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的中苏秘密商谈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8577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论述1933年底至七·七事变发生前中苏关系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华北事变之后。中苏两国为联盟抗日所作出的努力。指出,蒋介石国民政府把依赖某一强国的支持和国内实现集权统一视为推行抗日政策的首要条件,他仵英美外交路线一筹莫展之时,便将重点转向具有唇亡齿寒之感的苏联,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分析吴趼人的写情小说,以期得出以下结论,①他集中塑造的是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具有独特性;②吴趼人的女性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向中国新文学由家庭步入社会的一种特殊表现者,具有明显的过渡性;③吴趼人三部写情小说实际上具有极完整的道德说教的系统功能.
论文的第一部分对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一分析表明,拉卡托斯拟经验数学观的主要结论是不正确的,而且,在他的论证中也包含有严重的错误和缺陷,特别是,他所说的欧几里德式与拟经验系统的二分是不成立的。论文的第二部分提供了数学发现的逻辑与科学研究纲预方法论的一个比较,由这一比较可以看出,正是数学发现的逻辑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框架。
道德应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集体、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这三类关系都包摄进去,用完整的原则和规范使它们都得到应有的调节。道德的主体不仅仅是个人、社会集体也应是道德的承担者,长期将其撇在道德评价的视野之外,其必然缺少自我道德约束的机制。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从1975年到1983年已召开了14次,作为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场合,它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经济协调趋向加强。历次首脑会议协调的内容涉及了通货膨胀、能源、贸易摩擦、利率、汇率、
本文在大量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的十年间所产生出来的新型雇主的构成和素质,并根据他们的生活方式将这些处于形成中的企业主分为事业型、享乐型、慈善型等类型,提出了在偏紧的舆论环境、缺少公平竞争以及自身对党的政策尚不了解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种种变态心理,
本文针对目前海内外学术界围饶中国文化传统与台湾经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所形成的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通过对1949年后国民党“有计划自由经济”的经济指导方针的分析,和对台湾家族企业组织形态与经营方式的初步考察,探讨了体现在孙中山经济思想中和广泛存在于台湾民众深层结构中的中国文化传统观念对国民党经济决策的深远影响。
非刑罚化是现代世界刑法改革的趋势。作者认为,非刑罚化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思想、社会与科学背景,它否定了古典学派的“罪刑相称”的报应刑原则,只有进步意义。当代各国通往非刑罚化的途径多种多样。我国由于受传统的“刑罚万能”观念的影响,对非刑罚化盲目排拒,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崩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由某一个主要原因或几个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20年代中国曾有过建立现代国家的良好机会,但南京政权成立后却没能把握它。这个政权谈不到对工农民众的政治动员,在城乡社会均无可靠的统治基础,可以依靠的力量也因传统社会弊端和近代以来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堪依靠。
在实行承包经营之后,如何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法律化巳成为法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围绕着两权分离这个中心,探讨了如何使企业经营权,政府经济职能.企业法人制度、企业经营责任制等方面法律化的问题。
张学良是“西安事变”的主要发功者,是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功臣。然而“九·一八”事变前,他却和蒋介石南京政府一样执行着一条对日不抵抗政策,这并非承命于南京政府的指令,而是张学良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基本估计而作出的抉择,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九·一八”事变前中国政治社会的未统合,以上便是本文的论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