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事成为上司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职场上常常遇到的事情:今天你还在与你的一哥们姐们或喝酒骂娘或闲扯八卦,明天他就突然成了你的上司;这同样是职场上常常看到的尴尬;当同事成为上司时,我们许多人一时半会还不知道怎样与其相处。
  你的同事升职了,你们不再是平级关系,而是成了上下级。面对成为上司的他,你心里是否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是否要改变自己与他的相处方式?他是否会改变对待你的态度?你该如何跟原本的同事、如今的上司搞好关系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这也是一些有趣的问题。谈论谈论这个话题,梳理梳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艺术,或许对每一个职场人来说,怎样在职场过得愉快走得顺乎,会有所帮助。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该成为谁
  □罗满元 罗梅
  当同事成为上司,如何看待这种人事变化,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管对你本人,还是你昔日的同事今日的上司来说,都是个棘手的问题。
  因为,当同事成为上司后,你和上司的职场江湖以及你们各自的心态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有时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误判,让你的职场遭遇不确定的困惑甚至陷入困境。
  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些误会误判,不走入因同事变成上司而带来的困惑以至困境呢?在上司那里,上司或许有上司的解决办法,你无法管上也无法左右,能管上能左右的,只能是你自己。说到底,其实就是要回答和解决好一个问题,这就是:当同事成为上司,你该成为谁?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职场江湖也变了
  同事成了上司,你原来的职场江湖也跟着变成了另一个职场江湖,有时很明显,有时很隐秘,总之是变了。
  张勇毕业于名牌大学,自已感觉在公司里的工作状态一直很好,但后来两个一同进入公司的同事都获得了升迁的机会,而他却没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变得苦恼起来,工作状态就慢慢变得不佳了,上进心也不强了,工作业绩也下滑了。
  当同事成为上司,张勇碰到的这种问题,可能很多人都面对过,也一样苦恼过。如果你也跟张勇一样,遇到同事升迁了而自己没有,就陷入这种苦恼之中不能自拔,那只能说明你这是自寻烦恼。因为你也跟张勇一样,没有对自己得不到升迁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找到自己的弱点与不足,找到自己與原来的同事现在的上司之间的差距,只是心里充满着盲目的不平衡,而不是反省自己、完善自己、强大自己,你的职场生涯只能变得越来越糟。
  与张勇悲观的自寻烦恼不同,林天和的烦恼则是盲目乐观造成的。林天和与同事刘大鹏是好哥们,刘大鹏得到提升成了他的顶头上司。照理说这是好事,可刘大鹏升职后,林天和与刘大鹏相处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痛快。原先午休的时候,林天和与刘大鹏总是打打闹闹,传说一些公司里的八卦,有什么对工作上的不满也总是找刘大鹏诉说。刘大鹏刚升职时。林天和天真地认为,以后遇到什么事情找大鹏帮忙,还不是小菜一碟。可现实情况是,现在大鹏的身份变了,连上班的时候称呼他都得加上个“经理”,哪还可以找大鹏随随便便聊天,更不用说有什么事情要他随便打招呼了。这让林天和很不习惯,也让他很烦恼。
  当同事成为上司,林天和碰到的这种问题,可能很多人也都面对过,也一样苦恼过。如果你也跟林天和一样,遇到同事升职了,自己不嫉妒但不习惯,就陷入这种苦恼之中,那只能说明你对同事升职后能轻而易举给你的职场生涯带来红利有些盲目乐观了。虽然你的新上司是你原来的好同事、好朋友、好哥们,但在职场上,当两个人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工作上沟通、交往的对象也就发生了变化,所以这种时候,你就得转换角色,不应该像原来那样太随便。工作和私交是有一定区分的,不要认为好哥们成了上司,今后你在职场上就有了自己的靠山。其实,你的哥们同事成了上司,他不是你一个人的上司,而是一个团队的上司,他考虑问题已经与你们是哥们时不一样了,你与他的交往与交情如果不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你的职场生涯反倒会变得更复杂也更麻烦。
  张晓薇自认为是一只职场老美鸟,工作业绩在公司也是年年名列前茅,只是职位从来没变化,领导都换了几任了,连新来的女同事,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她的顶头上司。比业绩,她肯定不会比新来的女同事差;论人缘,她感觉跟同事的关系也都不错,领导也好像从来没找过她什么茬;讲资历,她在公司里也呆了七八年,应该功劳苦劳都有。那为什么得不到提升呢?难道真如有同事所说,她不会拍马屁、讨领导欢心吗?想来想去,她还真信了这句话;想去想来,她还真以为领导就是那样的领导。她越想越不服气,越想越对领导不满,越想工作越走下坡路,于是上班变得浑浑噩噩了,感觉现在工作没意思了,最后就准备辞职不干了。
  当同事成为上司,张晓薇碰到的这种问题,可能很多人也都面对过。也一样苦恼过。如果你也跟张晓薇一样,把自己能不能得到升迁跟领导对自己欢不欢心画上了等号,那只能说明“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说的就是你了。当今社会,当今职场,只要不是特别怀有恶意,只要不是故意把公司搞垮,公司高层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以至提拔重用,都是很重视的,同时对新晋主管的要求也是很全面很严格的。譬如,你这个人业务能力没有问题,是个将才,但不是帅才,公司怎么敢把那些重要的职位交由你来负责呢?如果你把公司领导不选你用你同你是不是讨领导欢心这样庸俗的问题挂上钩,你的职场生涯怎么能维持一个正常与良好的状态呢?
  总起来看,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职场江湖确实变了,表面上看到的是江湖的状况变了,实质上是你的心态变了。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心态为什么也会变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职场江湖变了,与之相对应的,你原来的同事现在的上司的职场江湖可能变化更大,两种变化折射到你的心里,你的心态也会随之改变。这种改变,有你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影响。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心态变了,缘白职场上存在一种“看不上定律”。在职场,有一条著名的定律,叫“看不上定律”:老板看不上高层领导者,高层领导者看不上中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看不上流水线上的员工。有的人做了上司,无形之中就会感觉高人一等,不愿意再以平等的态度与以前的同事相处,明里暗里就“看不上”原来的同事了,这就是俗话说的那种“人一阔脸就变”的情形。从上司那里看,我既然能成为你的上司,说明我起码在某个方面比你强,我理应比你高一个阶层,你如果还像原来那样与我称兄道弟,甚至拿我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来开涮,以显示你与我的亲密无间,那就对不住了,那就别怪我“看不上”你了;从你这头来说,看到昔日同事今日上司成了如此“熟悉的陌生人”,也有一种反向的“看不上”,你牛什么牛,当年我们不是比谁尿得高尿得远的发小吗?当年你考试排名不是老是排在我后面好几位吗?前不久你不还跟我喝酒骂娘说某领导的不是吗?你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你呢!你以为你是谁呀,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才爬上去几天,就这样人五人六、人模狗样,我呸!你这样一看一想,心态能不发生改变吗?职场江湖能不发生变化吗?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心态变了,缘自社会上存在一种“等级观念”。中国社会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等级观念无处不在。人们向来“以吏为师”,上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有可能被人追捧、被人效仿、被人推崇。即便在企业,哪怕在一个只有三四个合伙人的小公司,那个经理、那个部门主管、那个领头的人,都被当作“官”,都被喊成“领导”,都可称为“老板”。这样的称呼一出来,于是便有了上下级,有了上司和下属,有了领导和被领导,有了发号施令的和奉命行事的。当然,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等级,就会没有秩序;但有了这样的等级,势必就有了不平等。人一旦明显感觉到不平等时,心里就会产生不平。譬如当同事成为上司,你心里的不平可能就会表现出心理上的不平衡。曾经与你勾肩搭背的好哥们,现在当着众人的面你得毕恭毕敬叫他一声头儿;曾经和你一边喝酒一边骂人的同事,现在却要板着脸给你布置任务并提出种种要求……此情此景,你不想有某种心理落差可能都难。这样,你的心态自然就会产生某种改变,你的职场江湖自然也会连锁起变化。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心态变了,缘自人情上存在一种“攀附现象”。中国社会历来是个人情社会,即便今天已如此现代,人情也没有消失,而且永远不会消失。人是社会人,有社会就有人情,不管现代与否。既然人情是一种永久存在,人际交往、人情往来就少不了。在人情往来中,人们总喜欢攀龙附凤、“往高处走”,这样感觉脸上有光一些;而在遇到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帮忙时,觉得最靠谱的,还是那些沾亲带故的熟人,那些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的哥们。同事既是熟人,也算是另一种“同过窗”的哥们;同事成了上司,虽然还称不上“龙凤”,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攀附”对象。人情社会本来就普遍存在“攀附现象”,现在同事成了上司,有了这一层,又多了一个攀附的对象,又多了一种攀附的渠道,今后的职场生涯肯定会变得更好。这样想来,又这样去做,你有时可能沾了光得了便宜就会得意忘形,有时又可能碰了钉子失了尊严就会灰心丧气。这样,你的心态怎么不会有新的改变呢?你的职场生涯怎么又不会有新的变化呢?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心态变了,你的职场江湖也随之变了;反过来,你的职场江湖变了,你的心态又会随之改变。那么,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职场江湖、你的心态,到底是越变越糟,还是越变越好呢?关键是看你自己怎么变。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应该怎样改变自己
  当同事成为上司,你的职场江湖是不是一定会变得更糟呢?你的心态是不是一定会变得更差呢?你的事业和人生是不是一定会变得更坏呢?其实,这都是悲观主义者的看法和选择。事实上,同事成为上司,不仅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司空见惯的事,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值得期待的事——因为,当同事成为上司,只要你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只要你用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原则去行事,你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当同事成为上司,要想自己变得更好,你就要接受已经改变的新现实。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同事成为上司,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和改变得了的事实。当同事成为上司后,你必须愉快地接受这个新现实,而且按照这个新现实的新要求来改变自己与其相处的方式和方法。同事成了上司,你就成了下属,不要认为你们还能像从前一样,周末可以随叫随到地去喝酒去嗨歌。身份的转变必然会带来关系的转变。如果处理得当,你们仍会保持友好且相互尊重的关系,但如果这位新上司迅速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就会与下属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因为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你千万不要因此而怪罪和非难人家。疏远或许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如果你们之前是好哥们,这一转换过程可能有些痛苦,但你必须忍受和接受。理想情况下,新上司会找你谈心,聊聊接下来该如何一起工作。但如果他没有这么做,你就应该主动迈出这一步,告诉他你很清楚两人之间发生的变化,以及你希望找到两人共事的新方式。不要带太多主观色彩来看待这种改变,它其实对工作有利,对他有利,也对你有利。
  当同事成为上司,要想自己变得更好,你就要找准自己所处的新定位。同事成为上司后,与这样的新上司一起工作有很大的优势,因为你了解他,清楚他的做事风格。如果新上司以前与你关系不错,你在公司就会拥有一个重要的盟友,你的工作项目可能更容易得到批准,新上司也可能更认真地聆听你的想法。但你不能因此狐假虎威,总是仗着之前的关系,要求上司给予特别待遇。聪明的上司也许不会忘记你们过去的情谊,但身份所限,他更希望向员工证明自己会一视同仁。因此,当同事成为上司后,你必须认清形势,必须看到昔日的同事已经成了现在的上司,他是你的新领导,你是他的新下属,同时你也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只有找准了这样的新定位,你才能身心愉悦地做他的下属、做公司的普通员工。你应该像对待一位从未见过的领导一样,对待这位新上司。也就是说,你要像与其他上司共事一样,按照他的要求,确定合适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目标,并努力完成这些目标。你可以真诚地对他表明心迹:“你现在是我的上司了。你作出的各种决策,也许我不会全部认同,但我会遵从你的决定。”说这番话的目的就是告诉他,你接受他的权威性,并且会配合他的工作。这不仅是一番暖心的“交底”,这也是一次自我重新定位的“告白”。这样,不仅有助于你们进一步合作共事,而且有助于化解你们之间在处理某些具体事物时遇到的不必要尴尬。
  当同事成为上司,要想自己变得更好,你就要赢得新任上司的新尊重。同事成了上司后,要是新上司是你的好朋友好哥们,也许大部分人会真心为此高兴,也会正确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化;要是新上司之前跟你不是这样的关系甚至是竞争对手,事情也许会有些麻烦。如果当初你和他曾为了升职竞争,那么对方的成功无疑是你绕不过的一道坎,时时刻刻提醒着你的失败。但如果你同样是一位优秀的人,你在接受新现实的同时,必须用新作为赢得新上司的新尊重。再多的失落和不平,也是过去式了,只能一风吹掉,剩下的事,就是想一想该如何帮助新上司顺利开展工作,把整个团队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这对新上司来说特别重要’他也许正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来处理和消除包括你在内的“消极因素”,试图寻求有效的领导和工作方式。作为下属的你,如果能够这样站在他的立场考虑问题,能够如此体谅他协助他力挺他,他一定会对你的宽大胸怀和高风亮节所感动,会把你这个昔日的竞争对手看成今日的合作伙伴,更加尊重你信任你,并在适当的时候真诚地对你委以重任,甚至竭盡全力举荐你,必要的时候或许还会“禅让”。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越能理解新上司的处境,就越能得到个人发展。曾经那么优秀的你,当同事成为上司时,你还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呢?   无论是亲密搭档,还是竞争对手,当同事终于成为你的上司时,虽然你们各自的身份变了,你们之间的关系变了,你们的职场江湖也变了,但你们仍旧属于同一个团队,仍在为着这个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共同打拼,你还是普通员工也好,你已经成为中层领导也罢,只有你们都做出了适应新变化的新改变,做到了最好的自己,你们才会一起赢得职场,赢得人生,赢得未来!
  当你成为同事的上司后
  突然有一天,你因为工作出色,或者因为上司赏识,成了同事的上司。你升职了,你当然有些欣慰,甚至有些欣喜,但同时,你或许又有些困惑,有些心虚:“我能胜任吗?”“以前的同事看我的眼光怎么不一样了?”“我的做事方法要不要因为升职发生改变呢?”对一些人来说,从团队的普通成员到担任团队领导是一个重大而艰难的转折。它可以加速你的上升势头,但如果把握不当,也可以毁掉你的整个职业生涯。我们在这里盘点的几个案例及简析,或许会给刚刚成为同事上司的你,带来一些借鉴一些启示,甚至一些警示。
  案例:陶乐从一家企业的人事专员提升为人事部负责人,不争强好胜的她在人事专员的位置上本来一直做得有声有色,十分顺心。但自从提升以来,她发现一些人和她的关系变了,特别是那些比她早进公司的老员工,处处和她过不去。遇事找他们商量,他们给她出难题,还总说陶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马屁精”之类难听的话。这让陶乐感到很苦恼,工作起来再也没有了从前的那种顺心。
  简析:当你从来没有表现出强烈的竞争心却又获得晋升的时候,往往会让一些同事对你原先的处世哲学产生怀疑,更何况,老的员工会觉得你挡了他们的路,有的打小报告,把你的失误渲染得很糟糕,有的则会抢你的功劳,这些都是正常的。
  陶乐的苦恼首先来自于事先没做好思想准备,对升入新职后人事关系将要发生的变化没有合理的预期。其实,只要能想到这一点,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即使你想让位,但也让不了,因为这个职位不是你和领导层的交易,你让了,领导也不一定让他们接手;你让位子不代表你高尚,反而是缺乏担当。
  有三条建议供陶乐们参考:不要树敌,但要给对方一个警示,让对方知道你已经知道他们在使坏了,当然警示表达要注意艺术性;加强沟通,做好解释工作,该合作时,则摆出积极的姿态,告诉对方“我不是抢你的位子,这是领导的安排”;当然,以身作则也很重要。
  案例:张莉莉原先在单位本来就是个人缘好、性格随和的人,可升职后。她发现原来的老同事一点也指挥不动了。她想“摆出点领导架子”,但又怕与很熟悉的老同事发生冲突。而原来的老同事,更是以“朋友”的身份提出这样那样的小要求:“小莉,咱们关系一直不错吧,你看这个月的考评一定不会为难我吧。”而事实上,她即使很客观很公平很公正地做考评,一些老同事也可能觉得她“为难”了自己。这让张莉莉感到自己没有一点上司的威信。
  简析:威信是领导效能之本。没有原则,就树不起威信;不能坚持以领导的身份办事,就当不好领导。升至管理层后,你要学会授权和分派任务,而不是过分陷于琐碎的事务。这样在工作的性质和位置上,就会无形地和原先的老同事们拉开一定的距离。而适当地拉开距离,是建立威信的一种最简捷的方法,而且几乎不需要成本。
  但是树立威信要讲技巧,下属有失误的时候,责骂和批评十有八九都令人不好受,所以批评应尽量私下进行。当然,那些会令下属精神为之一振的嘉许或赞扬,应该当众进行。
  权威需要慢慢建立,但对于“知根知底”的老同事,不妨巧妙地“示弱”,说一些“我现在周末从来都休息不了,季度销售目标压力很大”等等的话,也让老同事心理平衡些。
  案例:王大猛是个新提拔的部门主管,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做普通员工时,他就是一员“猛将”,做事雷厉风行,号召力也大,仿佛那时他就是主管似的。现在真做了主管,他想发扬光大自己的这个作风,决策事情、安排工作、布置任务,也是大刀阔斧、说一不二的做派,没想到他这样做不灵了,原来的同事反倒不怎么听他的了,工作反倒推不开、做不好了。王大猛迷茫了:当了主管,怎么就“猛”不起来了呢?怎么就没有原来的那种“号召力”了呢?
  简析:在团队中的领导位置,不是公司赋予你的职务决定的,团队成员不会因为你是名义上的老大,就在你的一声号令下,团结奋斗、忘我工作的。狮群的头领是靠武力树立的,小团队的头领则是靠实力和魅力——而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淀。作为新提拔的领导,就算你的偶像是乔布斯,但也切记不能盲目学习他,那种个人强权式的管理风格一定会给你带来不少麻烦。
  要想逐步确立自己在团队中的领导位置,你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成长,给团队成员一点时间接纳——尽管,你原来的“秉性”是这样,但成为领导后,你原来的同事就会用另一种“标准”来看你来要求你。原来他们把你当同事看,现在他们要把你当领导看,位置不一样了,要求也不一样了。你必须适时地对自己的状态作出调整,不断地增强自己的领导实力,不断地培育自己的领导魅力。
  实力是需要展示的,与能力相关;魅力是需要展现的,与品行相关。如果你有这种实力和魅力,而且把自己的状态适时调整好了’也建议你上任之初不要太刻意去展示和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魅力,因为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而雪藏起来也不必太久。随着与团队新的磨合逐渐顺畅,新管理者所具备的实力和魅力自然会显现,领导位置自然会确立。
  案例:老刘做了半辈子的普通员工,—直服从上司安排,听从上司指挥,工作踏踏实实,很少出错,也很少有出人意料的业绩,他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似乎毫无征兆似的,他想都没想到,突然有一天,上级要他“出山”担任部门主管。上任后,他有些惶恐,不敢大胆管理,遇到原来那些爱“顶牛”的同事对自已“顶牛”时,总是一个劲地迁就。于是,他总感到自己没能力没魄力似的,心里还没当普通员工时舒坦,部门的工作也没以前那么出色了。
  簡析:升职加薪永远是职场人的追求,如果哪天你有幸当上了主管,走上了领导岗位,切不可还用以前的心态和方式做事,有些规则,你必须明白。   在职场,大多数员工都会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因此,他们其实更喜欢强有力的领导,能带着他们“攻城略地”,做出成绩。如果你放任不管,或者不好意思管理,这些人会白白消耗你很多的时间。
  你的时间应该是用来做好管理,而且让那些有想法有能力的员工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否则你的领导位置可能坐不稳,因为你上头的领导更愿意看到的是结果。
  案例:姚健被提升为市场行销部经理了,这让一直有着“宏伟大志”的他十分兴奋。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并不怕得罪人,所以决定对部门里的不良习气制定严格的惩罚机制,同时也给下禹下达了很大的工作任务,而当有人敢于挑战他的变革时,甚至阳奉阴违的时候,他也会以一个领导的样子“解雇”他。结果不久,他领导的这个部门,不但业绩上不去,反而把工作的气氛也搞紧张了。
  简析:其实,新官上任大可不必_上任就忙着出“大动作”,即使你之前本来就是该部门的员工,但担任领导毕竟不同以往,需要慎重行事。在考虑变革的必要性及稳妥地进行变革的进度前,应分析一下部门的竞争优势,如果一切还算正常,即使你的管理风格和能力可能带来重大飞跃,但仍以少动为妙。要做这些变革来日方长。当领导,稳重、稳妥、稳定,循序渐进,其实是最重要的。
  此外,刚上任领导的一大禁忌是炒下属,原因非常简单,主管炒掉下属一定要经过老板,开始的时候老板会对主管的炒下属要求给予一定的支持,但老板也会对你的“容人之量”产生怀疑,如果这种行为过于频繁,炒到最后可能会连自己一块炒掉。
  案例:阿康在生产部做了两年,后来被提升为项目经理,领导一个11人的团队。起初,每当他看到小组的进度落后了,就会挽起袖子亲自上阵。可是他做得越多,手下的人就做得越少,也越来越缺乏积极性。他们会把工间操的时间拖得很长,对显而易见的问题也要等待阿康的“指示”。阿康由此感到越来越累,越来越吃不消,也越来越对下属的工作不满意。
  简析:很多人获得晋升后的第一反应是承担更多的工作,常常用“一手包办”代替合理安排。实际上每一位领导最终都会认识到这一点是不科学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很容易被忽略:能授权的事情就不要亲自做。
  领导的真正工作是掌握日程和信息的流动,但太多的领导试图控制细节。他们把自己当成“工长”,这只能使下属承担越来越少的责任。
  不要以为知道的多了就野心膨胀
  案例:小赵工作一直很努力,业务能力很强,工作业绩很突出,自己追求进步的心理也很强烈。这样的员工当然会得到很多被提拔的机会。他所在部门主管的职位空出后,他就入了公司高层的法眼,自然被提升为主管。没当主管时,公司的许多“秘密”他当然不会知道,即使知道一些,也是一些不完整的资讯,甚或是一些八卦的东西。当了主管后,他理所当然地知道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东西,甚至有些还是某些高管“私下”向他“透露”的。一方面,他为公司的一些决策过程增加了许多理解;另一方面,他渐渐感到,当领导也有许多“见不得人”的“潜规则”,运用好了,还可以为自己的进一步提升有“好处”,或者很容易给自己的工作带来“红利”。于是,在当了一段时间的部门主管后,他就渐渐地对这些原来不知道的资讯多了个心眼,也渐渐地有了一些“新想法”。
  简析:做了主管之后,你就需要独当一面,你能获取到的资源和信息会比以前多很多,而且面临要你去解决的问题也会更多。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你自己也是在成长,因此,你得到的东西也会远比你当普通员工时多得多,有些甚至是一些很机密的东西。这个需要你很好地去理解和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且消化它们,把它们作为你工作的“参考资料”,而不能把它们当作你“要挟”你的上司和进一步向上爬的“资本”。
  要知道,你之所以能够获得比你当员工时多得多的资讯,是因为你当了主管有了这种职权,也是因为你要行使好你的职权,有必要获得这些资讯。一旦你失去了这个职位,或者赢得了更高的职位,你就会失去得到这些资讯的权利,或者会有获得更多更有价值资讯的权利。因此,千万不要以为一得到提拔,知道的多了,就得意忘形,就野心膨胀。那样,你最多只能维持现有的职位,而且很有可能失去现有的职位,更不用说有向上提升的机会了。
  当领导,需要了解和遵循必要的规则和规矩,各层级的领导有各层级的规则和规矩。不懂或者不遵循,是当不好领导的,甚至有可能成为“野心家”“阴谋家”。
  员工心目中的好上司长什么样
  @上乘主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主管的品德好比风,员工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员工成长需要明智主管,公司发展需要得力干将,英雄的团队需要英雄的领路人。
  @我是员工:身正、气正、心正、义正和公正的“五正”主管,就是员工心目中的好上司。
  @怡亲王弘晓:一个成功的領导,应该同时做好三件事情:获得下属的配合与遵从,高效地率领团队完成任务,为自己的团队从上级或外部那里争取资源。
  @独昏:首先,好领导必须是一个演讲家,如果一个领导不会演讲,那如何鼓舞士气呢?第二,好领导必须具备感染他人的乐观精神,必须有面对任何困难都坚持不懈的决心。第三,好领导应该是一个胸怀宽阔的人,不会时不时给下禹穿小鞋。第四,好领导还应该是一个善于做决定的人,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禾火:好老板应该有大局观,小事不操心,大事不糊涂。
  @你操什么心:出色的领导不是要在员工面前树立威信,让员工感到害怕,而是有本事让员工在愉快的环境下竭尽全力去工作,让公司充满乐趣。现代社会,如果领导有一点幽默感,那就更好了。
  @巨蟹先生:好上司,在工作事务上,会把任务下放,会用人,会分工,会跟踪监控,会及时给予奖励激励;在生活交往上,会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懂人文懂情感,亲切随和,不拿架子,与之相处感到轻松愉快。
  @文艺程序猿:好上司首先必须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既正直无私,又懂得包容人。
  @爱思为:好领导当然要具备独到的分析能力、有效的管理能力、强大的沟通能力、果断的处事能力和适应形势的学习能力。
  @Kitten Wang:好上司就是那种会鼓励员工把事情快点干完干好让员工早点回家的人。
其他文献
摘 要: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借用了美术和电影手法取得了震撼的视觉效果。她的风景和场面描述极其精简,语言富有视觉性且呼应人物的命运。她的人物描写既有很多聚焦镜头下的看与被看的情景,又以广角镜头似的笔法勾画了大地与人的群像,创造了种种视觉性奇观。视觉性的奇观又隐含着作者的国民性批判和性别意识的深刻表达,客观讲述了女性的苦难。  关键词:技术化观视 性别意识 奇观 视觉性  萧红的《生死场》《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好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近日,因为一段在2021年全国两会的第二场“委员通道”中的发言,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火”出圈。   为何把“好的教育”分解为这四个小目标?作为校长,在高考的现实压力下,如何平衡升学率和培养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矛盾?带着这些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教学热土,数学教学成为发展儿童智力、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使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提炼与升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与应用,成为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个性发展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欣喜不已,惊叹万分。然而,欣喜之余冷静思考,一些问题依然严峻地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差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关心和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因此,初中数学教育中转化差生工作十分必要。下面就如何转化“差生”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全面了解数学“差生”,查找差的原因  每位学生的基本素质不同,表现出的
萌芽    有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这个问题讲了三遍,学生仍然不会。”不知老师们有没有进行这样的反思:孩子们认真听了吗?听懂了吗?您让孩子参与探讨了吗?其实有时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正如华应龙校长所说:我们不仅需要孩子用耳朵上课,更需要用眼睛上课。如何做到用眼睛上课呢?如何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呢?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参与量与学生在课堂
品德课程内容广泛,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和学生经常搜集大量信息,且它作为一种“时尚”教学现象越来越多地存在着。而提起信息收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一遇问题就会去上网搜索,殊不知,我們身边就有许多宝贵的资源。  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我们在指导信息搜集过程中,真实信息往往就是学生身边最直接
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必须重视班会课的质量与实效,让其成为师生之间心灵接触和感情交流的纽带。那么,怎样高质高效地上好每一节班会课,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并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乐意参与,乐意接受呢?    一、活动多样性,感染人    班会活动课,顾名思义,就是要开展一系列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感染,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学生喜欢的,就是那些形式不一,内容生动的活
摘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著名学者能够取得成绩和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就是因为在青年时期对学习和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爱好,推动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辛勤耕耘,并取得辉煌成绩。只要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能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  关键词 兴趣 积极性 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呢?我觉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换个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
我在大学课堂从事文学理论教学工作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左右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实际接触和真实的教学实践,有几点体会和感悟,愿意与大家分享。  作为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程,文学理论在中文系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使学生以审美的方式关注社会
摘 要:无论是早期的《跋涉》集中的《王阿嫂的死》《小黑狗》中东北农村的凋敝零落、低徊凄婉,还是后期的名作《生死场》《呼兰河传》那北大荒式的 “粗野奔放、悲戚刚强”,萧红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性中依稀仅存的温情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在生存苦难面前反复咀嚼而一一泯灭,“旷古的忧愁”和“生命的原始悲哀”沉淀为悲凉的底色,升腾起原始生命的血气,贲发起对人性复归的“旷野的呼唤”。在“笼罩着对人类的默泣,对于痛苦与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