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蛋”味不坏

来源 :美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本是可爱之物,没有棱角,胖胖圆圆,看着就很欢喜。小至鹌鹑蛋,大至鹅蛋,都亲切可人且美味可口。可是在这个可爱的群体里藏着几个不可爱的家伙,让你在初见之时真的会吓一跳呢。
  很多人在孩童时期都有着不爱吃蛋的记忆,在父母的“威逼”之下,只好无奈地咽下无味的蛋白和紧实的蛋黄,吃快一点甚至会噎住。那时觉得,蛋一点也不可爱。后来慢慢接受蛋的味道,发现蛋白和蛋黄原来是那么登对的组合,于是渐渐爱上吃蛋——白煮蛋、茶叶蛋、荷包蛋、蛋羹……或者是打在肥牛饭上的生蛋等。除了鸡蛋之外,鹌鹑蛋、鸭蛋、鹅蛋也常常登上餐桌,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蛋都是禽类未孵化出的孩子,营养丰盛,味道质朴,是家长们心中理想的蛋白质来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蛋中异类,让人心生畏惧,难以下筷。
  千年皮蛋
  这几年来,皮蛋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常吃的凉拌菜了,但在老外眼里,它就是个奇葩,老外还给它起了一个极为贴切的名字,叫thousand-year-egg(千年蛋)。皮蛋的做法被偶然发现是在明朝,书中有“池州出变蛋,以五种树灰盐之,大约以荞麦谷灰则黄白杂揉,加炉炭石灰,则绿而坚韧”的记载。皮蛋的制作是将鸭蛋以生石灰层层包裹,埋在地下储存,鸭蛋内部慢慢产生变化,蛋清凝结变成通透的黑色,上面会出现一些淡黄色花纹,而蛋黄溏化,呈金黄色且质地稀软。老外们看见这剥开的皮蛋如此诡异,觉得皮蛋像是在地底下埋藏了千年(或至少百年,也有说皮蛋是century egg的)慢慢腐烂形成的,对这样的东西自然只敢远观而不敢近玩了。据说因为乌龟被认为有千年寿命,所以更有甚者认为皮蛋是千年乌龟下的乌龟蛋。大家对皮蛋来源的各种猜想阻碍了众人的尝试之心,当然了,来路不明的东西是不该轻易尝试的。
  以前说皮蛋含铅量很重,不能多吃,后来人们研究出一些不含铅皮蛋的做法,以造福爱吃之人。皮蛋是碱性食物,搭配醋和生姜最好。在凉拌菜的佐料中,醋最提味,有了那一丝酸爽,怕是遇见再“难吃”的食物也忍不住那个蠢蠢欲动的味蕾。
  很多人不吃皮蛋,一是因为味道难闻,二则是因为口感和口味奇怪。皮蛋的味道难闻,大概是因为制作皮蛋时层层包裹的生石灰,这些生石灰可害惨了皮蛋,让它们白白背负了“臭皮蛋”的罪名。皮蛋除了气味“怪异”之外,口感也有点难以言说。爱吃之人自然是喜欢这奇妙的口感,而对于不爱吃的人来说,吃皮蛋,无疑是一种人生试炼。果冻般的蛋白,吃起来还算不错,可是一口咬下中间的蛋黄,慢慢感受蛋黄从舌尖滑入喉头的感觉,还真是有种说不清的怪异。可偏偏蛋黄越是流质的,这蛋就越好,这可苦了那些吃不惯皮蛋的人。
  百年喜蛋
  除了皮蛋这种小异类之外,蛋类家族里还有一个异类中的异类,江浙一带美其名日“喜蛋”,通俗一点的名字叫毛鸡蛋。光听名字便知这蛋绝菲善类,也难怪需要用“喜蛋”这样模糊的词来掩盖它的真实面目了。
  毛鸡蛋分两种,一种是活胎毛蛋,另一种是死胎毛蛋。活胎毛蛋是在鸡蛋孵化过程中有意终止孵化,就是俗称的活珠子,而死胎毛蛋则是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因为细菌等原因死亡而形成。简单一点来说,毛鸡蛋就是快要孵化成小鸡的蛋,对这样级别的逆天食物,老外可是无力命名了。虽然从根本来说,无论是喜蛋还是新鲜蛋,都是受精卵,但是当你敲开蛋壳看见孵化已进行了一半、鸡架渐渐成形的小鸡时,还是会有一种杀生的罪恶感。除了罪恶,还会油然而生一种恐惧,吃鸡无数的人,第一次面对这么一个小小的生命体,哪能轻易动得了口。
  但话说回来,喜欢吃喜蛋的人还不在少数。有些人视其为宝,还会专门让给宾客吃。一颗颗喜蛋串在一起烤制或是白煮,然后剥开蘸椒盐吃,对他们来说,这可是大快朵颐的大好时机。香味独特的喜蛋,一口一个,吃起来不亦乐乎。小小的鸡架,给鸡蛋增加了特别的口感,让那些爱着它们的人根本无法自拔。
  总的来说,蛋还是人类的好朋友。无论是生长发育还是日常生活,蛋都给我们带来了足够的营养。虽然偶有一两个异类挡在人类往吃货进阶的路途中,但是九九八十一难熬过,总是有美好的前景的。
其他文献
转眼又到世界杯赛季,还记得4年前南非世界杯的章鱼保罗吗?对保罗怀恨在心的球迷们,今年是不是应该一边手捧保罗兄弟泄恨,一边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呢?  2010年夏天,章鱼保罗以“预言帝”的身份突然名声大噪,无数人为它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奇,不过,对于那些输掉比赛的球队的球迷来说,对章鱼保罗简直咬牙切齿,恨不得它被干刀万剐。网上一时流行起“章鱼保罗最受欢迎的吃法”、“如何吃掉章鱼保罗”之类的文章。可怜的章
期刊
我经常在想,原始人在没有炊具和五花八门的调味品的情况下,是怎么烹饪的?肉可以烤熟,但清蒸和汤煮都是问题,所以必须得在有限的条件下,被迫想出各种办法提高厨艺,把食物做得尽善尽美。在这个时候,是一代又一代的吃货推动了烹饪技术的进步。我相信,一定是吃货们就地取材,一年又一年,殚精竭虑地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锅具、调味品,并孜孜不倦地研究食材的搭配,创造出数不尽的美食。  记得看张贤亮的《绿化树》,在食物极其匮
期刊
从2000多年前,楚国打败越国,在长江之滨的石头城一带建立金陵邑到现在,恐怕没有哪一个占都能像南京那样,拥有过那么多不同的名称: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六朝古都”是千年前就被冠上的美誉,指的是在江东建立大业的孙吴,加上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这些定都于建康的小小王朝,偏安一隅,却在乱世之中创造了南北大融合的气象,令江南的经济文化都走向繁
期刊
中国人祖祖辈辈使用的猪油,已经被很多人摒弃。但猪油的特殊香味,却是植物油无可取代的。  冬至前夕,突然想念小时候吃过的猪油渣饼。冰箱里有熬猪油时特地留存的猪油渣,一不做二不休,取出,切碎,拌入面粉、鸡蛋液、香葱,略微搁点盐,架上铁锅,摊成薄薄的圆饼。虽然用的是玉米油,但中途又加了点猪油。很快,那种特殊的香味冲破油烟机的阻碍钻入鼻中,引得口水涟涟。边吃边想起儿时冬日放学回家饥肠辘辘的时候,幻想老爸提
期刊
食物与器物的和谐是一种美,硬朗的器物会让食物显得更有张力,让人身心皆愉悦。而借助剔透的玻璃,食物又能显现出不一样的风味来。玻璃看来简简单单,里面却有万千个斑斓的世界,值得深探。  长期以来美食与美器的唇齿关系都备受关注,诗人袁枚的“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更是精彩地论述了食与器相辅相成的搭配关系。  清凉夏夜,皎洁月光,女子显得更加清雅脱俗,于是有了“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的诗句,
期刊
你还在为起床后的第一顿餐点而发愁吗?你还不知道拿什么来款待自己的胃吗?那就跟着我们这样“紫”来吃早饭吧。  小小的馄饨,浓浓的美味。青的、紫的、白的混合在一起,特别惹人喜爱。掰下一点油条,蘸一下小馄饨汤汁,那种入口即化的滋味,让你从此爱上吃早饭的感觉。  鲜肉小馄饨  用料  100克瘦肉末/30张小馄饨皮/2克紫菜/1茶匙生抽/1/2茶匙料酒/适量盐/少许葱花/2根油条  做法  1、瘦肉末放入
期刊
对于胖子来说,要减肥,那一定不能不戒肉。可是当鲜嫩的肉汁在嘴里荡漾的那一刻,减肥什么都是浮云了吧。如果要给幸福下一个定义,吃肉必须算一种!  吃肉也能瘦  眼看露肉的季节又到来了,尽管减肥的宏伟大计早在棉袄上身的时候就被提上了日程,可怎么一站在体重计上,指针还是噌噌地往上涨呢!于是瘦身似乎成了人生一个永恒的话题。想做“魔鬼”的女性朋友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拼命运动、拼命节食、拼命向肉食宣战。减肥对于她们
期刊
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常常使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里默默数了几百只羊也不见得有丝毫睡意,心中焦急却不知如何缓解,那么让美味的饮品来帮你吧!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际睡眠日。在这个全民养生的时代,许多人开始重视睡眠问题。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问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高质量的睡眠为人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保障。而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方式让许多人的睡眠质量难以保障,更有不少人出现了失
期刊
一提起家乡,离家在外的人总会先想到家乡的美食。这些食物或是与家人共吃过,或是它背后有些什么故事,后来食物也就变成了记忆。相信这些被打上了“家”的标签的食物,带给人的都是浓浓的暖意吧。  老妈是苏州人,烧得一手“浓油赤酱”的好菜,其中一味“响油鳝丝”尤为出色。民间有谚语:夏吃黄鳝赛人参。黄鳝难做,因为一旦选料不好,处理不到位,黄鳝便会腥气发苦。而且黄鳝滑腻腻黏糊糊的,长得十分不讨喜。同是一家门的姨妈
期刊
鲜,永远是最让人牵挂的味道,鲜味入肚赛过神仙。怎样的味道才是最鲜的味道呢?那必然是水中的“游物”,这些来自水中的家伙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鲜体验。  生煎龙利鱼柳  用料  300克龙利鱼柳/20克大蒜瓣/1克黑胡椒粉/少许黑椒汁/2茶匙白酒/1/2茶匙盐/适量油/1个柠檬  做法  1、龙利鱼柳洗净,检查是否还有细刺,用厨房纸吸干多余水分,放入容器中。  2、大蒜洗净后剁成蓉,放入容器中。将柠檬一切为
期刊