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平凡人,有那么令人沮丧么?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对话。那是一所较著名的大学,我被邀举办讲座。对话是在五六百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我觉得,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
   我已经忘记了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然而,此后我常思考一个人的平凡或不平凡,这一点却是真的。平凡即普通。平凡的人即平民。《新华词典》特别在括号内加注——泛指区别于贵族和特权阶层的人。
   做一个平凡的人真的那么令人沮丧么?倘若注定一生平凡,真的不如三十五岁以前自杀么?我明白那位大一男生的话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往高处走”的愿望,虽说得郑重,其实听的人倒是不必太认真的。
   但我既思考了,于是觉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近十年来,一直所呈现着的种种带有文化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国还只不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阶段,在中国人普遍还不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文化,未免过分“热忱”地兜售所谓“不平凡”人生的招贴画了,这种宣扬几乎随处可见。

2


   而最终,所谓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质量,差不多总是被归结到如下几点——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有着多少资产,于是社会给以怎样的敬意和地位,于是,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样怎样的女人……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也很盛行过同样性质的文化倾向,体现于男人,那时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位子、票子、女子。一个男人如果把以上这些都追求到了,似乎就算是摆脱平凡了。
   同样年代的西方文化,也曾呈现过类似的文化倾向。区别乃是,在他们那儿,这只是花边,是文化的副产品;而在我们这儿,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却仿佛渐成文化的主流。
   这一种文化理念被反复宣扬,折射着一种耐人寻味的逻辑:谁终于摆脱平凡了,就理所当然地是当代英雄;谁依然平凡着甚至注定一生平凡,就是狗熊。
   并且,还有俨然代表“文化”的文化人和思想特别“与时俱进”的知识分子,话里话外都在帮衬着造势,暗示出更伤害平凡人的一种逻辑,那就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已然到来,多好的时代!许许多多的人不是已经争先恐后地不平凡起来了么?你居然还平凡着,你不是狗熊又是什么呢?
   一点儿也不夸大其词地说,这是一种文化的反动倾向。这是漠视甚至鄙视和辱谩平凡人之社会地位以及人生意义的文化倾向,是反众生的,是与文化的最基本社会作用相悖的,是对于社会和时代的人文成分结构具有破坏性的。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下一代,如果普遍认为如果最晚在三十五岁以前不能摆脱平凡,便莫如死掉算了,那是毫不奇怪的。
   人类社会的一个真相是,而且必然永远是——牢固地将普遍的平凡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确立在第一位置,且不允许它被其他任何因素动摇或颠覆。这乃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的不二立场,像平凡人们的社会地位的第一位置一样神圣。
   当然,这里所指的,是那种极其清醒、冷静、客观、实事求是的,能够在任何时代都“锁定”人类社会真相的文化,而不是那种随波逐流、嫌贫爱富、每被金钱左右得晕头转向的文化。
   那种文化只不过是文化的泡沫,像制糖厂的糖浆池里泛起的糖浆沫。造假的人往往将其收集了浇在模子里,于是“生产”出以假亂真的“野蜂窝”。文化的“野蜂窝”比街头巷尾地摊上卖的“野蜂窝”对人更有害。后者只不过使人腹泻,而前者紊乱社会的神经。

3


   中国古代,称平凡的人们亦即普通的人们为“元元”;佛家形容为“芸芸众生”;在文人那儿叫“苍生”;在野史中叫“百姓”;在正史中叫“人民”;而相对于宪法叫“公民”。没有平凡亦普通的人们的承认,任何一国的任何宪法都没有任何意义,“公民”一词也将因失去了平民成分而变得荒诞可笑。
   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思想家们,关注并体恤“元元”们的记载举不胜举。怎么,到了今天,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的某些下一代,不畏死,而畏“平凡”了呢?
   我曾问一位同行,他是怎么走上文学道路的,他答曰:“为了出人头地,哪怕只比平凡的人们不平凡那么一点点。而文学之路是我惟一的途径。”见我怔愣,又说:“在中国,当普通百姓实在太难。”
   屈指算来,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十几年前我认为,正像他说的那样,平凡的中国人平凡是平凡着,却十之七八平凡又迷惘着,这乃是我们的某些下一代不畏死而畏平凡的症结。
   于是,我联想到了曾与一位美国朋友的交谈。她问我:“近年到中国,一次更加比一次感觉到,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我说:“也许大家心里都在怕看一种平凡的东西。”
   她追问:“究竟是什么?”
   我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她惊讶地说:“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可倒是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的。你们中国人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
   我告诉她,国情不同,故所谓平凡之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不能同日而语。我说你是出身于几代的中产阶级的人,所以你所指的平凡的人,当然是中产阶级人士。中产阶级在你们那儿是多数,平民反而是少数。

4


   十几年前,我伴随两位老作家出访法国,通过翻译与马赛市一名五十余岁的清洁工交谈。我问他算是法国的哪一种人,他说,自然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我再问他羡慕那些资产阶级么,他奇怪地反问,为什么要羡慕?
   是啊,他的奇怪一点儿也不奇怪。他有一幢带花园的漂亮的二层小房子;他有两辆车,一辆是环境部门配给他的小卡车,一辆是自己的小卧车;他的工作性质在别人眼里并不低下,每天给城市各处的鲜花浇水和换下电线杆上那些枯萎的花来而已;他受到应有的尊敬,人们叫他“马赛的美容师”。
   所以,他才既平凡着,又满足着。甚而,简直还可以说活得不无幸福感。
   我也联想到了德国某市那位每周定时为市民扫烟囱的市长。不知德国究竟有几位市长兼干那一种活计,反正肯定不止一位。因为有另一位情况相似的市长到过中国,还访问过我——他除了给市民扫烟囱,还是作家。
   他会几句中国话,向我耸着肩诚实地说,市长的薪水并不高,所以需要为家庭多挣一笔钱。那么说时,他一点儿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马赛的一名清洁工,你能说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么?德国的一位市长,你能说他极其普通么?然而在这两种人之间,平凡与不平凡的差异缩小了,模糊了,因而在所谓社会地位上,就接近实质性的平等了,因而平凡在他们那儿不怎么会成为一个困扰人心的问题。
   当社会还无法满足平凡人们的基本愿望时,文化中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就应时时刻刻提醒社会来关注此点,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不平凡的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来刺激前者。
   尤其是,当平凡人们的人生能动性,在社会转型期受到惯力的严重甩掷,失去重心而处于茫然状态时,我们的文化,也不可错误地认为他们已经不再处于社会第一位置了。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平凡而普通的人们,永远是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意义,都首先是以他们的存在为存在的先决条件的。
   一半以上不平凡的人皆出自平凡的人之中,这一点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因而平凡人们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成为不平凡人们的心理基因。

5


   倘若文化暗示人们平凡即是失败,的确能使某些平凡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变成较为“不平凡”的人;而從广大心理健康、乐观豁达的平凡人们的阶层中,也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较为“不平凡”的人。
   但是,后一种“不平凡”的人,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将比前一种要优良许多。因为他们之所以“不平凡”起来,并非由于害怕平凡,所以即使是“不平凡”以后,他们也仍会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
   而一个由连不平凡的人们都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的人们组成的国家,它的前途才真的是无量的。
   而文化如果不去关注和强调平凡者们应处于第一位置的社会地位——尽管他们看上去很弱,似乎已不值得文化分心费神,那么,这样的文化,也就只剩下最后一件事可做了:
   忙不迭地、不遗余力地去为“不平凡”起来的人们大唱赞歌,并且在“较高级”的利益方面与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对他们之中某些人“不平凡”之可疑视而不见。
   这乃是中国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界、思想界的一种势利眼病……
其他文献
十年前,我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时,被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也被主人公石神的爱情观打动。而现在再看这个故事,却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妥当,就连石神的爱情观,也觉得有一点恐怖。  石神是一心一意沉浸在数学世界里的天才,生活在极度孤独之中,在他对人生感到绝望的时候,隔壁搬来了母女俩,她们的欢声笑语拯救了他。后来,那位年轻母亲靖子被前夫暴打,失手杀死了前夫,石神主动找上门去,设下瞒天过海之计,甚至不
“你以为,你逃得掉么……”古老而沙哑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在天空中盘旋。  空猛地睁眼,四周一片迷茫,无边无际。  “这是哪里?你是谁?”空向着天空大喊。  那声音沉默了一会,带着威严的语气重新响起,却又夹杂着一丝惋惜,又似哀叹。  “注定是要承受这一切的啊……其实也都一样,不过是一个空虚的肉体、漂泊的灵魂。命运,早就被牢牢套住,该怎么逃?”说着,一道黑影从远处渐渐走近,愈发清晰起来。  那是一只黑猫
乔治·桑,1804年出生于巴黎。在同时代人的眼中,她的生活方式惊世骇俗。她靠写作养活自己,和丈夫离婚,与男人和女人恋爱。她独立生活,我行我素地穿梭于巴黎和法国其他地方——高兴时经常穿男装,抽雪茄也是常事。她质疑社会,拒绝社会的性别分类。在一个普遍认为只有男人才该拥有职业生涯和野心,并实现自我愿望的世界中,她是成功的。   高尚的知性主义贯穿于“披头族”的目标和态度中,而艾伦·金斯堡的眼镜是对它的
1988年的元旦对于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天晚上,我买了两张票,请哈文看演出。她还真来了。站在一片核桃林旁边,我说:“哈文,我是个很认真的人。我爸说,让我上大学找个女朋友,我看你挺好的,就愿意你当我女朋友。凭我这条件,你吃亏吗?要么你现在就宣判我‘死刑’,我就再没这念想了,天涯何处无芳草,要么你就……”本来我是打好腹稿的,说着说着就即兴发挥了,最后一弯腰,从地上拔起一朵野花,“你要是同意,就把这
搞笑的胖子  事实上,从古至今,胖子撑起喜剧的半边天,而且他们无须说什么、做什么,只要足够胖。因为胖而引人发笑的传统,可以追溯到电视和电影发明之前的数百年:舞台时代的喜剧演员里,胖子总是最受欢迎的那个,只要他走上台来,观众席里就已经升起隐隐的笑声。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大银幕、小银幕全面登场,娱乐领域的载体改头换面,可是胖子的喜剧效果依旧只增不减:美式传统喜剧里,从动画片《恶搞之家》《辛普森
1  小学时,母亲是如何逼我读书,而我又是如何不肯读书、老想着打棒球,一直是我最深的记忆,也是我们母子之间的较量。  邻居大婶看我那么爱打棒球却没有手套,觉得我可怜,于是在我生日时偷偷帮我买了棒球手套。  但母亲根本就不准我打棒球,就连拥有手套也会惹她生气。  我家只有两个房间加一个厨房,一个房间四叠半,另一个房间六叠。根本没有“自己的房间”这类时髦玩意,没处藏手套。  不过走廊尽头,有个勉强算是
苏妄言:参加婚宴,被同桌一个不太熟的已婚人士问:“每次喝喜酒有没有一种想结婚的冲动?”我想了想认真回答:“你每次参加别人葬礼有没有一种想死的冲动?”然后我全程安静地吃了一顿饭……  慕容复:今天去个陌生的路口值班,我准备趁着车流量少时练习一下变换红绿灯。结果发现钥匙打不开路边信号灯控制器的箱子……正当我庆幸自己未雨绸缪的用力硬撬时,对讲机里的领导突然问我在路边做什么?我照实回答后,领导说:“提前练
每年秋天,我们一家人都会回到老家。对我而言,老家就意味着村后一座月牙山,村前一条庄浪河,还有横亘在山、河之间的那一片沃野。坐在山上,迎著风可以远眺蜿蜒的河流与火。下到河里,可以捞起两条指头粗的泥鳅,还能听到池塘芦苇丛里一片聒噪的蛙声。  记忆最深的还是秋天的故乡。田野里处处弥漫着丰裕的气息。麦收后的田地被整饬一新,泥土享受着阳光的抚摸,慵懒而疏松,散发出秋天独有的温糯的气味。黄灿灿的玉米棒子从地里
是鷂鹰教会歌声游泳  是歌声追溯那最初的风  我们交换欢乐的碎片  从不同的方向进入家庭  是父亲确认了黑暗  是黑暗通向经典的闪电  哭泣之门砰然关闭  回声在追赶它的叫喊  是笔在绝望中开花  是花反抗着必然的旅程  是爱的光线醒来  照亮零度以上的风景  李洋摘自“中华诗库”
电影《飞驰人生》的主人公张驰要跑一个拉力赛,可是没有领航员。一般可以认为他栽定了,领航员是赛车手的眼睛,巴音布鲁克魔鬼赛道,1462道弯没人能背下来。  但是张驰就背下来了。电影里是这么说的: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100米,赢不了100公里。你问我绝招,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我每天在脑海里开20遍,5年,36500遍,我能记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