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控制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测量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保证测量精度对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和整体安全也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较多,例如测量工具故障、测量方法不当等。因此,加强工程测量中精度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进行精度控制的重要价值,随后就具体的精度控制策略和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工程测量;精度控制;重要性;数字摄影
  1、建筑工程测量中精度控制的价值分析
  1.1 提高设计方案的参考价值
  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能够为施工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在前期的工程测量中,严格执行精度控制标准,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设计方案的严谨性。例如,在老城区改造中,通过提前开展高精度的测量工作,可以明确哪些建筑物需要拆除,哪些管线需要改道,这样一方面是为后期建筑工程的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保证了工程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对维护施工单位经济利益也有积极帮助。反之,如果精度控制不到位,很有可能导致一些原本不需要拆除的建筑被拆除,由此给施工单位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损失。
  1.2 提高现场施工质量
  工程测量结果能够为现场施工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对施工质量也有直接影响。例如,现代建筑中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建筑由于自重大,对地基承载力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提前进行工程测量和精度控制,可以计算出满足建筑稳定性的地基承载力,这样在施工阶段就可以优化建筑地基施工质量,避免了后期因为承载力不足而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另外,工程测量还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作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测手段,在测量中严格进行精度控制,也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1.3 方便后期建筑运维管理
  建筑工程顺利交付验收后,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而工程测量则能够为建筑定期运维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特别是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区域的建筑工程,后期容易因为地质灾害等问题,给建筑使用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通过严格控制工程测量精度,还可以通过测量数据及时的反映出当前建筑工程的质量隐患,从而为工作人员开展定向的养护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2、建筑工程测量中精度控制的具体策略
  2.1 制定工程测量的各项管理制度
  结合以往的测量工作经验,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是为进行测量工具检查,因为仪器、设备故障导致测量结果失准;其二是工作人员未按照标准进行测量操作,导致结果误差较大;其三是在测量数据记录中填写错误。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避免。测量部门通过出台完善的测量工作制度,对测量步骤、技术要求等进行明确的说明,并且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测量监督,确保整个测量工作按部就班的开展。
  2.2 重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也是提高建筑工程测量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许多高精度、智能化的测量工具在建筑工程测量作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能够自动获取测量数据,极大的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计算机上的办公软件,还能够对这些测量数据进行自动的筛选、处理,剔除明显失真的数据,保证最终测量结果的精度。
  2.3 做好测量数据的复核与记录
  单次测量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很有可能出现测量数据不准确的情况,这就需要建筑工程测量中,对于同一数据或同一目标,至少要进行3次测量,获得三组数据,通过对比,在剔除有明显误差的数据后,采用平均值法获取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2.4 尝试运用多种测量技术
  现阶段建筑工程测量中所用的技术手段有多种,常用的有GPS技术、RTK技术以及数字摄影技术等,不同技术的适用范围、测量操作方法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对建筑工程测量结果精度有要求,或是现场条件允许,施工单位应当尝试至少运用两种测量方法,对统一目标进行测量。然后对比两组测量结果,如果误差不大,则说明测量精度满足要求,可以从中任意选取一组测量数据作为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参考。反之,如果兩次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则需要重新检查是否测量流程出现问题,或是重新进行测量,进行精度控制。
  3、建筑工程测量中精度控制的主要技术
  3.1 GPS技术
  GPS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以及稳定性能,因此得出的数据更加的精确。近些年来也有人开始将其应用于建筑测量中,通过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两种方式来获得更加精确的三维坐标值。而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在不断地研发和实践中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相较于GPS系统,它在建筑测量中的引用方式更加多样,同时具有多种测量的手段。
  3.2 GIS技术
  GIS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地图来展示空间数据的方式,将信息数据、计算机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方式综合起来,得出更加精确的测量数据。除此之外,GIS技术还能够配合BIM等,依托测量数量构建起建筑三维模型,这样还可以更加直观的体现出建筑工程各个部分的详细信息,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较大的帮助。
  3.3 数字摄影技术
  这种测量方式所使用的原理在于它是借助摄影技术以及数字影像技术进行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技术方式。同时应用内容不仅仅包括影像处理还有计算机技术以及模式识别等不同的内容。这种测量方式能够借助航拍手段来完成较大面积的目标测量,在获取数据的同时可以提供相应的影像内容。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推动数字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摄影测量的技术方式不断地向数字化以及自动化的领域迈进。
  结语:
  现阶段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既是维护施工单位自身效益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要举措。测量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通过控制测量精度,为制定施工方案和进行质量监督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参考,成为关系到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除了要选用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技术外,还要注重测量制度的建设、人员素质的培训等,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测量精度,满足施工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胡先林,辛俊.浅谈RTK测量技术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中的应用——以中海达V30系列GNSS-RTK系统为例[J].能源与节能,2017(7):117-118.
  [2]何玉童,姜春生.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C].2014工程测量分会与矿山测量专委会年会论文精选.2014.
其他文献
一份《关于积极应对区域灰霾污染的有关工作建议》专报、一篇《应对灰霾污染,净化祖国天空,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大会发言、一次联合了30余家单位的座谈协商,勾画出一幅多党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居民人口也在随之逐年递增,甚至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的趋向,这就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混凝土作为建筑物中必要的材料,如何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刚性以及强度从而保障房屋的质量也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重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也随之出现并得到了一系列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研究  对于我国传统使用的混凝土而言,为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们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对企业的运行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市场逐步发展扩大,现在已经形成
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切会见前来北京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台湾各界人士,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四点建议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进步,地铁作为我国轨道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技的创新中,以人为本是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科技的创新离不开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科技型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科技型企业若想引进科技人才,就应当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期刊
一个单纯以伊斯兰信仰为凝结的全球穆斯林共同体——“信仰伊斯兰”,因朝觐的存在而得到维系与发展,即便受到世界战争、大规模流行性疾病、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朝觐者的步伐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大,大面积杂填土地基的分布范围更广.本文对冲击碾压法、强夯法和挤密渣土桩法这3种常用的大面积杂填土地基处理方式进行
作为党的重要组织基础,党支部对于党的发展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