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大学”为何在中国有市场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媒体报道,当下全球有1 500余所“野鸡大学”,其中仅美国就占了885所,所占比例高达56%。而中国留学生也经常被卷入“野鸡大学”的丑闻中。“野鸡大学”为何在中国有市场,为何钟爱中国留学生,难道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野鸡大学”是指虽然是合法机构,但不被所在国社会、用人企业认可的学校,主要指标是花钱买文凭,而买来的文凭不被用人单位认可。
  前段时间,美国迪肯森州立大学被卷入学位作假丑闻,据统计,涉及不合格学生中约95%来自中国,其余的来自俄罗斯。
  “野鸡大学”又走进了人们的关注视线,在人们对学位作假人人喊打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野鸡大学”如此钟爱中国留学生?莫非真的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美国“野鸡大学”数量最多,愿者上钩
  美国“野鸡大学”最多,与国内机构、名校合作吸引生源。
  美国是世界上“野鸡大学”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在美国学校的注册非常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花几十美元、用半小时的时间在政府部门注册成立大学。然后为自己及他人颁发学位,至于会不会被承认,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野鸡大学”无法获得权威学位认证机构的认证,所以对美国人危害不大。但如果来到中国,通过与国内机构的合作,再以租赁教室的方式傍上几所国内的名校,自然有上钩者。
  “野鸡大学”为何有市场?求学者多是自愿上钩。
  把教室租给骗子的学校是负有失察责任的,但只要他们推说不知情,从法律上也确实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而那些学校的名教授,往往也是在一次1万元甚至几万元的授课费面前三缄其口。实际上正是有了“教学场地”和“优质师资”,这个非法产业链才得以不断生存发展。
  在对“野鸡大学”学位的认知方面,可能只有1%的情况是属于求学者无知,而99%的情况属于“周瑜打黄盖”。“野鸡大学”学位的兜售基本都是以“轻松拿学位”为诱饵,加上一些天花乱坠的专业包装。其实对于国外“野鸡大学”的辨别方法很简单,只要你到中国教育部的涉外教育监测网搜一下,国外那些比较差的大学都会被筛掉了,何况那些“野鸡大学”。
  当然,如果你确实想去读一个差点的,但仍然属于学校所在国家认可的大学,你可以登录所选国家教育部官网或高等教育学位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能查到的就是正规院校,查不到的也就是“野鸡大学”了。只是“野鸡大学”至今还在中国红火的原因是报考洋“野鸡大学”的学员中大多为国企或国家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机关干部,年龄普遍偏大。他们并不担心学历会不会得到国家权威认证部门的认可,只要能够得到本单位、本部门人事和组织部门的承认就足够了。这对那些在机关和企业呆了很多年、正需要一个学历来作为晋升依据的人来说,不用考试、只要花钱就能拿到的学历无疑是雪中送炭。
  美国大学动作:私立经济独立 公立享受政府津贴
  美国3 600所高校发“真学位”,私立公立各占一半。
  在拥有人口不足中国四分之一的美国,大约有3 600所院校取得了权威机构的认证,其中研究院大学有450多所,本科类大学有1 600多所,社区大学有1 450多所。
  也就是说,这3 600多所高校所发的学位都是美国教育部认可的,也就是我们概念上的“真学位”,这些高等院校中,私立学校和公立大学基本各分半壁江山。
  公立学校享受政府津贴,受经济危机影响更大。
  在美国教育体系中,私立学校不享受政府津贴,一般需要从特色教学和质量控制方面吸引生源,靠生源自给自足,因此,推崇“精英教育”模式;公立学校一般都享受地方政府的津贴,具有对当地公民实施普及教育的义务。
  金融危机到来之后,政府财政状况不好的州对公立学校的津贴大量削减,这对自给自足的私立学校影响不大,但对公立学校在经济上必然造成较大的压力。公立学校对本地生源的学费无法自主上调,所以就只能从国际教育市场上寻求出路。与私立学校国内外生源统一标准收费不同,公立学校的国际学生不享受政府补贴,可以按国内学生收费标准的1.5~2倍收取学费,而且这些国际学生肯定是全额付费的,广招国际学生对公立学校是最有利的选择,可惜在寻求利益的时候,有些学校便失去了原则。
  美国大学招生:直招不容易,与机构合作能保生源
  直招成本大、效果差,美国高校多与国内机构合作招生。
  对美国高校来说,在中国招收学生的主要路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招,一种是寻求合作。
  直招对美国学校来说虽然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方式,但涉及材料审核、面试以及对学校项目的宣传等,费用比较高。如果学校本身排名不高,留学生直接选择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寻找合作的方式。
  目前美国高校与国内的合作有两种:一种是和国内高校合作,一种是与中介或培训机构合作。在很多时候,美国学校更愿意跟中国高校合作,特别是211、985院校。实际上,从近几年各个高校建立的国际交流项目来看,项目执行情况一般不会太好,中国学校不会有什么要求,但项目推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另外一种是与留学中介、培训公司或民办高校合作,这种合作似乎才是真正的合作。中国合作方往往把合作项目运作成盈利项目并积极推动,但这依赖于更多的“优惠条件”使其成为优势项目。对等的,中方合作方以一定的生源数作保障。这对经济困境中的美国学校无疑是雪中送炭,当一个人或机构饥不择食的时候,一切都变成了可能。
  对美国高校来说,当其领导人决定为了“有效合作”,在生源的英语水平、GPA条件和在学分要求上做出让步的时候,它也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针对美国迪肯森州立大学的审计报告称,数百名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外国学生被这所大学录取,并且在没有完成课程的情况下被授予学位。自2003年开始,狄克森州立大学410名被授予学位的外国学生中,只有10个人真正完成了所有必需的课程。审计报告指出,这些外国学生中的大多数是中国人,也有一些来自俄罗斯。
  美国大学学位:授予权由私营机构给予 下放到学校
  美国学位授予权由私营机构给予,品牌和声誉决定学校成败。
  美国是一个靠信用体系维持日常运行的国度,而这个信用体系多以民间监督为主,学位管理制度也是如此。美国高校的学位授予权不是由国家政府部门掌控的,而是完全下放到学校,由私营的认证机构给予。美国国家教育部在学位授予权方面更多的是被认证项目或专业的信息发布。
  由于美国的学校认证机构属于民间机构,在利益上完全独立于政府与学校之外,无论是面对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其审核和监督的公正性大大优越于学位授予权国家垄断的模式。每个认证机构要对自己认证的学校项目进行监督,使学校自律,以保留自己某个项目或专业学位的授予资格。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个高校在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上必须认真负责,使学位具有足够的含金量。品牌与声誉决定了一个学校的成败,这也是迪肯森州立大学被曝光后责任校长辞职、责任院长自杀的原因。
  美国高校防范中国留学生造假,可随时取消学籍。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都有因材料虚假被学校集体开除的报道,这种行为不但对学生自己有影响,而且一不小心就害了招生院校。很多美国学校都成了惊弓之鸟。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材料造假,很多中介机构难脱干系,由于他们的目的是送学生收钱,因此他们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和知识团队包装学生,以便让学生尽早拿到录取通知并签证走人。对他们来说,把学生送出去就完了,实不知从学生一踏出国门,就被绑在高压线上,学生的学位从上学的第一天就注定是“假”的。
  根据美国高校学位方面的相关规定,对于资料造假的学生,学校拥有随时取消学籍和撤销学位资格的权利。建议计划留学的学生对此慎重,老师、家长、中介机构真正帮孩子一把,认真指导孩子们自己正确地准备材料,而不是替他们准备。
  衷心祝福那些想留学和已经身在国外的孩子们,希望你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张真正的学位,莫让虚假纠缠一生。
  (本刊据“网易教育”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 王世赋◇
其他文献
媒体近日报道,针对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危机”,上海正在酝酿打造一所“男子中学”。此举引发争议,有人对“用性别隔离的方式圈养弱势群体”的做法表示质疑,但在笔者看来,男子中学是因性施教的可贵尝试,不妨宽容以待。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个体的整体
期刊
近日,上海市北虹初中校长吴佩芸遇到一件困惑的事:学校在课堂应用“电子书包”的过程中,推出一堂公开课《对称》。授课老师突破常规,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动手实验,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有些听课专家却认为,本来只需15分钟就能教完的知识点,花一堂课学太浪费,而且放任学生各行其是,弄得“课堂不像课堂”。  怎样才算是一堂好课?吴校长的困惑,提出了一个普遍问题。教学过程严密设计、环环相扣,老师讲解按部就班、无一遗漏
期刊
2012年4月5日,河南焦作一名小女孩坐公交时脚被车门夹住。其母亲闻讯赶到现场,粗暴地扇了女司机一个耳光。小女孩看到后,赶紧向女司机鞠躬表歉意。目前,该女司机被诊断为右耳“耳膜充血”,警方也已介入此事。(4月10日《长江日报》)  说实话,在如今的社会现实下,这位母亲的做法并不新鲜。有的家长因孩子在学校受欺负,甚至还带领一些社会闲杂人员到学校找老师和学生“报仇”。有人说,这是爱子之心,但如此暴力的
期刊
近日,重庆巴蜀中学推出的“奢侈品经济学”选修课正式开讲。课堂上,学生并未见到奢侈品,授课老师先播放了一段“华人在伦敦抢购促销奢侈品”的视频,接着讲了奢侈品为何昂贵,“一个奢侈品牌手提袋,在中国生产加工的成本是90欧元,可贴上某国际品牌的商标,放入国际品牌的柜台,其价格就摇身涨为2 000欧元。”有女同学称,她再也不会盲目追捧某些奢侈品牌了。(3月7日 中国新闻网)  一些网友和家长反对开设“奢侈品
期刊
据《光明日报》4月10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表的《中国高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中日韩美高中生比较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中生课余时间多用于补习功课,日本高中生多是发展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素质,韩国高中生更热衷于参加志愿活动,美国高中生更多去打工。  由于我国现行高考制度对考试成绩的高度重视,以及单一的评价机制和招生录取标准,高中生的学习负担非常之重。因而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课外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
期刊
近日,杭州某高中爆出“防早恋”校规,要求男女生不得独处。细细一打听,全国各地有类似规定的学校竟不在少数。  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的幽默:“同学同泳,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
期刊
近日,湖南省湘潭市的一所中学因晚自习时意外停电,引发学生集体烧书、丢书、撕书。学生表示,这样做是想把心里积了很久的怨恨都发泄出来。湖南省教育厅2010年曾下发节假日补课禁令,但该校每周只有周日上午半天放假,学生说,这半天只能睡觉。记者调查发现,湘潭多家学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补课现象。  类似“毁书”的事情并不是新闻。每当高考结束,总有一些学生把各种教科书、教辅书等付之一炬或撕得粉碎,以宣泄被沉重课业
期刊
网络造句幽默风趣,朗朗上口,轻盈灵活,易于传播,以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作用于公共领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社会功能。  近日,大葱价格开始猛涨,“风头”甚至直接盖过了肉禽和鸡蛋,10元钱仅能买到两根大葱。于是,作为“豆你玩”、“蒜你狠”等流行语的衍生产品,又一个网络流行语“向钱葱”不胫而走。  网络造句是一种重复的、流动的语言修辞艺术,它不是纯粹的幽默和起哄,而是指向一个事件、一种语境、一场见证公共围观
期刊
交十几万就能拿到美国大学的博士文凭!这样一则诱人的招生宣传,使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企业高管落入了一场“美国野鸡大学文凭门”的骗局。  近日,北京市海淀法院将公开审理廖凰淇、李永强等9人涉嫌诈骗的案件。检方指控9名被告人,利用虚构美国国立华盛顿等大学招生、颁发这些大学硕士、博士认证文凭等手段,单独或伙同涉嫌诈骗受害者学费、认证费340余万元。  被害人花19万拿到假美国博士学位  “大中型企业从事中
期刊
“在孩子教育上花的钱越来越多。”这是当前家长们的普遍感觉之一,10年来,一些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论断:  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公布的居民储蓄消费意愿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家庭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其年均增长速度为20%左右。  2010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当前“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之首。  2011年2月,为了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