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知识的教学法使美术教学更加生动真实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立多元化的美术观,是时代的需要。人类文化表明,艺术源于五彩缤纷的世界,它和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通感联系。广博的知识融会,能使学生的眼睛和思维流动起来,产生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进而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在无限的空间中去感悟艺术的无穷魅力。
  在美术欣赏课中我就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融汇了地理、历史、文学、音乐等知识,营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艺术鉴赏环境,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和寻觅未知领域里的奥秘,使得学生的思维和潜在能力在积极的探索中得以升华,实现了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交流;并通过各方面知识使得欣赏课更加直观、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了美术教学的内容规律;同时也化难为易,为学生提供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在有限的空间里加大了教学密度,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术世界的窗口。”
  以现代画家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图》为例,画家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的美景。在艺术处理上采取了散点透视的法则和中国画独特的艺术技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把祖国南北不同的气候特点融化在一幅画面上。这幅气象万千的作品,完整统一,传情达意,谱写出一曲时代的颂歌,再现了万马腾飞的时代辉煌,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幅作品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以“散点透视”来领悟作品的内涵。为此,我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四步曲”较为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一步,穿插地理知识,以“实”带“画”。通过地理知识的渗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现实世界就是教材,以达到创设教学情境、升华教学效果的目的。我通过电教网络展示了中国大地南北气候特点(利用先复制的地理区域气候差异图片),为引发学生对《江山如此多娇图》南北四季不同的气候出现在一幅画面上的问题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提供了必要的训练机会,如同一面科学的“透镜”,引发他们更深入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步,穿插文学知识,以“话”引“画”。文学为绘画提供了形象语言,绘画又是这形象语言进一步的雕塑和完美的再现。而通过造型语言,用绘画把它强烈地呼唤出来,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既还原了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意象,又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走向无限的窗口。我引用了网络里的语文课件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通过多媒体播放了豪迈的诗词,借助雄伟壮观的气魄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入了因诗入情、由情入趣的学习状态,从而使作品产生了震颤心灵的艺术魅力,使学生进入了独特的欣赏境界。在这一环节里,同学们情绪饱满,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随着多媒体的播放朗诵起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随着感情一步步的升华,在高潮时刻,我才开始引导学生仔细观赏《江山如此多娇图》:哪里是北方雪景、南国风光,哪里是黄河、长城,哪里是中原大地……就这样,使画面的内涵剖析在雄壮的诗词中展开了,同学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触及了问题的焦点。同学们问:为什么四季景色会在一幅画上出现?在地理知识上是不可能的,这时我又通过网络展示了中国画透视法则,哪种透视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样使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散点透视”的难点,并把它解决了。
  第三步,穿插音乐知识,以“乐”入“画”。音乐与绘画是相通的。德国的浪漫主义画家提出要“让音乐观念以不同的变体弥漫整个画面”,画家瑟维斯则提出“我要激活我的绘画,我要赋予它运动,我要将节奏引入我的抽象绘画的具体行动……我要根据我的心理状态来演奏我的视觉乐谱”,可见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我特地选用了反映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壮乐曲,通过听觉的刺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欣赏艺术的体验,从画面中“看”到无声的、气势磅礴的乐章,从而加深对画面内涵的感悟。
  第四步,穿插历史知识,以“史”比“画”。为了挖掘学生的真实感受,展现瞬间的雄壮,体现出美术课的趣味性,我又从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入手,运用演讲的形式做了一番描述。这样不仅融进了历史知识,而且还重温了盛唐时期所谱写的一曲民族颂歌,同时也为学生的表达形式的艺术化做了引路,使整个课堂不但知识美,而且达到了形式美、语言美,突出了艺术课的特点。以史论今,烘托出了《江山如此多娇图》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了让学生能够把在欣赏中所体验的东西充分表现出来,我还让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表达形式来叙述自己的欣赏结论。我的示范演讲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同学们激情满怀,让我看到了“不同的情感沉浮着不同的人生艺术情怀”。一名同学站起来,随着音乐激情演讲:“既有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又有春意葱茏的江南景色;既有巍峨的万里长城,又有滔滔的黄河之水,更有那莽莽中原的无垠大地。”
  通过本节课的设置及成果,让我认识到,多元化的知识以及信息资源的整合与迁移,因其特有的学习气氛、生动的教学情境,成为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各种知识信息的介入,更为学生创设了无限的空间,使美术教育教学情境更加真实生动。多元化的美术教育教学不但让知识在学生的心里得到了升华和完善,同时也让学生在这多彩的知识世界中发掘了自己的才华,开启了自己的慧眼,让他们体会到了求知的乐趣、张扬自我的豪情,使美术课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中别具风采,更提高了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多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点做法:一、培养兴趣,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二、精讲多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三、因材施教,充分发展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1.因“材”施教,如讲授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同步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等;2.因“人”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四、及时反馈,不断激励。五、端正理念,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期刊
多媒体介入教学,为英语教学开创了新的天地。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具有集声、像、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传输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受教师的欢迎。但是教学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并不能取代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取代教师对学生诸方面的影响。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为英语教学增添姿彩,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英语的各种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一、
期刊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与应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一改“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局面,多媒体教学手段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进入课堂。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思维、激活语文课堂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沉寂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股“清新、醉人的风”。但是这股“清新、醉人的风”吹着吹着,让人“醉”了,摸不着头脑了,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变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是振兴中华的迫切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人机交互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参与意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人类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人们的生活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想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必须掌握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的课程 课堂教学过程 计算机  信息技术教学的总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
期刊
随着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影响,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怎样集信息手段和其它教学手段于一体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我探索的问题。多媒体这种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功能,以及灵活快速地综合处理和控制信息的特点,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
期刊
摘 要: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我们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和标志,它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世上并没有一种新生的事物是完美无缺的,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那么该如何科学地去利用多媒体为语文教育教学搭建创新平台,是很多教育者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结合实践,探索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最大特点是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活泼好动。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短短的40分钟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而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教育技术 语文教学 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打破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它可以使文字描述形象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期刊
摘 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二十一世纪初为教育界所重视以来,并没有规范为一种教学模式,因为网络教育世界是没有围墙的校园,既不像第一课堂那样有教室,又不像第二课堂那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说是一种游离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外的教育模式,根据其特性,我们姑且称其为第三课堂。第三课堂的开辟可以借鉴存在主义的一些理念,但仍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关键词:德育 第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班班通也在逐步实施。班班通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化学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同时对化学教学改革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班班通落实后对化学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关键词:整合 班班通 高效课堂 兴趣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进行,如何推进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素质早已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议事日程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班班通技术,可以为学生打开一个充满活力的化学世界,增强教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