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间口腔护理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早期预防和减少白血病患者的口腔感染安全度过感染期。方法:制定白血病患者口腔护理措施。结果:减少和治愈了白血病患者的口腔感染。结论:施行口腔护理措施,可早期预防和减少白血病患者的口腔感染几率。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缺乏;口腔感染;口腔护理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白血病患者的发病主要是体内的白细胞增值失控、自我更新增强、分化障碍以及凋亡受阻等引起,细胞停滞在不发育的阶段。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最佳手段,但是许多患者因经济或供体原因无法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仍是大多数白血病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化疗能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但是化学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特别是代谢增殖旺盛的,中常伴有发热、脱水等,使口腔唾液浓缩、变稠,口腔黏膜清洁作用丧失,自洁能力下降,细菌迅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使堆积于齿缘软垢及嵌塞于牙间隙和龋齿内的食物发酵腐败,产生吲哚、硫氢基和氨类物质等,引起口腔肿胀、溃疡、糜烂。据文献报道,大剂量化疗后约75%的患者发生明显的口腔溃疡,当大剂量应用抗代谢化疗药时,患者常在第3~5天开始出现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甚至溃疡,疼痛剧烈。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导致健康状态不良及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全身性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粘膜的感染和加强对此类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回顾2013年7-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间的口腔情况和护理工作,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合并粒细胞缺乏患者78粒,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粒,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例。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为粒细胞缺乏
  1.2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7-35天后有74粒患者粒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2粒自动出院,2粒颅内出血死亡。其中出现口腔感染的19粒。
  1.2临床表现
  牙龈增生、肿胀,也可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等部位,看到局部黏膜稍显苍白,中等硬度,无疼痛性的隆起或牙龈苍白,局部暗红色瘀血。口腔溃疡的分度参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划分为IV度:(1)I度,口腔粘膜出现红斑、疼痛,不影响进食;(2)II度,VI腔粘膜出现红斑明显,疼痛加重,有散在溃疡,能进食半流质饮食;(3)III度,口腔粘膜溃疡及疼痛II度明显,只能进食流质饮食;(4)IV度,疼痛剧烈,溃疡融合成片状,不能进食。
  1.3机制
  骨髓造血及免疫抑制大剂量化疗后,骨髓造血及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抑制,粒细胞减少,导致机体抵抗力急剧下降,易受到感染。细胞毒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直接破坏口腔粘膜屏障,通过抑制DNA合成而影响细胞再生、成熟和修复过程,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溃疡和糜烂所致疼痛使口腔运动减少,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引起口腔感染。强烈的化疗可加重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化疗可使感染发生更加频繁和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机会。大量長期应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调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条件致病菌即可致病。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又可导致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的发生。最常见的为口腔霉菌感染。
  2口腔护理的方法
  日常的清洁护理:(1)患者在初次化疗前对化疗及化疗后并发症缺乏了解。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化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对预防口腔溃疡非常重要;积极主动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化疗前检查患者口腔是否有炎症、龋齿,避免加重口腔溃疡,应先治疗口腔龋齿、炎症再进行化疗。多饮水,多进食蔬菜水果,以促进化疗药物的排泄,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尽量避免佩戴口腔器具,应戒烟、戒酒。必要时戴口罩以减少细菌侵入。((2)必要时用棉签或棉球蘸生理盐水或苏打水在口腔内容易积存污物处擦拭。清督促患者每天用软毛牙刷刷牙3次,动作轻柔。对于血小板低下或已发生口腔溃疡者忌用牙刷,当进食和呕吐后,用冷开水漱口。或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和使用的化疗药物等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漱口,每次20s以上,且从化疗当天开始。经常做张口示齿运动,使口腔粘膜皱壁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生长环境。牙易网(http://www.kq35.com/)_=}?e(3)口有义齿者应取下义齿放在清水杯中保存,禁用热水浸泡。(4)禁止化疗患者抽烟,鼓励咀嚼,促进细胞活动,促进唾液分泌。昏迷患者不能张口,用开口器撑开口腔,器具要每用1次清洁1次。操作者操作前、后要洗手。用的棉球不可过湿,且要经过高压灭菌。(5)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及用药情况选择合理的漱口液,如对口腔pH值偏酸性的患者用碳酸氢钠液漱口,对大剂量甲氨蝶呤(简称MTX)化疗患者用含亚叶酸钙的漱口液与含抗生素的漱口液交替使用。饱和生理盐水漱口可达到有效杀菌的目的,制霉菌素漱口液可预防真菌感染。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时间选择在睡前、晨起、用餐前后,漱口时应使漱口液在口腔内充分与牙齿接触,并保留15-20分钟,利于冲洗口腔各个部位,也使漱口液充分达到抗感染的目的。随时监督患者的执行情况并评估其疗效,适时调整护理措施。
  3感染时的护理方法
  感染时的护理:口腔溃疡患者感觉疼痛时,在漱口液中加人一定比例的利多卡因可有效缓解疼痛。在疼痛剧烈或进食前含漱溃疡处而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丁晓萍研究显示,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悬液能有效治疗血液病化疗所致的口腔粘膜溃疡,对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口腔粘膜溃疡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常规口腔溃疡药物。研究显示用金因肽或贝复剂(主要成分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口腔溃疡区域的粘膜,治疗有效率达95.5%,明显优于常规口腔护理。特别是碘伏可在口腔护理中广泛应用,碘伏液是由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制成的水溶液,对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有广谱杀菌作用并能维持较长时间,性质温和、无毒、无味、无致敏性,对粘膜无刺激性,还有清洁作用指导患者在使用漱口液之后用碘伏纱布湿敷溃疡面可以加快其愈合。王仲迪等用碘伏治疗口腔溃疡治愈率达100%。碘伏是临床常用的消毒剂,安全性较高,对粘膜不着色,感觉无痛苦,且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其他文献
摘要:妇科腹腔镜手术以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为绝对优势,越来越广的在妇科领域开展,如何做好妇科腹腔镜术前及术后患者的护理成为现在妇科专科护士的新课题,为患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是护理人员的责任。而全面而系统的健康教育、术前及术后的医护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手术;护理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盆腔粘连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等优点
期刊
摘要: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推广,全面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护理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放射科优质护理方案报道如下:  关键词:优质护理;体会  放射科护士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门诊护士长)和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产生。  3、做好放射检查患者的基本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组32例垂体瘤单鼻孔经蝶手术切除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针对术后较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18例出现尿崩症;5例术后脑脊液鼻漏;3例并发水电解质紊乱;无视力视野症状加重,无颅内血肿及死亡患者。结论:针对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早期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
期刊
摘要:研究儿童群体性接种时的心理状况。在接种时加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避免群体接种引起的心因性反应,杜绝预防接种事故特别是群体性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减少异常反应的发生以及可能引起的纠纷,确保群体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安全接种,达到提高群体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提高有效接种率,扩大和巩固基础免疫成果,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完成计划免疫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群体接种;心理护理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临床解脲脲原体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和指导,针对患者的症状及心理,探讨针对解脲脲原体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出更加适合解脲脲原体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患者康复,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护理;心理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U)UU是一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通常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如,男性尿道,阴茎包皮和女性阴道中
期刊
便秘是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或排便不尽感、下坠感等为主要表现。泌尿外科高危前列腺电切术后便秘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护理存在极大难度,因此,高危前列腺电切术后便秘患者的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院泌尿外科自2012年5月成功护理349例高危前列腺电切术后便秘患者,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1 便秘的因素  1.1卧床因素 高危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由于疾病等原因制动等,使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治疗的8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并随访1年观察患者护理后的生存状况。结果:84例患者经及时的抢救和护理,仅有2例患者因诱发肝性脑病而死亡,1例患者因再出血死亡,其余81例患者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0~46 天,平均(21.9±7.3)天。出院后随访1年仅有2例发生再出血。结论:良好的临床
期刊
跌倒/坠床是老年科严重而常见意外事件之一。住院期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跌倒、坠床引起不良后果,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护理上做好防控至关重要。为了做好跌倒、坠床的风险管理,对历年来我科住院患者发生的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分析,确定跌倒、坠床的风险因素,动态评估,落实针对性护理对策,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害,从而保障护理安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中医科存在跌倒、
期刊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对于血压升高的诊断标准,我国目前采用的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高血压水平分级。  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且随着血压水平的上升,由此引发的严重心、脑、肾并发症也随之上升。临床上根据引起血压增高的病因是否明确将高血压分为两类,其中绝大多数患者的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仅约5%的患者其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之一,称继发性高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胃癌根治术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收集临床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3例,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结果:通过胃癌根治术患者全部渡过安全期。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患得减轻焦虑、恐惧程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改善或维持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能得到有效预防或已发生的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使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