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拮抗作用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zh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常累及肝脏.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性反应介质参与ANP的病理生理过程.乌司他丁(ulinastatin)能抑制炎性反应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但其对HMGB1有否拮抗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拟探讨HMGB1在ANP大鼠肝损伤中的表达以及乌司他丁对其表达的拮抗作用,为ANP肝损伤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患者男,41岁,因间断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2013年5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劳累后加重,伴乏力、腹胀,无发热、恶心、胸闷、尿黄、血尿等症状,于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自觉水肿减轻.于当地医院查ALT 69 U/L,AST 40 U/L,ALP275 U/L,GGT 933 U/L,白蛋白27.3 g/L;尿蛋白(+++);AFP 6.32 μg/L.
期刊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400多种菌群,14个菌属,共同构成了人体肠道的微生态环境.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对机体健康的重要性逐步被认识.肠道菌群不仅与一些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还可能参与了一些消化道外疾病的发病机制.已有文献报道了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变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的关系,关于这些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步兴起和深入。
期刊
目的 评价含复方尿囊素四联10 d疗法对H.pylori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并与含铋剂四联疗法进行比较.方法 173例经胃镜证实的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含尿囊素四联10d组(43例)、含尿囊素四联24 d组(46例)、含铋剂四联10 d组(42例)和含铋剂四联24 d组(4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胃肠道症状(上腹痛、腹胀、嗳气)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等
目的 探讨定量与定性粪隐血试剂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为平台,不改变原有筛查方法和流程,抽取浙江省海宁市的4个村40~74岁结直肠癌筛查应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初筛包括病史问卷和粪隐血试验,首次粪便采样分别用定量与定性试剂检测,间隔1周后第2次采样用粪隐血定性检测.病史问卷阳性或任意试剂出现1次阳性即为初筛阳性;初筛阳性者进行精筛(电子结肠镜检查).效果评价包括粪隐血阳
目的 了解重度U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情况,糖皮质激素(GCS)抵抗的重度UC患者的药物拯救治疗效果,以及GCS难治性重度UC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06例重度UC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内镜、影像学资料和治疗用药情况,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评价其临床疗效和Mayo评分的内镜下表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GCS难治性重度UC的高危因素.结果 10
近年来,随着结直肠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关内镜超声诊治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内镜超声对直肠 NEN 的临床诊治,尤其是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直肠 NEN 的内镜超声诊断准确性,以及与其他黏膜下病变(submucosal lesion,SM
目的 检测Krtippel样因子4(KLF4)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98例临床、病理、随访资料皆完整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石蜡切片中检测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KLF4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法,在2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新鲜手术组织标本中检测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KLF4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
期刊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在胃癌、结肠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1-3].TGF-β1/Smad4信号通路与细胞生理功能调节有关.Smad4突变或缺失可能与结肠癌远处转移有关[4].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病理资料:选取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75例,其中男54
期刊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的贮菌库及内毒素池,对宿主营养物质的吸收、黏膜屏障的构建、肠道运动的产生以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成熟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宿主也为肠道菌群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营养,两者形成互惠共生的栖息关系.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宿主、外界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生态平衡,维持着人体的健康.这种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且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目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糖尿病、肥胖症、食物过敏
期刊
患者女,35岁,因腹痛伴腰背部疼痛于2009年4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腰背部疼痛,伴腹胀,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二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为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未予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