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就像塑料花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的元旦对于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天晚上,我买了两张票,请哈文看演出。她还真来了。站在一片核桃林旁边,我说:“哈文,我是个很认真的人。我爸说,让我上大学找个女朋友,我看你挺好的,就愿意你当我女朋友。凭我这条件,你吃亏吗?要么你现在就宣判我‘死刑’,我就再没这念想了,天涯何处无芳草,要么你就……”本来我是打好腹稿的,说着说着就即兴发挥了,最后一弯腰,从地上拔起一朵野花,“你要是同意,就把这花接过去,不同意就别动。说吧,就这么点事儿,简单!”
  闷了好一阵儿,她都没说话。最后,她一伸手,把花拿走了。一朵野花,就这么改变了李咏的一生。
  1989年春节,我这个丑女婿上门去啦。哈文提前透了口风给我,她爸是个大孝子,搞定她爸,首先要搞定奶奶,奶奶高兴,全家高兴。
  坐火车到宁夏已是傍晚,第一件事就是拎着礼物去三伯家看奶奶。奶奶长,奶奶短,嘴儿是要多甜有多甜。奶奶欢喜得不得了,拉着我的手不放。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中央电视台,本来是一件大喜事,谁承想,还没摸清楚央视大楼里面是什么样,我在顺义接受完十天保密培训,就直接被发配到西藏电视台播《西藏新闻》去了,一去就是一年。那年我23岁,一个人在西藏,开始读尼采,又开始每天一封信,倾诉思念,倾诉孤独。
  终于等到快要回来的日子了。而此时,近乡情怯。积蓄已久的思念、爱恋、渴望竟然全部化作了不安和不自信:一年没见,这姑娘不会早被别人“骗”走了吧?
  我订好了回程的机票,却特意没有告诉她时间。飞机在首都机场落地后,我便开始一路马不停蹄。我先去“四联”理发,又变回原来的小分头。接着回去洗澡、刮胡子,换上新衣服、新袜子,连脚趾甲都剪得干干净净。然后坐地铁到西单,在华威商场买了一枚蓝宝石戒指,又在一家花店买了99朵玫瑰,仔仔细细包好,庄严地捧在怀里。最后,我赶到长途汽车站坐小巴直奔天津。为什么不坐火车?火车倒是便宜,但太慢了,我等不及啊。
  车到天津,已是暮色时分。我来到哈文的宿舍门前,沉住气听了听,屋里没有声音。我举起手,在门上轻轻敲了三下。没人理我。随后又敲三下。“谁呀?”哈文的声音,有点儿不耐烦。
  我直到今天还依然记得那一刻我心中的忐忑。我怕啊,生怕她对着门外,喊出另一个男人的名字。我不吭声,屏着一口气。紧接着听见屋内有人在“咚咚咚”一溜儿小跑。“吱扭”一声,门开了。
  她还是短发,比过去胖了点儿,脸上起了几个青春痘。我皮肤黝黑,两腮凹陷,衬得一双小眼儿炯炯有神。一年里瘦了四斤,倒是不多,但全瘦脸上了。
  “我回来了。”相视半晌,我说。流泪的不是我,而是她。她的泪水把我的心都化了。這99朵玫瑰,此时可真多余啊。想拥抱她,都腾不出手。
  很快,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结婚了,结婚的意思就是我们再也不想分开。西藏一年,我们的感情真被折磨苦了,心被揪得疼了。所以接下来,我们如胶似漆地生活了十年。
  到了第十个年头上,哈文主动提醒我,两个人过日子有些无聊,家里太清静了,我是老李家的独子,总该有个后代云云。好家伙,这么一说,我责任就大了。那赶紧的,现在就“盖工厂”,“搭生产线”,咱造人开始!然后就有了我们的女儿。
  结婚17年,我对哈文是越来越怕。有些事她不允许,而我却做了,比如喝酒,就得央求所有的目击证人替我保密。我怕她,只要她一瞪眼,一生气,我顿时就像老鼠见了猫,把自己缩到最小,或者干脆消失;我怕她,一百次争吵,一百次是我认错;我怕她,男人向自己心爱的女人认错是一种美德。我还给自己的美德想了个寓意深远的说法:成熟的稻子总弯腰,我弯腰,因为我成熟。我怕她,是因为我爱她。
  我问朋友:“你把自己的老婆比作什么花?”怎么说的都有:玫瑰、百合……
  我慢悠悠地说出我的答案:“我的老婆,我把她比作塑料花。”闻者皆惊。
  “塑料花,很普通,但永不凋谢,摆哪儿是哪儿。”我解释道。
  对我来讲,爱情是无限期的,就像塑料花的花期一样永恒。
其他文献
父母双职工,据说一岁就送我进保育院。  钢铁厂的保育院就在厂里,浸染在浓浓的焦炭味和铁锈味中。  很寂寞。似乎只有阿姨,没有老师。阿姨忙着做饭洗碗擦地,不和孩子说话。  我记得我成天成夜地不睡觉,扒着铁栏杆看深夜的高炉。好多个高炉,有的冒红光,有的冒紫光。我能一看好几个小时,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  到了子夜时分,会有漂亮的年轻妈妈趁着休息,来给孩子喂苹果吃。她们穿着宽大的蓝色工服,用一把秀气的小调
什么样的清醒将会来临  【俄罗斯】叶夫图申科  王守仁/译  什么样的清醒将会来临,  我们的良心以后对我们会多么严峻,  如果有人在餐桌旁表示坦率,  而我们却没有觉察出敌人的奉承。  可怕的是不吸取任何教训,  出于热心过分的警惕,  再一次把不干净的愿望  加给叛逆的但是纯洁和幼稚的心。  热心于怀疑——不是功勋。  盲目的法官——不是人民的仆人。  比认敌作友更为可怕的,  是匆匆忙忙把朋
稍微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从上初中开始到现在,我玩了十多年的游戏。游戏是我持续时间最长,还一直保持着极高热情的爱好。准确地说,我不单纯是喜欢游戏能给我带来的快乐,我喜欢游戏,就像大多数人喜欢看书、喜欢看电影一样,把它当做一种现实世界里的梦想之地去热爱。  我也一直相信,很多和我一样在游戏圈里泡了好几圈的老玩家,或多或少会有几个关于游戏的故事,这些故事里可能有他们带着中二气息的青春,
自从去年 7 月辞职以来,我真是切身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绿色小轿车效应”。朋友圈里一波一波接連辞职的就不说了,连出来旅游住个青年旅舍都能遇到同道中人。到底是我体质太奇葩,还是因为我们第一批 90 后已经荣升“全中国最爱辞职的一群人”?  凭我对身边这些同龄人的观察和了解,我觉得我们这群人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高度关注自身情绪,而且很容易陷入情绪低谷。暂且不论这点是好是坏,我只能说每一代人的性格一定会忠
都说选专业需谨慎,因为它关乎你的人生走向、前途和钱途。  但事实上,就算你如何绞尽脑汁地为自己选一个相对满意的专业,你也没办法左右专业自身的命运。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有416个专业将被撤销。  据青塔整理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前,我国高校撤销专业并不多,基本都在100个以下,而从2015年开始,撤销数量大幅上升,近四年撤销专业数量分别为20
对我来说,去医院和去健身房最大的障碍,就是迈进大门的那一刻,我会忽然觉得身体就不属于自己了。每年的健康检查尤为明显——从眼耳口鼻喉到五脏六腑,看着单子上的需检查项目被一项项打钩,身体早就“四分五裂”了。“我”被拆卸成好多个独立的部分,连身体最私密的地方都要像物品一样被陌生的专业人员仔细观察。整个过程谈不上舒适感,更没有安全感。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提起医院,心中都隐隐带有抵触情绪。  做完健康检查,报告
凜冬已至。  那片生死未卜的维斯特洛大陆,那个未知其主的铁王座,终于又回来了。
十年前,我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时,被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也被主人公石神的爱情观打动。而现在再看这个故事,却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妥当,就连石神的爱情观,也觉得有一点恐怖。  石神是一心一意沉浸在数学世界里的天才,生活在极度孤独之中,在他对人生感到绝望的时候,隔壁搬来了母女俩,她们的欢声笑语拯救了他。后来,那位年轻母亲靖子被前夫暴打,失手杀死了前夫,石神主动找上门去,设下瞒天过海之计,甚至不
“你以为,你逃得掉么……”古老而沙哑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在天空中盘旋。  空猛地睁眼,四周一片迷茫,无边无际。  “这是哪里?你是谁?”空向着天空大喊。  那声音沉默了一会,带着威严的语气重新响起,却又夹杂着一丝惋惜,又似哀叹。  “注定是要承受这一切的啊……其实也都一样,不过是一个空虚的肉体、漂泊的灵魂。命运,早就被牢牢套住,该怎么逃?”说着,一道黑影从远处渐渐走近,愈发清晰起来。  那是一只黑猫
乔治·桑,1804年出生于巴黎。在同时代人的眼中,她的生活方式惊世骇俗。她靠写作养活自己,和丈夫离婚,与男人和女人恋爱。她独立生活,我行我素地穿梭于巴黎和法国其他地方——高兴时经常穿男装,抽雪茄也是常事。她质疑社会,拒绝社会的性别分类。在一个普遍认为只有男人才该拥有职业生涯和野心,并实现自我愿望的世界中,她是成功的。   高尚的知性主义贯穿于“披头族”的目标和态度中,而艾伦·金斯堡的眼镜是对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