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培养其思维能力;并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实验型思维情境,设计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实践活动 理性认识 创新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增加了“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课用来解决数学中具有特殊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同于小学数学知识传授课,也不是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课呢?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活动目标
  实践活动课在总体目标上非常强调联系和综合。具体到一节课,笔者在备课时,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教学中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拓展的范围,除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外,还注重分析活动的落脚点,考虑到数学活动以什么数学知识为依据,保持其应有的“数学”味,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再确定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优化活动课的课堂效果
  诱发、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在設计上更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能力都有所增强,思维水平有所提高,更使一部分对数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有新意,对于一堂实践活动课来说更是如此。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来,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愉快和谐气氛中进行的教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让学生的好胜心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表现。
  三、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素质教育观念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四、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学习统计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参与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家禽和调查同学在各村人数分布情况等实例活动,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活动实践,还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统计的对象和结果的研究分析,感知怎样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而做出判断。这样,学生在经历简单统计的过程中,既能培养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同时也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促使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知识,还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不仅让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体现了现行的主体性教育思想。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拓宽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空间,增强数学学习的意义。
  当然,要上好数学活动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通过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活动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并以此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加实践活动,符合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习成了一种有乐趣的活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听、说,而且可以看、做、想,眼、耳、口、手、脑都被调动起来,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接受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感觉的信息,更好的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快的上升理性认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既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逐步渗透和培养他们“实践第一” 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把实践活动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效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正确处理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区别对于我国法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目前我国法理界之间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调节对象、主体以及责任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关键词:经济法;行政法;区别  经济法是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部新兴的法律,然而自经济法法以来,一直受到我国其他法律的挑战,其中主要包括民法以及行政法。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民法与经济法之间
摘 要: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受到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否则极易因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发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健康的人格,极易受到各类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发生盗窃、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这是当前农村地区青少年犯罪呈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留守问题在青少年犯罪方面的具体体现,如果不加以妥善的解决将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阻碍农
(710063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摘 要:自2014年8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办法》以来,该程序的试点运行已经超过一年半的时间。速裁程序在授权试点运行期间,节约了大量的司法资源,极大的提升了刑事案件的处理效率,然而该程序在其运行过程也存在了一系列重要问题,例如适用范围并不明晰,程序启动的前提条件不合理等。本文拟通
作为十几岁的初中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多依靠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在未来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
摘 要:行政征用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认为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目的,依据法律之规定,以强制的方式取得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补偿的制度。行政补偿的原则是在公平正义的大原则之下的合理补偿原则。本文在探讨行政征用的基本含义和行政补偿的基础上指出司法和行政实践中行政征用法律制度存在很多缺陷,并提供力所能及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行政征用;行政补偿;公共利益  迄
<正>调查显示,有20%~30%的人认为自己对食物"过敏"并影响到生活。但经过过敏专科医生的诊断,真正的食物过敏在儿童中占6%~7%,而成人仅有1%~2%。是什么让大家认定自己"过敏"的
刑法因果关系的运用是刑事司法实践法律工作者对行为人刑事责任认定的关键参考依据,刑法因果系是决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本文围绕刑法因果关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人体内的嘌呤代谢长期紊乱时,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其直接后果是有尿酸盐针状晶体在组织中析出,由此引发急性炎症即痛风。因此,高尿酸血症和痛
本文针对合议制在基层法院民事审判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比较与实证分析的方法,为基层法院解决合议制虚化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710063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摘 要:刑事一体化思想指出,刑法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彼此协调的关系,这对作为刑法研究的永恒主题——罪刑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罪行关系理论着重于犯罪对刑罚的制约问题的研究而忽视了刑罚对犯罪同样存在制约关系,这种模式反映在司法实践中体现为一味的强调犯罪对刑罚的影响力而忽视了刑罚本身所具有的作用。本文拟以刑事一体化思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