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靓了乡亲乐了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wl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王坝,是西吉县吉强镇的一个小山村。前些年,得益于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政策,龙王坝村生态恢复,山青草绿。近两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龙王坝村通过发展林下种植、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让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宁夏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把城乡一体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方向,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质量提升的美丽乡村发展体系,实施“规划引领、农房改造、收入倍增、基础配套、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服务提升、文明创建”八大工程,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2020年,全区所有乡(镇)、90%的规划村庄将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成为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风尚美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承载着亿万农民的“中国梦”,也是群众最直接的民生福祉。如何抓住机遇,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路,成为龙王坝村民共同的夙愿。单一的传统种植业,跟不上致富的小康路,村委会多次召集村民代表商议,最终确定了把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目标。立足“休闲、绿色、生态”,龙王坝村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流转村民土地等多种办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龙泉山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的建成,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快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和商业的发展。目前,该基地通过入股和流转土地2200畝,种植油用牡丹1200亩,生态鸡养殖区800亩,生态旅游区200亩。养殖生态鸡4万羽,梅花鹿20只,生态羊500只,新建休闲采摘大棚10栋,并拥有文化小广场、九云山寺庙、山桃生态观光园,震湖生态鸡养殖,生态餐厅等可用于旅游开发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480万元,销售利润18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1530元。辐射带动周边6个乡镇30个行政村1000多户农户林下种植药材、养殖生态鸡,实现了“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宁夏瑞信龙王坝生态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焦建鹏说:“这个假期,村上单日最多来了四五千名游客,山庄农家乐预定也非常火爆。”
  今天,当你来到龙王坝村,眼前的景象别有一番景致。深得民心的村文化大院,与该村带状绿化相得益彰,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村民休闲服务系统。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与过去脏乱不堪的围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本狭窄的土路得到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社火队和民俗表演队,在“我们的节日”和农闲时间,不断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规民约”倡导勤俭节约,孝老爱亲,并已成为龙王坝乡亲们的自觉行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和“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村委会利用农闲时间邀请道德模范和乡贤人士举办“道德讲堂”,引导广大村民讲道德、讲正气、讲文明,争当文明诚信户,争创文明诚信村。2013年龙王坝村被国家林业总局评为“国家首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14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5年被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确定为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村。
  龙王坝村美了,龙王坝人乐了,来到龙王坝旅游的人也醉了。
其他文献
文明是一种风尚,文明是一种引领,文明是一种实力。当文明的种子在盐池乡间田野绽放出妍丽的花朵,这片古老而富有底蕴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盐池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风民风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大力整治乡村环境,加强道德引领,培育良好乡风,强化文化惠民工程,传承乡土文化,既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外在美”,又实现了
期刊
金秋十月,宁夏乡村云淡天阔,风景正好。一座座崭新的民居整齐排列,一条条平坦的村道伸向远方,一曲曲悠扬的乐曲在村庄里回荡。田地里的人们正忙着秋收,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撒播在田野,在茆塬,在河岸。山川大地,处处彰显着宁夏改革发展的铿锵节奏,处处蕴含着思想支撑、文化滋润和道德滋养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
期刊
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盐池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来宁调研讲话精神,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要求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美丽乡村文明创建为主题,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期刊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与1980年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既相互联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系统总结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准则》
期刊
清晨,朝阳穿过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林立的塔吊和错落的厂区镀上了一层金辉。  文明是石,能敲出星星之火;文明是火,亦可照亮前进的路。文明花开更是一种声音,一种力量,一种无声的力量。多年来,神华宁煤集团在自治区党委、神华集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工作目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谱写了一曲曲铿锵有力的文明之歌,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干旱缺水,是西海固人祖祖辈辈挥之不去的梦魇。曾几何时,人们在这片干渴焦灼的土地上盼水,找水,做着苦涩的引水梦,降服旱魔,成为几代人的历史使命。  2012年6月3日,宁夏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奠基仪式在原州区开城镇和泉村中庄水库建设举行,干部群众欢呼雀跃。  这是一个梦想,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  这是一个企盼,承载着百万人的心愿。  西海固的发展,成在水,败也在水;富在水,穷也在水。几十年
期刊
家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丽日社区的回族妇女周淑琴,今年41岁,是神华宁煤集团石炭井焦煤公司一名普通的矿嫂。18年来,她用自己的双肩,支撑着一个特殊的七口之家艰难前行。婆婆70多岁且常年患有精神病,小姑子也患遗传性精神病,小叔子手脚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唯一可以依靠的男人还患有严重的肝病。她用18年美好时光和对亲人无怨无悔的付出,书写着最美好的人间亲情。她先后获感动神华宁煤集团“十佳道德模
期刊
9月6日,全国最大的单体教育扶贫项目——宁夏宝丰集团·燕宝慈善基金会再一次发放了“燕宝奖学金”,又有9.2万名宁夏籍考生得到资助。对于那些正在为筹集学费而焦头烂额的学子来说,这笔资助,犹如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  而这样的及时雨,燕宝基金会已经不止一次播撒了:自2011年设立这个奖学金以来,总共已经发放了16.53亿元,资助学生也有11.7万人。其中,有些故事至今还让人唏嘘不已。  2014年9月
期刊
近年来,银川市直机关工委创新工作理念、体制机制、活动载体、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与新形势新任务相契合的新途径、新办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为服务银川建设,推动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打造“书香工程” 营造书香机关浓厚氛围  拓展宣传教育渠道。在市直机关3000多名在职党员中开通了机关党建工作宣传教育手机短信平台;每年4月确定1个主题开展“读书月”活动,营造
期刊
中卫市现有工业园区7个,其中自治区级3个,共有企业259家,建立党组织76个,共有党员851名。近年来,中卫市根据园区非公企业行业相近、分布集中的集群式特点,以“四个同步”加强园区党建工作,着力推进区域化党建,为园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工作机制同步建立  建立“四级联动”领导机制。中卫市委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非公经济组织工委具体指导、园区党工委负责落实的“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