文学科有10人次先后获得省市级优质课及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学生多次在区级诵读比赛中取得佳绩。2016年,学校成立了“诗园洛阳工作室”。
  课程理念。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学校开设“诗园洛阳”诵讲课程,用丰厚的传统经典文化来浸润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培养学生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对引导提高学生文化审美体验能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及情感沟通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诵读是体会语言之美的重要途径。汉语抑扬顿挫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是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诵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民族语言的音韵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诵读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诗园洛阳”诵讲课程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诵读表演训练,提升趣味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让诵读成为经典的校本课程,通过诵读经典诗文,营造和谐、人文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了解经典诗文中的智慧与精髓,不仅可以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课程目标。课程以“说好普通话,传承中华经典”为出发点,以朗诵和讲述为主要方式,着力提高全校师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该课程根植中华经典文化,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体现“立德树人”教育宗旨,让学生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
  课程以朗读“部编”1-6年级语文课文、吟唱义务教育小学阶段75首古诗词、朗诵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经典、传承文化。通过朗诵、演讲、讲述经典诗词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朗诵、演讲素养。
  学校以丰富的视听文化资源为支撑,打造经典文化浸润下的校园文化特色,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语文能力。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其做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的人。
  古人喜欢诵读、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如痴如醉。通过饱含深情的吟诵,能使人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字之美、感受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在感受母语音韵美的同时,涵养精神世界,丰厚古诗词文学素养,从而实现以美育人。
  校园里、廊柱间、教室中,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处处洋溢浓浓诗情,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诗园洛阳”诵读课程正在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他文献
柳州市民族实验小学是柳州市弯塘小学教育集团的总部,于2016年8月建校,现有36个教学班,1645名学生,专任教师54人, 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1人,少数民族学生516人,涵盖广西11个少数民族。学校在秉承集团“教学生六年为学生着想一辈子”办学宗旨的同时,将“民族情怀·世界眼光·现代素养”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追求。让学生成为一颗颗饱含着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民族自信的种子在中国西部边陲——广西,这片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教师对党的教育方针内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情况、教师状况、历史沿革、文化积淀等对校情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然后围绕培养目标设置、建设学校课程体系。培养目标要通过每一门学科课程来实现,学校的每一门学科课程目标又要通过实施具体每一节课来实现
哈尔滨市公园小学校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是一所老城区内的老学校,有近两千名学生、一百余位教职工。学校几代人坚守教育理想,怀着对教育规律的敬畏,寻求最“真”的教育。歷经多年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教育底蕴,形成了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  循教育本真,确定办学思想  学校如同一列前行的火车,办学思想就是我们的方向。在办学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遵循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教育学校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基础教育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  新时代国家持续加大基础教育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当前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纸质阅读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通过调查了解到,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普遍存在以电视、手机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只爱口
社会情感学习SEL课程,是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新安街小学在“生长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课程着眼于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集体意识及集体适应能力,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而全面发展。  课程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了回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在教育上就要办“更好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这需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