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打造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全国都在开展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这种新课程标准也给了我们新的挑战和实践的机会。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师能够正确地引导,成功做好高效课堂的开展,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建设高效课堂进行了简要讨论,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帮助,从而提高我国初中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教育
  虽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它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学生学习效率日渐降低。然而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高效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一味地被动听的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下面我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教师要充分进行课堂设计
  首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认真备课,对教材做到最大程度的把握,深入钻研本节课所要进行的内容,对重点和要点更是要重点挖掘。在此基础上,开始构思设计好自己的讲课和组织模式,这其中可以利用多方资源提供帮助,而不是局限于书本上,要自主设计,抛开固定的参考资料。此外,一定要注意创新,每个教师都应该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教学模式,所以要求教师在设计中一定要将自己独到的教学见解和思路体现出来,成为一名有特色的教师。第三,要学会善于发现学生的需要和要提升或启发的方面,有针对性地增补课外教学资料,应用于课堂。最后,对自己的设计要有反复的推敲和充分的把握,减少纰漏的出现,以便课堂上能够从容进行,按照自己的安排收到预期或者更好的效果。对于预想之外出现的一些因素,教师也应根据当时的情境进行合理巧妙的处理,这样才是真实的、实践性的高效课堂。
  二、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
  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意识到初中生还停留在有限的理解力、有限的自主学习能力阶段,所以积极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教师要学会向学生提问。要根据教材的难点、重点和学生的掌握程度提问,也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难易度等来进行提问。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予以肯定或者鼓励,不能一下否定,应该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同样,对于很难回答上来的要学会点拨和鼓励。教师应该把握好契机学会提问,有针对性地提问,从而能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提问和讨论。其次,教师应努力拉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也要时刻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和效果。最后,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诚心的倾听,以耐心和理解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见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反过来也能使他们逐渐学会倾听。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他们便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对学习抱有更大的兴趣。
  三、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一定的动力,显然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满足不了的。为了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动力,就必须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要试图一味地控制学生,而是应该以一名引导者的身份,引导他们正确地学习,不能仅单向输入知识给学生,要用平等的态度、民主的行事方法对待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创意的元素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无形中爱上数学学习,喜欢上这种氛围,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每门学科都有其灵魂与精华,初中数学也要注重对数学思想的探索。有了数学思想,各种问题都会更加一目了然,而不是让学生陷入题海却收不到效果。数学思想的框架会使学生在面对难题时不再盲目下手,而是把通路打开,使学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数学而是从心里喜欢。所以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点拨学生的数学思想,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自我改进,从而大幅度提高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数学素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讨、猜想、证明等过程,使其逐渐养成严密的思维方式,直至掌握学习数学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需要灵活布置作业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导致作业很没有针对性、层次性,学生中往往有很多人在应付教师,而不是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也因为题量太大,导致很多学生不认真对待作业。所以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水平,把目光转向有启发性、实践性和研究性的高质量作业。
  综上,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加深,推行高效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本身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实践,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相对更重要于理论性。教师要努力抓住教学方向,刻苦钻研,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注重培养自身的创造力,不断探索寻找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的方法,不断改善课堂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到实在的收获和感悟,使初中数学教学能更好地走在前面,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汪雪燕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J].新一代(下半月),2014,(2),55-56。
  [2]党来甫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A),2013,(9),69-70。
  [3]李东宗 如何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J].教育界,2014,(11),37-38。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作文水平标志着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关键词:素材 情感 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在这里,笔者仅就多年来在初中作文教
期刊
几千年前,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镌下了“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的名言,人类的先辈站在哲人的高度警示后人不要忘记历史,我们当今的中学历史教师要义无返顾地担当起此重任。  一、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素质是人的思想、学识、情操、性格等因素的综合。在综合素质的修养方面,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三个方面:  一是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道德修养水平。  二是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群。  三是具备良好的情操和性格品
期刊
摘 要: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读书的重要性。鉴古思今,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出有效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学会有效阅读的基本方法,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效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要设计出实际有用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的实际成效,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采取与之对应的
期刊
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焦点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实质在创造性。时代的发展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概念反映的是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即这类对象内在的、固有的属性,而不是表面的属性,因此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  从平常数学概念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往往会出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是非常关键的,小学作为启蒙教育阶段,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迅速而正确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正确而迅速地进行计算呢?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计算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计算,又让他们知道为何这样计算。例如教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都出自名家之手,与情文并茂的文字紧密配合,具有立体直观性和生动形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充分发掘插图的实用价值,从而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可是,一些教师往往对插图重视不够,没有做到图文相顾、相得益彰,或轻描淡写,或一翻而过,或让学生略之一瞥,插图变成了课文的多余,这是极其错误的。我认为插图可以运用于语
期刊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作为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是基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这种学习方式必然造成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无意识”,更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缺失,强调动手实践,即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期刊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前,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贯彻《标准》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怎样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才能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此,笔者结合学习和教学实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期刊
数学高效课堂,是数学学科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数学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下五法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打造: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
期刊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在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观判断或感受。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更能为学生日后学好语文、鉴赏文学作品打好厚实的基础。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熏陶语感  在教学中,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课堂上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