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陈子展教授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ongying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做助教时,陈子展(1898—1990)先生是中文系主任。他有名著《唐宋文学史》和《诗经直解》等。前此,同学邵文绅向我介绍:陈先生为人耿直,他的治学之道是“不京不海不江湖”,他批评过自称“京派”的傅斯年的“霸道”,也批评过一些自称“海派”的学者的观点“不正确”,更反对用江湖义气拉帮结派在学术问题上排斥异己。他30年代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引过黄庭坚诗文:“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这引起许多人注意。
  子展先生曾为送好友黄芝岗去桂林写赠七律一首:“仓圣造字闻鬼哭,文章遭忌岂无由!秀才不畏狂言罪,词客宁为感愤休。肯以一春谈水怪,还将十载作山囚。怜君独向南荒去,云水遥遥世路悠。”此诗同情好友因文字惹祸被贬,但实际也是表达了自己的为人之道,并为好友抱不平。
  我仰慕子展先生的学识渊博和为人直率坦诚,对他颇为尊敬。当时复旦新闻系曹亨闻教授主持办《现实》杂志,陈子展先生是刊物上开专栏的教授之一,我常代曹教授去他处取稿,他写的杂文小品风格独特,寓意不凡,取来一字不改就可发排,他曾幽默地说自己:“生平从无得意之事,但得意就麻烦了!”也说:“我骂人也凶,但我从不害人,更不吃人!”他是湖南长沙人,对学生运动一直持支持态度,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不满。
  1950年秋天时节,我在上海市总工会文教部工作。上海市总工会成立劳动出版社,我们想为工人专门编一本通俗的小字典以提高产业工人的文化。我为此数次去江湾教授宿舍看望陈先生,请他主编,他慨然承诺,只可惜这字典后来未能如愿编成。当时他仅住一间屋,除了陈旧的床、桌子等,帐子也旧,生活设施简陋,除书之外,箱柜均少。他夫人已逝,但室内挂着遗像,遗像两侧是他亲笔所写的一副挽联:“累汝患难相从,数十年如一日;嗟余情怀难续,黄泉下重相见。”我为之深深感动,所以背诵下来至今不忘。
  子展先生是位老革命。1927年湖南“马日事变”时,他站在与军阀作斗争的最前列,与徐特立、谢觉哉、李维汉等被同案通缉。谢觉哉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但据说,因为来不及宣誓,就不算正式的党员。他始终在复旦艰苦教学,成了二级教授,但1957年“反右”时遭错划成“右派”,降为四级教授。于是他蓄起长须,潜心研究《诗经》与《楚辞》,完成了《诗经集解》、《楚辞直解》两部大著,用一种奋斗的学术精神支持自己生活下去。但他从不违心检讨及认错,直到“改正”。“文革”后,他已是八十高龄,头发稀少,视力极差,但依然研究国学,给人仙风道骨的印象。这些年来,复旦大学出版的报刊上常有人写文章怀念他,复旦人都知道并尊重这位特立独行的老教授。
  (作者为四川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
  责任编辑 张 鑫 杨之立
其他文献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9月在山西临汾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上,制定了慢性非特
以上海市胸科医院为研究背景,构建了面向服务质量的系统服务评价体系,通过信息系统对不同使用阶段的用户进行调研、反馈数据,实证分析了信息系统对服务流程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科研管理部门的服务满意度,使科研管理工作更有序和高效,为医院深化科研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撑。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肝炎肝硬化中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方式(古拉定
中医药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作用的探讨李海燕,钱林生,薛艳萍,卞寿庚目前,联合化疗被公认为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完全缓解率已达60%~80%以上,完全缓解后按计划维持强化巩固
酸枣仁总皂甙(ZS)是中药酸枣仁提取的有效成分。本研究通过小鼠常压缺氧及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探索 ZS 对脑缺氧及缺血损害的脑神经元的作用,为该药治疗脑神经系统疾
本文对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为主要功能的中药复方脑血宁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脑血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有一定的直接或(和)协同治疗作用(P<0.05),加速了神经
雷公藤氯内酯醇(Tripcholorlide,T_4)是雷公藤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及抗生育活性,其相关效价较雷公藤多甙强100~200倍。近年来,有关雷公藤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
期刊
现今的中国美术学院理念传承,院系重组,学科拓展,实现了学校历史上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三层三部十学院"的办学格局,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一人双环六学科"的学科构架,美术学学
期刊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婴幼儿腹泻病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中医分型与CT分析张燕华,李春生,鲍淑德,张海萍为了探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分型及CT影像之间的关系,笔者收集1994年5~11月本病患者42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